李新创:“十宗*”,中国钢铁有望引领世界100年
友发钢管集团——连续12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7 丨 7864
“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中国钢铁工业引领世界的时间跨度有望超过曾经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英国、美国,可能达到百年之久。”9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
“十宗*”是中国钢铁产业*具竞争力的优势
“钢铁已经成为我国重工业中*具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产业。根据我国建筑、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的发展形势、钢材消费特点和钢材品种需求,不难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有‘十宗*’。”李新创表示。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全球*大、*活跃的内需市场。2016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7亿吨,占全球钢材消费量的45%左右。中国作为全球*大、*活跃钢材市场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是中国钢铁产业继续保有、提高竞争力的*强基础。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全、*完整的产业体系。由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以及铁矿石、煤炭、电力等上游支撑产业和建筑、汽车、机械等下游用钢行业构成的我国钢铁完整的产业体系,成就了中国钢铁行业的航母。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多、*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全行业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当前,我国每年有近20万冶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新、*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以及系统集成化的思维理念,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日趋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快、*及时的客户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企业为占领更多市场,开始在服务差异化上“做文章”。目前,在售前、售中、售后的任一阶段,钢铁企业的服务意识均普遍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有所提升。
“这‘十宗*’成了中国钢铁产业*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李新创表示,“分析过去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钢铁大国,几乎都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一定是钢铁大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钢铁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特有的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支撑,给中国钢铁产业带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钢铁产业将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1800年~1880年,英国粗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1880年~1910年,美国和德国钢铁产业迅速崛起;1910年~1950年,美国粗钢产量为265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德国粗钢产量为13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1950年~1970年,前苏联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粗钢生产国;1970年~1989年,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日本钢铁开始迅速崛起,上升至世界第二位;1989年~1996年,前苏联解体后,日本粗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韩国钢铁开始崛起,其中中国粗钢产量迅速上升至世界第二位;1996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位。李新创总结道:“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有3个国家曾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并长期保持世界钢铁产业领先优势,先后分别是西欧的英国、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中国,这也是世界钢铁工业重心转移的主轴线。”
李新创进一步分析指出,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英国成为世界钢铁重心,是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在千万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美国成为世界钢铁重心,是在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中国成为世界钢铁工业重心,是在10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展望未来,不会有更高量级(百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或地区出现,即使是再一个10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或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也很难出现。因此,中国钢铁工业有望引领世界100年。
中国钢铁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钢铁工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钢铁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由‘增量、扩能’变为‘减量、调整’。”李新创表示,“今年钢铁形势确实比我们想象得好。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采取了有史以来*为严格的去产能和打击‘地条钢’及环保政策。同时,效益的好转,也为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李新创认为,随着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我国电炉钢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根据国际电炉钢发展规律,我国钢铁工业现已度过规模扩张期。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向峰值区中后期发展,我国电炉钢比例将逐步回升。”李新创表示,“预计我国电炉钢发展将经历三大阶段:一是探底回升的起步阶段,该阶段我国电炉钢比例将发展到15%~20%;二是快速增长阶段,该阶段我国电炉钢比例将由20%提升到约30%;三是缓慢趋于平衡的阶段,电炉钢不断适应届时的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电力等条件,逐渐达到新的平衡。”
针对当下钢铁企业环保工作,李新创表示:“环保标准再严格都不过分。环境是社会公共产品,不能因个别企业的不环保行为而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就全行业而言,受地区差异、技术装备水平差异、环保理念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的环保水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落后企业吨钢排放量甚至可能是先进企业的10倍。环保成本的差异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环保政策不能“一刀切”,而应与企业环保水平挂钩,坚持分类指导、严管严控和科学调度,一方面鼓励企业提升环保水平,另一方面让在环保方面做得较差的企业给好的企业腾出更多的市场。
绿色发展是增强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环保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李新创指出,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实施“史上*严”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将成为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证”,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也是排污单位守法、执法单位执法、社会监督护法的基本依据。此外,环保费改税、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也将正式启动,倒逼企业不再“认罚也要排污”,使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达标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李新创强调:“钢铁企业必须转变环保观念,加强环保投资,降低环境经济政策带来的经营风险,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
“十宗*”是中国钢铁产业*具竞争力的优势
“钢铁已经成为我国重工业中*具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产业。根据我国建筑、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的发展形势、钢材消费特点和钢材品种需求,不难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有‘十宗*’。”李新创表示。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全球*大、*活跃的内需市场。2016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7亿吨,占全球钢材消费量的45%左右。中国作为全球*大、*活跃钢材市场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是中国钢铁产业继续保有、提高竞争力的*强基础。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全、*完整的产业体系。由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以及铁矿石、煤炭、电力等上游支撑产业和建筑、汽车、机械等下游用钢行业构成的我国钢铁完整的产业体系,成就了中国钢铁行业的航母。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多、*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全行业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当前,我国每年有近20万冶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新、*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以及系统集成化的思维理念,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日趋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快、*及时的客户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企业为占领更多市场,开始在服务差异化上“做文章”。目前,在售前、售中、售后的任一阶段,钢铁企业的服务意识均普遍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有所提升。
“这‘十宗*’成了中国钢铁产业*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李新创表示,“分析过去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钢铁大国,几乎都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一定是钢铁大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钢铁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特有的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支撑,给中国钢铁产业带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钢铁产业将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1800年~1880年,英国粗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1880年~1910年,美国和德国钢铁产业迅速崛起;1910年~1950年,美国粗钢产量为265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德国粗钢产量为13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1950年~1970年,前苏联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粗钢生产国;1970年~1989年,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日本钢铁开始迅速崛起,上升至世界第二位;1989年~1996年,前苏联解体后,日本粗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韩国钢铁开始崛起,其中中国粗钢产量迅速上升至世界第二位;1996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位。李新创总结道:“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有3个国家曾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并长期保持世界钢铁产业领先优势,先后分别是西欧的英国、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中国,这也是世界钢铁工业重心转移的主轴线。”
李新创进一步分析指出,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英国成为世界钢铁重心,是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在千万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美国成为世界钢铁重心,是在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中国成为世界钢铁工业重心,是在10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展望未来,不会有更高量级(百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或地区出现,即使是再一个10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或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也很难出现。因此,中国钢铁工业有望引领世界100年。
中国钢铁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钢铁工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钢铁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由‘增量、扩能’变为‘减量、调整’。”李新创表示,“今年钢铁形势确实比我们想象得好。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采取了有史以来*为严格的去产能和打击‘地条钢’及环保政策。同时,效益的好转,也为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李新创认为,随着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我国电炉钢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根据国际电炉钢发展规律,我国钢铁工业现已度过规模扩张期。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向峰值区中后期发展,我国电炉钢比例将逐步回升。”李新创表示,“预计我国电炉钢发展将经历三大阶段:一是探底回升的起步阶段,该阶段我国电炉钢比例将发展到15%~20%;二是快速增长阶段,该阶段我国电炉钢比例将由20%提升到约30%;三是缓慢趋于平衡的阶段,电炉钢不断适应届时的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电力等条件,逐渐达到新的平衡。”
针对当下钢铁企业环保工作,李新创表示:“环保标准再严格都不过分。环境是社会公共产品,不能因个别企业的不环保行为而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就全行业而言,受地区差异、技术装备水平差异、环保理念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的环保水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落后企业吨钢排放量甚至可能是先进企业的10倍。环保成本的差异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环保政策不能“一刀切”,而应与企业环保水平挂钩,坚持分类指导、严管严控和科学调度,一方面鼓励企业提升环保水平,另一方面让在环保方面做得较差的企业给好的企业腾出更多的市场。
绿色发展是增强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环保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李新创指出,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实施“史上*严”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将成为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证”,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也是排污单位守法、执法单位执法、社会监督护法的基本依据。此外,环保费改税、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也将正式启动,倒逼企业不再“认罚也要排污”,使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达标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李新创强调:“钢铁企业必须转变环保观念,加强环保投资,降低环境经济政策带来的经营风险,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