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严禁新增钢铁产能 低效产能或成未来重点
友发钢管集团——连续12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8.01.08 丨 7184
在去年获得优异表现后,2018年,钢铁行业的去产能目标又有了新的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近日发文强调,2018年要继续坚定不移抓好钢铁去产能工作,力争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的上限目标,严禁以任何理由新增钢铁产能。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完全去产能1.15亿吨,已经超过了钢铁五年去产能1亿吨的底线,距离“十三五”1.5亿吨的上限目标,还剩几千万吨的规模。
而对于2018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夏农曾表示,今年钢铁行业重点将科学确定目标任务,严禁新增产能,防止边减边增,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坚持化解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并采取“负面清单”式不定期督查。在清缴地条钢方面,部级联席会议将进一步明确省级负总责的责任制度,建立长期举报机制,进一步研究违规惩罚措施。
“低效产能”或成焦点
“在严禁新增产能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有可能会落在化解'低效产能’上。由于近两年去产能的力度加大,之前一些过剩的产能已经被淘汰掉,在这个基础上想要继续进行去产能的话,很不容易,所以,一些'低效产能’可能要在今年成为重点的目标。”昨日,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而这一点也在工信部发布的消息中得到认证。在工信部原材料司的重点工作思路介绍中,2018年将“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指导督促相关省份以处置'僵尸’企业、去除低效产能、关停不符合布局规划产能为重点,切实将钢铁去产能任务落实到位,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
据记者了解,就在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在工信部网站又发表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的文章。文章再次提及“低效产能”:“督促地方以处置僵尸企业为抓手,坚定不移去除低效产能。”
虽然,目前对于“低效产能”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在去产能次序上,去年在全国大范围开展的取缔“地条钢”等“违法产能”之后,“低效产能”开始进入主管部门的视野。
另外,在上述文章中原材料工业司还提到,2018年,要继续做好布局优化和公平市场环境创建工作。系统研究支持电炉钢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现有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企业。开展钢铁、焦化等行业规范企业动态管理工作,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加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究,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钢铁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同时,要继续推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从供给侧发力,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推进钢铁产品向中高端迈进。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为抓手,逐步探索和形成全行业可推广、可复制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普及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提升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年钢铁企业重启重组?
除工信部提出的措施以及目标外,还有分析师猜测,2018年,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或将再次开启。
2016年年底出台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60%。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钢产能要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钢铁集团中。
2016年6月份,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布启动战略重组。从宝武重组来看,2015年,宝钢集团的粗钢产量约为3493万吨,武钢集团的粗钢产量则是2577万吨,两者合并后的粗钢总产量将达到6070万吨,成为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的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宝钢股份提供的数据显示,就粗钢产量而言,宝武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全球上市钢企中名列第三,汽车板产能排名第三,取向硅钢产能名列第一。
宝武集团的合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发改委曾坦言,未来将研究相关政策支持融资、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处理破产重组或退出企业的债务,同时优化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比如给兼并主体以“三减两免”的税收优惠以及相应的融资政策,从而提升兼并重组主体的意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很快,区域性的整合一定会发生,东北地区、云贵川以及京津唐都是整合的热点区域,事实上区域性的兼并重组也一直在推进。
随着东北特钢的债转股方案落地通过,东北地区钢企整合有望先行一步,且未来不排除仍由鞍钢实现东北地区的钢企大整合。但整合时间表可能比较长,很难在下半年见到大规模的整合潮。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还面临很大的阻力,这和其它制造业不太一样。钢铁企业承担着当地税收、就业等责任,重组又涉及包括不同的企业性质、所有制、投资主体,以及地方政府间区域权益等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完全去产能1.15亿吨,已经超过了钢铁五年去产能1亿吨的底线,距离“十三五”1.5亿吨的上限目标,还剩几千万吨的规模。
而对于2018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夏农曾表示,今年钢铁行业重点将科学确定目标任务,严禁新增产能,防止边减边增,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坚持化解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并采取“负面清单”式不定期督查。在清缴地条钢方面,部级联席会议将进一步明确省级负总责的责任制度,建立长期举报机制,进一步研究违规惩罚措施。
“低效产能”或成焦点
“在严禁新增产能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有可能会落在化解'低效产能’上。由于近两年去产能的力度加大,之前一些过剩的产能已经被淘汰掉,在这个基础上想要继续进行去产能的话,很不容易,所以,一些'低效产能’可能要在今年成为重点的目标。”昨日,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而这一点也在工信部发布的消息中得到认证。在工信部原材料司的重点工作思路介绍中,2018年将“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指导督促相关省份以处置'僵尸’企业、去除低效产能、关停不符合布局规划产能为重点,切实将钢铁去产能任务落实到位,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
据记者了解,就在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在工信部网站又发表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的文章。文章再次提及“低效产能”:“督促地方以处置僵尸企业为抓手,坚定不移去除低效产能。”
虽然,目前对于“低效产能”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在去产能次序上,去年在全国大范围开展的取缔“地条钢”等“违法产能”之后,“低效产能”开始进入主管部门的视野。
另外,在上述文章中原材料工业司还提到,2018年,要继续做好布局优化和公平市场环境创建工作。系统研究支持电炉钢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现有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企业。开展钢铁、焦化等行业规范企业动态管理工作,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加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究,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钢铁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同时,要继续推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从供给侧发力,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推进钢铁产品向中高端迈进。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为抓手,逐步探索和形成全行业可推广、可复制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普及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提升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年钢铁企业重启重组?
除工信部提出的措施以及目标外,还有分析师猜测,2018年,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或将再次开启。
2016年年底出台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60%。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钢产能要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钢铁集团中。
2016年6月份,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布启动战略重组。从宝武重组来看,2015年,宝钢集团的粗钢产量约为3493万吨,武钢集团的粗钢产量则是2577万吨,两者合并后的粗钢总产量将达到6070万吨,成为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的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宝钢股份提供的数据显示,就粗钢产量而言,宝武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全球上市钢企中名列第三,汽车板产能排名第三,取向硅钢产能名列第一。
宝武集团的合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发改委曾坦言,未来将研究相关政策支持融资、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处理破产重组或退出企业的债务,同时优化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比如给兼并主体以“三减两免”的税收优惠以及相应的融资政策,从而提升兼并重组主体的意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很快,区域性的整合一定会发生,东北地区、云贵川以及京津唐都是整合的热点区域,事实上区域性的兼并重组也一直在推进。
随着东北特钢的债转股方案落地通过,东北地区钢企整合有望先行一步,且未来不排除仍由鞍钢实现东北地区的钢企大整合。但整合时间表可能比较长,很难在下半年见到大规模的整合潮。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还面临很大的阻力,这和其它制造业不太一样。钢铁企业承担着当地税收、就业等责任,重组又涉及包括不同的企业性质、所有制、投资主体,以及地方政府间区域权益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