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2021-08
钢铁生产碳排放巨大 市场呼唤绿色钢铁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23 丨 2840欧洲钢企竞相研发绿色钢铁据德国《商报》报道,钢铁行业未来的画卷正在德国萨尔茨吉特市徐徐展开。萨尔茨吉特钢铁制造公司*近宣布,计划今年向4家梅赛德斯工厂提供绿色钢铁。与传统钢铁相比,绿色钢铁的碳足迹将下降66%。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制订碳中和目标,人们对绿色钢铁的需求正与日俱增。欧盟也在向钢铁生产行业施加压力,促使其竞相转型研发绿色钢铁。钢铁生产碳排放巨大几十年来,钢铁生产一直是二氧化碳排放*大的来源之一。仅德国*大的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2000万吨左右,占德国总排放量的近3%;德国钢铁行业总共排放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占德国工业总排放量的30%。如果没有深刻的技术变革,这些二氧化碳无法消除。据世界权威能源咨询机构伍德曼肯兹发布的报告,目前,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如果想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2摄氏度的水平,全球钢铁行业目前的碳排放需下降70%。这意味着全球钢铁行业排放量将从2020年的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到2050年的7.8亿吨。伍德曼肯兹高级分析师米希尔·沃拉表示,预计2020年至2050年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23%,达到23亿吨,“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70%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我们将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比如通过使用氢等创新性炼钢新途径来控制排放。”市场呼唤绿色钢铁有鉴于此,欧盟向域内钢铁生产行业施加了转型压力,要求其强制购买污染权。此外,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客户,现在也呼吁钢铁供应商未来以气候中和的方式进行生产,并要贯穿价值链的所有阶段。戴姆勒公司已计划到2039年让其供应链实现脱碳,并要求供应商以碳中和的方式进行生产。全球可持续发展智库伍珀塔尔气候环境和能源研究所的弗曼雷德·菲舍迪克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应该有足够多的绿色钢材来启动气候友好型的汽车生产。”在此背景下,欧洲钢铁企业纷纷开始研制绿色钢铁。萨尔茨吉特公司已经开始研制绿色钢铁,今年将向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供应少量此类产品,用于汽车车身结构。该公司还与矿业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合作优化铁矿石产品,以减少碳足迹。该公司希望2025年年底前开发出氢基钢。该公司目前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00万吨,希望到2030年将排放量减少50%,到2050年减少95%。据报道,2016年春季成立的HYBRIT公司,旨在开发世界上第一种无矿物炼钢技术。第一家规模化“HYBRIT”示范工厂2020年在瑞典吕勒奥破土动工,计划于2026年建成。届时,氢气将代替碳作为还原剂和能量载体,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意大利达涅利集团、莱奥纳多公司和萨伊博姆公司3家企业则宣布联手将钢铁产业逐步转变为绿色产业。这3家企业已签署一项框架协议,共同参与钢铁行业能源密集型初级工厂的可持续改造项目。3家公司将联合提供技术和服务,以减少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建立符合欧盟减排目标的可持续创新模式。今年4月,沃尔沃公司宣布,它将使用“HYBRIT”钢铁产品来生产概念车,并力争在2026年成为第一家大规模使用绿色钢铁生产汽车的公司。成本高是巨大挑战不过,绿色钢铁的研制仍有重大挑战需要克服,其中*重要的挑战是氢电解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比如,按瑞典卢奥萨山—基律纳山公司估计,要使该公司完全转向氢基直接还原法生产钢铁,将需要约85亿瓦的可再生能源,这比瑞典目前安装的水电和风能项目提供的总能源还多33%。此外,氢基直接还原工厂的兴起也将推动对电解槽的惊人需求。彭博社*近的一项分析指出,到2050年所需的大部分电解产能目前还尚未规划。不过,许多行业观察家预计,通过学习曲线效应,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将进一步降低电解槽的成本,从而降低其生产氢气的成本。业内人士强调,与所有快速增长的行业一样,无化石燃料的钢铁行业预计将快速实现工业转型,“就工业脱碳而言,我们面前的这十年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十年。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进入市场并争取率先扩大规模。”详细信息 - 23 2021-08
专家说市—8月23日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23 丨 5335我的钢铁:上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首先从供应方面来看,目前阶段钢厂整体供应并未出现大幅增量,市场库存资源压力尚可,不过厂库方面的增加或使得后续钢厂提价力度受阻。库存方面,上周社库资源小幅减少,表需数据继续回升,市场对中后期仍多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综合预计,本周(2021.8.23-8.27)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或存在修复性回调,价格走势震荡偏强。钢之家:当前国内钢材市场供需两弱,其中需求疲软是主要影响因素。如果说自6月下旬至7月底的一波上涨行情是强预期的持续推动,那么自8月初以来的钢价下跌主要受弱需求的影响。一是主要经济数据全面回落,低于市场预期,按月计算,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其中基建投资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大幅回落,新开工面积连续4个月下降;挖掘机、汽车等部分下游产品产量持续下降;二是外贸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以人民币计算,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8.1%,远低于此前20%左右的增幅,环比仅增长0.1%,由于出口接近60%是机电产品,对钢材间接影响不容忽视;三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集团,进一步加大了需求减弱的预期;四是钢协发布倡议书,倡议钢铁企业正确把握政策导向,主动调整出口策略,自觉降低出口总量,在控产能、限产量的总体要求下,资源供应将优先保证国内供应。五是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钢材生产重心下移。预计本周(2021.8.23-8.27)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以震荡下跌为主。兰格:目前,国内钢材市场正在处于淡旺季交替的重要时间节点,供给侧的减产力度较强,但同时也打消了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的持续大规模减产的强预期,同时由于*近国内钢市采购需求的恢复并不如意,市场成交时好时坏,但也应该看到由于今年雨季受灾的地方较多,灾后重建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程,这将对较弱的市场需求形成有效的补充效应,同时也使得钢市的主导因素发生了改变。短期来看国内钢市将呈现震荡寻底的过程。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周价格预测模型数据测算,本周(2021.8.23-8.27)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震荡下滑,长材市场价格将小幅上涨,型材市场价格将小幅下跌,板材市场价格稳中下跌,管材市场价格将震荡下滑。唐宋:本周需求旺季进一步临近,同时国内多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钢材需求增长的环境继续改善,需求或有恢复性增长。供应方面,随华中、华南高温天气减少,区域性电力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电炉钢产量小幅提高,整体钢铁产量将逐步小幅回升,短流程产线的螺纹供应回升,市场总体资源供需或有小幅双增的局面。受7月份房地产数据较差,建材需求增长的预期减弱,投机需求减少,预计主要品种社会库存不会明显下降。价格方面,高价风险有所释放,尽管低位接盘有所增多,但目前在需求预期偏弱,压产存在“纠偏”,的背景下,钢价持续反弹动力不足,市场将在观望中等待需求释放。预计钢材现货市场震荡趋稳运行。中钢网:本周期钢经过一轮深跌后,出现反弹迹象,现货市场钢价跌后企稳。根据中钢网数据显示,螺纹钢均价周下跌119,热卷均价周下跌93,中板均价周下跌67。对于这波下跌原因,宏观方面,美联储的会议纪要中释放出的一些鹰派信号,对资本市场造成较大反响,大宗商品除黄金外,基本下跌,国内期钢也出现大跳水。另外,发改委再提纠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一些“偏离”现象,市场上对于减产的强预期有所缓和。但是,钢价通过此轮下跌反而提前释放了部分风险,同时也给9月的行情留下一定空间,加上钢价到一定低位后,市场可能会有少量补库的需求,成交有所回升,对钢价形成一定的支撑,因此,预计钢价下周一小反弹后继续震荡运行,后期仍需继续关注钢材下游整体需求的释放情况。友发集团副总经理韩卫东:国家统计局的七月数据,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市场的基础,进入下半年以来,市场变化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半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力,对粗钢的需求增长了10%以上,而下半年将直接进入负增长,上半年我们钢产量增长6000万吨,而下半年钢产量从七月及八月上旬重点钢企数据判断,能够减产6000万吨!我们从一个供需强劲,转到了供需双弱,变化极大,没有缓慢的过渡。上半年,国际上还在无限量的印钞,而下半年正在考虑结束QE甚至加息。上半年铁矿一直在不要脸的涨价,*近一个多月就打回原形。市场是聪明的,它会在新的逻辑下实现新的平衡,我们在五月价格高峰时提出钢铁市场的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开始了,现在就在下半场的中场。当然,我们在判断市场必须注意去年同期的基数问题,不光是因为去年情况特殊经济数据基数不同,粗钢产量和需求量也是一样,我们去年钢需求量增9000多万吨,如果加入统计局修正的数据,需求增长过亿了,就是今年钢产量不增加,两年平均需求增长也超5000万吨,并不少!说完宏观,谈下眼下市场,尽管黑色期货大跌,但355带钢*低仍在5500元以上,保持在7月7日以来的200多元的震荡区间中,从目前的产量数据看,已能够保证下半年全国减产目标,全年产量不超过去年,所以非理性的大规模减产不需要了,保持现状就可以了,而且钢厂成本大幅下降,所以我们更不要期望未来有前期高点的价格了,但目前,马上疫情结束,传统旺季来临,连*差的七、八月都熬过来了,我们还怕什么?放松心情,稳健的去经营吧!来杯热茶,让*近冰冷的市场温暖如初吧!详细信息 - 20 2021-08
供需变化促煤焦大涨 警惕拐点出现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20 丨 2826供需变化促煤焦大涨8月19日,黑色系商品走势分化,螺纹钢跌超3%,焦煤、焦炭涨超3%。受访人士认为,当前的煤矿开工恢复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旺盛,导致煤焦大涨。一德期货资深分析师窦洪真介绍,受前期煤矿事故、煤炭集中减产以及“双碳”排放管控停产等影响,7月以来洗煤厂开工恢复缓慢,焦煤供应量回落,至7月下旬焦煤紧张情况加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洗煤厂样本开工率69.86%,同比降低8.43个百分点。同时,受蒙古国疫情反复以及中澳关系等影响,焦煤进口同比下滑也比较严重。其中,近期蒙古国疫情形势严峻,蒙煤通关速率处于低位,8月份日通关180车,较去年同期800车水平大幅降低。澳煤仍不允许报关,沿海港口进口焦煤库存404万吨,较7月降低103万吨。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焦炭价格提涨,下游企业原料库存处于低位,采购焦煤的热情旺盛。由于焦煤供应偏紧,下游企业焦煤库存持续下降,目前全国100家独立焦企炼焦煤总库存约693万吨,较7月下降86万吨,1个月内降幅超过11%。炼焦煤价格大幅上涨持续挤压焦企利润,上周全国独立焦企平均吨焦盈利为217元,刷新近一年来新低,部分地区焦企已到亏损边缘,个别山西焦企限产15%左右。“7月末,西北等地煤炭供应缺口扩大,焦煤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当地焦企限产力度加大,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山西等地。”窦洪真说,7月末焦企启动第一轮涨价,随后因煤价快速上行,连续三轮提涨。截至8月18日,焦炭累计提价480元/吨。分析师介绍,受制于原料煤价格继续上涨和采购困难,当前部分区域焦企开工负荷明显下降,焦炭供应持续收缩,焦企走货顺畅,厂内几无库存。记者注意到,虽然焦煤期货2109合约创新高,但价格贴水现货,涨幅低于现货。截至8月19日,山西产1.3%中硫焦精煤出厂价涨至248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折算为国内期货标准品对应为2887元/吨,月初至今涨幅为25.78%。而同期焦煤期货2109合约从2268.5元/吨上涨至2653.5元/吨,涨幅16.97%。受焦煤传导影响,8月以来,焦炭现货工厂价格已提涨4轮,港口贸易价格已累计上涨380元/吨。截至8月19日,日照港准*冶金焦贸易现货价由2770元/吨涨至3150元/吨,折算为国内期货标准品由2990元/吨涨至3389元/吨。而同期焦炭期货2109合约从2928元/吨上涨至3379元/吨,基差由期货贴水62元/吨变为贴水10元/吨。“上述贴水幅度有所收窄,主要原因是随着交割月临近,期现基差合理回归。”受访人士说。中辉期货煤焦高级研究员杜鹏认为,未来双焦价格大概率回落,一方面进入秋冬季,环保治理将进一步加强,双焦用量将减少,供需关系将有一定的改善;另一方面,行业要求粗钢产量不超过2020年,上半年粗钢同比增产约6000万吨,预计会集中在四季度进行减产,届时将进一步削减双焦用量。对于后市,国投安信期货黑色金属首席分析师曹颖认为,2109合约对应的焦煤、焦炭价格基本反映的是现货*为紧张时的价格,不排除也是全年高点的可能。三季度后期,伴随着蒙煤的小部分增量和国内煤矿的小幅提产、复产,焦煤资源的紧缺程度会有所缓和,那么基于“原料荒”而被动提涨的焦炭价格必然也会跟随回落。后期需警惕市场拐点,注意防范风险。行业人士认为,煤炭供应偏紧时,国家发改委多次发声“保供稳价”,山东、河南地区减少煤炭市场外卖量以及原煤入洗量,使得相关煤种(炼焦配煤煤种)供应下降,炼焦配煤煤种资源紧张。动力煤需求即将转淡,原煤入洗量有望回升,通过增加炼焦煤配煤的供应,可缓解焦煤供应紧张局面。详细信息 - 20 2021-08
粗钢压产预期再度发酵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20 丨 2902近期,铁矿石期货持续走跌,*低下挫至806元/吨,刷新9个月新低。“7月中旬以来,粗钢压产预期再度发酵,粗钢产量出现明显降幅,引发市场对后续炉料端需求的悲观预期。基于对铁矿石后续供需平衡表持续宽松的判断,铁矿石盘面出现了一轮明显的杀估值过程。螺矿比与焦矿比均升至绝对高位水平。”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梁海宽说。据了解,7月以来,各主要钢铁生产大省先后明确年内粗钢产量不增的目标,前期粗钢压产预期逐步落地为现实。五大钢种周度产量持续下降,7月全国粗钢产量降至8679万吨,单月同比下降8.4%,月环比下降7.55%。“这引发市场对铁矿石供需平衡表进行重估。若要实现全年粗钢产量不增的目标,下半年需同比减产粗钢6000万吨左右,换算成铁水产量预计下半年每月同比降幅在800万吨左右。考虑到下半年铁矿石供给端矛盾并不突出,外矿供给有逐步宽松的预期,市场预期铁矿石供需将持续走弱,引发估值大幅回调。尤其是主力合约切换至2201合约后,需求端下降的一致性预期更强,市场预期四季度钢厂减产幅度应大于三季度,故铁矿石2201合约估值的下调更为明显,盘面给出了更大的贴水幅度。另外,基于减产预期,盘面近期集中交易做多钢厂利润的逻辑,铁矿石作为空头配置,也是其价格本轮下跌的主要因素。”梁海宽说。“由于盘面提前反映需求下降的预期,进而带动现货价格同步回落。但从铁矿石实际供需角度来看,暂未出现明显走弱,相反进口矿港口库存反而出现连续三周的下降。尤其是市场近期极度悲观的需求端虽有所回落但并未坍塌,日均铁水产量仍维持在230万吨左右的水平,仍处于近年同期相对高位。上周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5.89%,环比增加0.17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增加0.45万吨至228.63万吨,随着唐山部分高炉的复产,铁矿石实际需求不降反升。”梁海宽认为,基于此,需求端的悲观预期未能进一步兑现,预示着铁矿石本轮估值的下调暂告一段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潜在的利多因素正逐步累积。成材消费出现改善迹象,将逐步步入旺季,长流程钢厂利润空间后续仍有进一步走扩的空间,对铁矿石价格的正反馈将逐步显现。此外,钢厂当前库存处于绝对低位水平,后续有阶段性补库的需求。由于焦炭价格高企,钢厂后续采购将逐步转向中高品粉矿。当前港口库存总量并不突出,且中高品粉矿资源仍处于相对偏紧的状态。品种间结构性矛盾可能会随着下游需求的转好而再度显现。中高品粉矿溢价的走强将成为铁矿石期现价格止跌企稳的另一动力。”梁海宽说。梁海宽说,从技术走势来看,铁矿石每次短期快速回调的跌幅均在25%—30%附近。本轮调整至今跌幅已处于该区间,短期进一步下行空间不大。近期盘面连续收出下影线,成交量逐步下降,短期下跌动能已有衰竭迹象。详细信息 - 19 2021-08
钢铁行业减产或在四季度集中落地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19 丨 2785钢铁行业正值消费淡季,“保”、“压”并行政策组合拳相继落地,钢铁产量压减逐步展开,出口退税相关政策也已调整。但消费旺季需求增长无法证伪,市场担忧后期供给缺口,矛盾交织使钢材市场价格呈现宽幅震荡态势。市场人士分析,“减产”或于四季度集中落地,严禁“一刀切”的政策基调使企业可根据政策灵活调整生产及销售策略,短期内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旺季“保供”压力也或不大。分析师指出,8月各省市未见发布对压减粗钢产量的部署相关文件,就1-7月发布的相关文件来看,各省市对压减粗钢产量部署重点有所侧重。部分省市未针对各钢厂制定限产细节,但要求粗钢产量同比去年不增加;部分省市要求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产量;部分省市要求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压减粗钢产量任务,确保实现今年发展目标等。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表示,粗钢减产政策下半年或将在四季度——消费淡季时集中落地,以有效兼顾压减产量和稳定物价两个方面。按照各地压减钢铁产量严禁“一刀切”的政策基调,企业应该可以自行调节,因此预计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在淡季的时候加大检修力度。从7-8月份的高频数据来看,供应已开始环比回落。据国家统计据*新数据,7月,我国粗钢产量8679万吨,同比下降8.4%;同期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79.9万吨,环比下降10.5%;7月,我国钢材产量11100万吨,同比下降6.6%,而钢材日均产量为358.1万吨,环比下降11%。粗钢产量已创年内新低。同时,刘慧峰认为,此次政策的力度毋庸置疑。河北的冬奥会限产方案要求河北压减2171万吨,山东之前的限产方案要求压减4.3%,产量降到7650万吨。“这个政策力度应该是超出了之前平控的预期。”刘慧峰说。对比前期钢铁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近期减产预期似乎并未造成钢铁市场行情的剧烈波动。分析师表示,钢铁行业减产与国内保供稳价的目标并行不悖。今年以来,国家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效降低进口成本,扩大钢铁资源(尤其是低端产品)进口,并且支持国内压减粗钢产量(减少低端产品出口),引导钢铁行业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压减产量政策的落地,需要时间的调整并做到适当的平衡。如高端的少减,低端的多减;高炉多减,电炉少减;矿石多减,废钢少减;淡季多减,旺季少减;低价格低利润多减,高价格高利润少减。不搞粗放式的“一刀切。”分析师表示,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并没有出现短期内供不应求现象。分析师表示,8月为消费淡季,供需双弱,未出现明显的供给缺口。政策执行器横跨淡旺季,旺季是否会出现供需缺口还无法确定,但由于各省市钢铁生产企业可根据政策灵活调整生产及销售策略,旺季少减,淡季多减,预计总体压力不大,对市场影响有限。详细信息 - 19 2021-08
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19 丨 2638去产能“回头看”和粗钢产量压减是2021年钢铁行业的两项重点工作。从7月份开始,粗钢产量压减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压产工作有序推进、如期完成,将有效抑制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推动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从当前已公开发布的信息看,各地方出台的具体压减措施或细则基本基于实际,避免“一刀切”,体现了政策措施的公平、公正和可操作性。综合来看,全国粗钢产量压减任务主要由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承担,河北、山东、山西压减任务推算合计超过2600万吨,基本体现了今年压减产量的总体目标。河北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又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中心地区,承担的压减任务*多;山东、山西是2020年国内前5的产钢省份,分别承担了一定的压减任务。除了上述地区,属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2+26”的部分城市,也将承担一定的压减任务。此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份,国内粗钢产量为5.6亿吨,比2020年增加约6400万吨。下半年各省市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时,既要考虑压减任务,还要充分消化上半年增量,形成明确的粗钢产量调控目标。对此,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是钢铁行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钢铁行业加快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十三五”后期,粗钢产量快速增长导致行业利润总体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等多重问题。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双碳”背景下,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行业平稳运行,更是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路径。各有关方面应正确认识和理解压减粗钢产量的意义和内涵,全面支持压产工作部署。*后,张龙强强调,下半年是钢铁行业完成全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攻坚期,各地区围绕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开展的工作情况,也是刚刚结束的去产能“回头看”重点检查内容。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建议积极做好粗钢产量压减的统筹协调和监测工作,有序推进,避免出现集中压减等问题,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对于钢铁企业,建议严格执行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要求,及时发布减产信息,按照产量调控目标合理组织、均衡生产,为全行业共同完成压减任务贡献力量。详细信息 - 18 2021-08
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18 丨 40602021年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及展望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从国内供给来看,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大幅增长,铁元素增量贡献主要来自于废钢。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63亿吨,同比增加5941万吨、增长11.8%;而生铁产量为4.56亿吨,同比增加1743万吨、增长4.0%。尤其是5月~6月份中国生铁产量连续2个月负增长,粗钢产量连续2个月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生铁产量增量对上半年粗钢产量增量的贡献占比不到30%。这说明大部分粗钢增量是来自废钢。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废钢消耗的基数较低,另外今年上半年矿价高企、废钢成本优势凸显,因此今年上半年废钢消费量增长明显。从国外供给来看,海外粗钢产量创新高,生铁产量已至“瓶颈”。虽然上半年海外粗钢产量达到4.4亿吨,同比增加6686万吨、增长18.9%,已经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生铁产量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其年化产量距离疫情前仍有2000万吨左右的差距。全球除中国外,目前仍有大量闲置或关停的高炉产能。欧洲因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带来的高昂碳成本,日本国内需求的萎缩,乌克兰、委内瑞拉等国的政治冲突等,是阻碍上述地区和国家高炉重启或者造成高炉永久关停的原因。海外钢铁产能现在已经得到充分发挥,下半年环比增量有限。预计下半年海外粗钢产量同比增加4000万吨~5000万吨,全年有1.08亿吨~1.21亿吨的增量。从需求方面来看,上半年,国内超预期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制造业出口及房地产投资的拉动;海外主要经济体应对疫情的财政补贴大幅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对房地产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海外制造业的供需错配拉动了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的出口,加上海外补库存和全球贸易的扩张导致海外需求大幅增长。1月~7月份,我国进口钢材840万吨,同比下降15.6%;出口钢材4305万吨,同比增长30.9%。由于国内外钢材价差逐渐收窄,加上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预计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会逐月下降。总的来说,如果不考虑库存的变化,假设供应等于需求,上半年全球粗钢供需增量1.26亿吨,已经超过了世界钢协预测的全年增量1.02亿吨,供需的强劲恢复超过了原先的预期,全球黑色产业链呈现海外强于国内、原料强于钢铁的态势。中国钢铁行业利润虽然恢复,但上半年钢协会员企业利润为2200亿元,彭博社估算三大矿山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为65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000亿元,远远超过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下半年行业运行需关注的重点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需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供给方面,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将成为重点内容。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将重点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打击“地条钢”涉及的冶炼装备关停和退出情况,二是钢铁冶炼项目建设、投产运行情况,三是历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是举报线索核查及整改情况,五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六是开展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情况。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将在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的粗钢产量,避免“一刀切”,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其次是在需求方面,除了对季节的变化、冬奥会的前期准备需要给予一定关注外,国内外相关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在国内,房地产在坚持“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的政策指引下平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专项债加快发行和新的绩效管理办法约束下增长空间有限,以外需和建筑业为主的制造业面临需求下行压力,而汽车行业只有芯片问题得到缓解,需求才会有较大的增长。在国外,美国财政补贴退坡和货币政策正常化,加上海外市场补库周期接近尾声,拉动上半年中国钢铁需求大幅增长的外需下半年将回落,影响中国钢铁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后是在原料方面,下半年应重点关注海外矿山的发运及焦炭新产能投运情况。“双碳”目标下的钢铁产业展望“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2030年C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20%,2075年实现净零排放),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30年C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45%,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27个国家承诺碳中和,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50%,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占比超过40%。欧盟、英国、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纷纷提出“绿色新政”,美国总统拜登将气候变化置于内外政策的优先位置,更多发展中国家明确低碳转型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对全球钢铁业影响深远碳中和将对全球钢铁行业产生5个方面影响。一是钢材需求总量受限,需求结构改变。2020年10月份,IEA(国际能源署)发布《世界能源技术展望2020——钢铁技术路线图》,其中基线情景预测(STEPS)按照目前各国公布的政策,预计2050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在2019年18.5亿吨的基础上增长40%(约7亿吨)至25.5亿吨。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情景预测(SDS),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必须至少减少50%,而到2050年全球钢铁需求只能增长10%(约1.8亿吨)至20.3亿吨。因此,IEA建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削减钢铁的消费总量,尤其是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优化建筑设计。二是2050年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需比2019年减少55%,排放强度需降低60%。根据IEA的预测(STEPS),即使考虑到废钢积蓄量增长带来的电炉钢比重上升,全球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将从2019年的约26亿吨增长到2050年约27亿吨,增长约7%,碳排放强度仅下降21%。但是为了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2050年全球钢铁行业的直接碳排放总量要比2019年减少55%,所以钢铁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到2050年必须降低60%,即吨钢碳排放量从目前的1.4吨降到0.6吨。三是实现减排目标需要巨额投资。在今年7月24日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透露:“如果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大体上需要136万亿元投入。”据《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估测,到2050年,中国实现1.5摄氏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要的累计新增投资额大概是138万亿元。按比例推算,中国钢铁行业为实现碳中和,需要约20万亿元的巨额投资,简单推算每年需投资5000亿元,吨钢每年需投资500元。而根据IEA的《钢铁技术路线图》,实现减排包括加大废钢/电炉使用力度,改变能源结构:2050年全球传统高炉—转炉流程比重需要从2019年的70%降低到30%,熔融还原+转炉+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的比重需要提高到10%,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钢比重需要从2019年的22%提高到38%,以氢还原DRI(直接还原铁)为原料的电炉钢比重将达到8%。改变能源结构需要巨额的投资,将大幅推高钢材成本。四是钢铁贸易将面临传统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过去全球各国/地区为保护各自国内钢铁行业采取了大量贸易保护措施,未来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的征收及他国的效仿,传统的贸易壁垒加上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将使得区域市场更加封闭,钢材国际贸易难度加大。为实现气候目标并保护欧盟产业,欧盟已推出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预计2023年左右实施碳边境税,对欧盟钢铁业来说将起到鼓励冶金技术突破并保护不受碳泄漏损害的作用。欧盟碳交易机制(EU ETS)是全球首个旨在减少能源密集型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体系,今年初以来欧盟免费碳排放配额进一步减少,近年来,碳排放市场价格呈现出从*初的极低水平慢慢爬升后加速上涨的走势,碳价目前已经超过50欧元/吨。基于中国与欧盟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差异,若碳价上涨至100美元/吨,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由于碳边境税导致的额外成本可能高达100美元/吨~150美元/吨。五是来自供应链下游的绿色采购压力。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不仅钢铁行业面临着净零排放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钢铁下游客户在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也要求钢铁企业提供绿色低碳钢材,以减少整个价值链上的碳足迹。这意味着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生产、使用和报废阶段)将成为产品设计和钢材等原材料采购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能源、汽车和建筑领域。2021年3月份,壳牌向中国宝武订购了一批零碳排放生产的钢管,成为中国碳中和钢铁产品交易的第一单。2021年5月份开始,欧洲车企和钢厂联合开展碳中和的合作,如沃尔沃就将从今年开始使用SSAB(瑞典钢铁公司)氢冶炼钢材制造首批概念车,2022年将进行小规模批量生产,随后将逐步升级为大规模生产。德国钢厂Salzgitter(萨尔茨吉特)近日披露,今年底之前将向梅赛德斯—奔驰的4家德国工厂交付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6%以上的绿色钢铁产品。可见,面对国际碳中和目标,谁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钢铁行业任重道远为了达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国际钢铁行业和企业纷纷确定了自己的日程表:欧钢联提出到2030年,欧洲钢铁工业碳排放量比2018年减少30%,到2050年要比1990年减少80%~95%。日本铁钢联盟提出日本钢铁行业到2050年实现炼铁工序温室气体零排放,碳排放量减少30%,到2100年前实现“零碳钢”生产。而韩国钢铁工业提出要在2030年使碳排放量从*初的1.357亿吨降至1.271亿吨。2021年3月19日,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研讨会,提出研究制订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碳达峰方案。2021年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国家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订石化化工、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中国是全球碳排放大国,钢铁是主要的碳排放行业之一。据Global Carbon Project(全球碳项目)统计,2019年,全球与能源和水泥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364亿吨,中国为101.7亿吨,占比约为28%,超过美欧日之和。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163.6万吨、68.3万吨、92.9万吨,为全部工业行业第一;碳排放量仅低于电力行业,居第二位。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钢铁行业任重道远。与此同时,我国也出台了相关钢铁产业政策,积极推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十四五”时期,将重点从5个方面推动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严格执行禁止新增产能的规定,推动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促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鼓励钢铁行业优化布局,提升钢铁行业发展质量水平。工信部《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下称《办法》)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办法》明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钢铁产能;长江经济带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区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工信部《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二是减污降碳,高质量推进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4月份,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下称《意见》)就指出,全国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意见》指出了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截至目前,全国共237家企业约6.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首钢迁钢、首钢京唐、太钢等14家钢铁企业约9500万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改造和评估监测。三是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组建并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细分领域分别培育1家~2家世界级专业化引领型企业。推进区域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提升产业集中度。2025年CR5(前5名占比)达到40%,CR10达到60%。随着钢铁行业碳排放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未来重视低碳减排的钢铁企业将在碳交易市场中获益,从而在降碳成本上获得更多的优势,有利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开展。行业展望结语从短期看,上半年全球钢铁需求大幅反弹,全球货币政策已过*宽松的阶段,尽管下半年将呈现全球经济同步增长态势,但随着美国财政补贴退坡和消费者重新转向服务业,预计全球制造业活动逐渐放缓,下半年海外钢铁需求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中国钢铁需求面临下行风险。海外钢铁产能已经得到充分发挥,下半年环比增量有限,中国钢铁供应将受到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和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的影响,钢材出口受退税政策影响较大。从中长期看,碳中和对全球钢铁行业影响深远。各国减排进度有差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能将受限,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等绿色贸易壁垒或被效仿。未来中国钢材出口将面临国内出口政策和出口目的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制约,同时新兴市场钢铁产能正在不断扩张,将逐渐成为中国钢铁半成品和钢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中国钢铁产业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不能再依靠增加产能来增加产量,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通过控产能、减产量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减排目标,全球钢铁行业未来必须投入巨资进行低碳减排改造,这不仅会使得全球钢铁产能在未来受到限制,而且会提高全球钢铁行业的运营成本和钢材的生产成本。详细信息 - 18 2021-08
钢铁行业仍在碳达峰“半山腰”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18 丨 2890“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仍处在‘半山腰’。”日前,全联冶金商会常务副会长王连忠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定义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的进程,并介绍了“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民营钢企面临的难题,以及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举措。碳达峰是碳排放量增长逐步放缓直至为零的过程王连忠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自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民营钢企对此高度重视,纷纷制订规划、研究措施、提出目标,同时还在革新技术、布局氢冶炼、增加绿化面积、加快发展短流程炼钢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过,在减排降碳的过程中,民营钢企也有一些迷茫。”他坦言,“*主要的就是对当前钢铁行业碳达峰进程的界定。”何为碳达峰?峰值是多少?钢铁行业目前处在碳达峰的哪个阶段?王连忠认为,这些问题正困扰着民营钢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碳达峰有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碳达峰不只是钢铁行业的事,而是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事,不仅包括工业,还包括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指的是社会上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达峰。”王连忠说,“碳达峰是碳排放量增长逐步放缓,直至为零的过程。”“目前,有的企业提出2023年实现碳达峰,有的企业已经把现在的碳排放量视为峰值。我认为,中国钢铁行业目前碳排放还没有达峰,仍处在达峰的路上,而不是已经到了顶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碳排放量增长将逐渐放缓。”王连忠说。钢铁工业应建立碳排放指标体系王连忠表示,钢铁总量由市场决定,但碳减排由行业自身的技术、工艺、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目前国内钢企长流程吨钢碳排放量大多在1.8吨~2吨,短流程吨钢碳排放量为0.4吨~0.6吨。”王连忠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有很多。”王连忠解释道:“一是流程的长短。流程越长,碳排放量越高。这也是行业加快发展短流程炼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个领域的降碳空间非常大。二是技术水平。能耗越高,碳排放量就越大;烧煤越多、用电越多,碳排放量就越多。三是工艺流程的优化。四是余热余能的利用。”通过分析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碳排放量差距较大的原因,王连忠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实现减排降碳的主要工作应是建立吨钢碳排放管理体系和指标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正确评估企业吨钢碳排放水平。“仅靠计算是不行的,‘算’是理论上的,必须是实际测量出来的才行。”王连忠说,“目前,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仪器测出来。钢铁行业要据此建立一套监测体系、统计体系,来分析碳排放的规律和碳排放的实际水平。”二是分类确立企业吨钢碳排放指标。碳排放指标体系建立后,监管部门可以设置不同的考核级别,并规定不同考核级别对应的生产极限。三是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王连忠指出,要把碳排放形成的碳资产作为市场的一个活跃因素;建立碳资产负债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利用碳交易市场,让企业降低的碳排放量作为资产在市场上流动。四是建立奖惩机制,总结并推广优秀的降碳经验。据王连忠介绍,目前国内有不少钢铁企业在降碳方面形成了值得借鉴的有效经验。有的企业通过大幅增加绿化面积、在物流发运环节运用新能源汽车、使用绿能、利用余热余能等方式,来中和企业碳排放。他特别提出:“碳排放涉及国家发展权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碳减排上所处的时期不同。我国的人均居住条件、城市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也不同,不能以发达国家现在的降碳标准和水平来要求我们自己。”王连忠强调,我国钢铁行业要从总体的角度、国际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工业发展的角度、经济发展的角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研究,而不只是从钢铁行业这一个方面来看;既要保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也要向“双碳”目标稳步前进;要科学判断工业化水平,稳步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兼顾中国人民的利益,对世界负责,更要对中国人民负责。详细信息 - 17 2021-08
李跃金:预计年内钢市将供需两弱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8.17 丨 2784“自8月份以来,钢市震荡运行,期货市场跌宕起伏,现货市场不温不火,成材价格‘假摔’后迅速拉升,煤焦价格一路高涨,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震荡寻底。在如此复杂的市场形势下,预计年内钢市呈现供需两弱态势。”8月13日,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期货部经理李跃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对8月上旬的钢市行情进行了分析。李跃金预计,下半年政策面将趋于宽松,限产大局已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钢市将处于上有“政策顶”、下有“市场底”的发展态势,预计钢材均价在5000元/吨~6000元/吨的区间运行;原料端供应将逐步宽松,紧平衡格局将被打破,进口铁矿石价格有望高位回落。从宏观政策来看,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国家将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李跃金认为,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由乐观转向谨慎,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严、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宏观政策基调或将从“不急转弯”变为“跨周期调节”。从供给来看,年内粗钢压减力度将加大。今年7月份,全国多个省份相继发布压减粗钢产量具体政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63亿吨,同比增长6400万吨,增幅达11.8%。据此测算,下半年全国必须至少压减6000万吨产量才能实现“全年粗钢产量同比负增”目标。目前,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8月上旬,重点统计钢企累计生产粗钢2043.94万吨、生铁1832.61万吨、钢材1915.82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04.39万吨,环比下降2.97%,同比下降4.40%;生铁日产183.26万吨,环比下降2.66%,同比下降5.09%;钢材日产191.58万吨,环比下降9.46%,同比下降4.16%。“目前,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不超过去年已是业内共识。但各个省份具体如何压减?压减指标是否平均到每个月?这些问题仍有探讨空间。”李跃金表示,“从期货主力合约近远期绝对价格来看,螺纹钢远期预期强于热卷,铁矿石、焦炭、焦煤远期预期较弱,这基本符合市场判断。这些因素在下半年的实际影响效果有待检验,期货市场也将随着预期和现实的相互验证来不断修复运行逻辑。”从需求来看,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转好,全球宏观政策或将主要转为应对通货膨胀。为配合压减粗钢产量工作,需求侧改革将同步进行。部分非紧急的基建项目可能会延后施工,房地产投资也将进一步受限。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当前,房地产行业调控日益加强,自去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以来,房企融资明显受限,叠加近期个人住房贷款受到严格管控,部分城市贷款额度不足,有的出现停贷现象,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李跃金预计,房地产行业新开工增速或将维持低位,进而减少对螺纹钢等建筑钢材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下半年市场需求的释放节奏将受到一定影响。从出口来看,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66.9万吨,同比增长35.8%,但环比减少78.9万吨,降幅达12.2%。李跃金表示,随着钢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应显现,叠加国内外钢材价差缩小,预计下半年国内钢材出口量将继续下降,加快实现外销转内销,钢材库存受淡季和疫情影响将放缓下降。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