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2016-02
中国钢铁工业出路在提高产品质量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8 丨 4921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主要靠内需。钢铁工业产能过剩是在全球多种产能、供给过剩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全球钢铁需求进入相对稳定甚至缓慢下降阶段,因此靠外需来消化过剩产能是非常困难的。 我国钢铁工业的出路在于提高和改善钢铁产品质量,扩大钢铁下游产品的使用,并且能够扩大出口,这才是保持高产能的出路所在。但国际市场的容量就是那么大,而且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并不容易。 过去30年世界钢铁工业需求增量主要在中国 1951-1980年的30年,国际生铁产量、钢铁产量分别从1.34亿吨、1.89亿吨增加到5.684亿吨和7.871亿吨,分别增加4.344亿吨和5.981亿吨,其中中国分别增加0.4亿吨和0.35亿吨,中国的贡献分别为9.20%和5.85%。 1986-2015年的30年,全球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增加6.237亿吨,8.50亿吨,其中中国分别增加6.84亿吨、7.445亿吨,中国的贡献分别为109.67%、87.60%,剔除中国的产量,全球生铁产量不仅没有增加,还下降了3830万吨,粗钢产量增加了9150万吨,年均增加微弱。 由此可见,过去30年全球生铁产量主要是中国生产和供给,其他国家产量在减少,而生铁的需要主要是中国,中国生铁出口很少。这意味着过去30年世界其他国家对生铁需求总量没有增加而是在减少。事实上从2000-2014年的15年,全球铁矿石增量的99%是中国消费的。由此可见,如果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不增加,世界铁矿石需求就不会增加。 世界粗钢产量在过去的30年平均每年增加30万吨左右,如果用35年的数据(1981-2015),全球粗钢产量增加7380万吨,年均增加只有21万吨左右。从2007年世界粗钢产量(不包括中国)达到历史*高水平85100万吨之后,就再也没有超过这一纪录。 这说明,除中国之外,全球粗钢需求量进入相对稳定甚至缓慢下降阶段,世界每年粗钢需求大体在8.1-8.3亿吨之间,目前是高水平阶段,今后的趋势是下降而不是上升。 中国人均钢铁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难以持续提高 过去的20年,全球累计生铁产量165.73亿吨,粗钢产量233.16亿吨,同期中国生铁产量76.706亿吨,粗钢产量82.404亿吨,分别占世界累计产量的46.28%,35.3%;而在*近的10年世界生铁累计生产104.2亿吨,粗钢144.54亿吨,中国生铁产量59.375亿吨,粗钢产量64.696亿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6.98%,44.76%,而2015年当年中国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占世界的59.52%和49.5%。 中国人口占世界只有20%,但是,生铁和粗钢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从2000年和2002年开始超过20%,而且持续了10多年,2015年我国人均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达到了500多公斤和近600公斤。2015年世界人口72.2亿不到,剔除中国人口外为58.6亿人口,不计算中国人口,2015年世界人均生铁产量不到80公斤,人均粗钢产量140公斤。 从历史经验看,主要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人均生铁和粗钢高水平持续发展阶段,比如美国1974年人均生铁达到453公斤,粗钢达到690公斤;日本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均生铁和粗钢产量,1974年日本人均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为905和1172公斤,到1985年依然保持着人均735公斤和960公斤的水平,2015年人均分别为661公斤和873公斤;德国1974年人均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为707公斤和1050公斤,1985年保持着570公斤和732公斤的高水平,韩国2005年人均生铁和粗钢分别为559公斤和994公斤,2015年依然保持着932和1428公斤的水平。依此来看,中国的钢铁工业按照人均水平不算高。 但是,我们看看美国和英国,则是另外一种结论。其人均水平达到一定顶峰之后,就再也没有创历史新高,而是持续不断地下降。美国1974年粗钢产量人均690公斤,1980年下降到500公斤,1985年下降到370公斤,2015年只有254公斤;英国在1974年粗钢产量达到人均442公斤以后,逐年下降,1985年只有306公斤,2015年只有186公斤。 日本、德国、韩国为什么能够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人均钢铁产量水平?根本原因在于这三个国家钢铁以及耗用钢铁的产品出口发挥了巨大作用。 德国出口的钢材长期以来占钢铁总产量的50%左右,德国乘用汽车出口2014年达到430万辆,而工程机械、家电以及其他钢铁产品出口也是德国的长项,可以断定,德国境内自身的钢铁使用人均水平应该和美国、英国水平接近。 日本是钢铁生产、钢铁产品出口大国,日本的钢材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出口。日本钢材出口一直保持每年4000-4350万吨的水平,占粗钢产量40%以上,汽车出口保持在450万辆左右,再加机电产品、船舶和其他钢铁产品出口,日本国内人均使用水平也不高。 2015年前10月韩国出口钢材2610万吨,一年3000万吨以上,占韩国粗钢产量接近50%,汽车出口300万辆左右,外加船舶及其他钢铁产品出口,国内人均水平也不高。 由此可见,几个钢铁生产大国,尤其是人均产量大国,不是因为其内需水平高而保持长期高水平,而是因为其主要需求是出口才保持了高水平的人均水平,钢材的出口一般达到粗钢产量的40%甚至50%,并伴随使用钢材产品的汽车、船舶、工程机械设备、机床、机电产品出口,如果没有这些出口作为支撑,保持高水平的人均钢铁产量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钢材主要是内需,外需有限。在2005年之前,我国钢材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进口,出口相对较少。目前进口钢材每年依然在1300-1400万吨左右,虽然出口钢材1-1.2亿吨,但占国内钢材产量只有10%,我国钢材出口占目前钢铁产量的30%-40%以上,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目前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都不可能支持我国钢材的持续高水平出口。 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压力巨大,任重道远 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主要靠内需,在内部产能、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逐步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应该看到,这个过剩是在全球多种产能、供给过剩背景下产生的,而且是产能、供给、市场需求大国向市场需求相对小、而供给能力相对充分竞争的世界市场进行开拓,市场的扩大不容易实现。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美国、英国模式加日韩、德模式。也就是说,主要以国内需求为主,以出口为辅。根据这一模式,考虑到国际竞争和各国需求(如印度等会增加钢铁产能,主要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竞争水平)以及历史经验,我们预计,如果出口能够保持在1-1.5亿吨左右,并有相应的汽车、工程机械和设备等钢铁产品出口,我国生铁产量和粗钢产量将逐渐下降。 未来5年内我国生铁产量会下降到400公斤/人,人均粗钢产量下降到500公斤/人,到2025年将分别下降到300公斤/人和400公斤/人。以此计算,2020年,我国人口14亿,生铁产量应为5.6亿吨,粗钢产量7亿吨,到2025年人口14.2亿,生铁产量5.26亿吨,粗钢产量5.68亿吨,即使乐观估计,也不可能增加生铁和粗钢产量,因为我国建设耗用的钢铁产品回收的废旧钢铁比例将提高。 按照这一水平,我们进行10年的设计,未来10年我国将累计生产生铁57亿吨,粗钢68亿吨,而这一水平超过了2006-2015年10年累计的粗钢产量3亿多吨,生铁产量略少2.4亿吨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乐观的估计。 根据10年生铁产量计算,即使国内不生产铁矿石,按照进口铁矿石含铁量平均48%的水平计算(澳大利亚的水平),我们需要进口118.75亿吨铁矿石,平均每年进口11.8亿吨左右。事实上,2015年我国进口铁矿石9.5亿吨多,炼铁产量应该在4.38亿吨左右。 2015年国内铁矿石产量13.7亿吨左右,生产生铁3.84亿吨左右,由此可以计算,2015年我国的生铁产量大体在8.2亿吨左右,即使扣除库存,也应该在7.7亿吨左右,这对我国钢铁工业来说,将人均水平提高了,后续的产能压缩压力更大,对世界铁矿石的需求更难增加。如果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含铁量提高,进口铁矿石难以增加,只有国内停产才能增加进口,而国内停产也存在一定难度。 总体预计,未来国内铁矿石将依然保持10亿吨左右的产量,大体炼铁3亿吨左右,国外进口保持在目前水平相对稳定或微弱增长。 以上数据和事实说明,从中国的需求来说,未来钢铁工业和铁矿石需求都不会再出现新的繁荣。唯一存在突变的因素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是两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印度的人均粗钢水平只有65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印度市场的开发,可能不同于中国,寄望于未来10-20年内,印度出现中国那样的繁荣和需求,不容易。 世界粗钢产量从1.83亿吨增加到8.2亿吨用了65年(不包括中国),而我国用了15年时间。世界对钢铁的需求是缓慢增长的过程,产能过剩及其调整时间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钢铁产品用途不断扩大,中国15年增加产能达到世界总和,其结构调整就不是短期所能够完成的,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必须从长远角度设计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钢铁工业的出路在于提高和改善钢铁产品质量,扩大钢铁下游产品的使用,并且能够扩大出口,这才是保持高产能的出路所在。但国际市场的容量就是那么大,而且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并不容易。 压缩供给,大幅度压缩生产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未来10年生铁压缩产量需要达到至少1.65亿吨,按照2015年的估计数7.7亿吨来说,至少压缩2.4亿吨生产,粗钢压缩2.36亿吨,按照2015年的估计数需要压缩生产3亿吨。什么样的企业在产能压缩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看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和需求,能够保障市场份额不丢失。详细信息 - 18 2016-02
铁矿石“挤柠檬”大战愈演愈烈 矿业巨头英美资源“壮烈出局”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8 丨 4967在这轮铁矿石“挤柠檬”大战中,英美资源集团(AngloAmericanPlc)成为了*大的输家,被迫退出铁矿石市场,但战火仍在延续。 矿业巨头退出铁矿石市场 这一拥有长达99年历史的矿业巨头去年遭受56亿美元损失,不得不从铁矿石行业中抽身。在铁矿石价格暴跌之际,全球矿业巨头采取继续扩大产量的策略,从而导致一些铁矿石生产商不堪压力退出市场。必和必拓曾将这一策略称作“挤柠檬”。 英美资源集团CEOMarkCutifani表示,原材料市场前景惨淡,“我们已经看到铁矿石的竞争者涌入市场,供给侧将在一段时间内很艰难”。 英美资源集团正考虑出售旗下的非洲*大铁矿石生产商——昆巴矿业公司(KumbaIronOreLtd)的控股权。此外,该集团还可能退出Minas-Rio,这是全球*大的矿业项目之一,也是英美资源投资*大的铁矿石项目。 连年亏损评级遭下调至垃圾级 继标普之后,惠誉周三下调英美资源评级至垃圾级,展望负面。惠誉质疑该矿业巨头是否有在“买方市场”出售资产的能力。惠誉称,展望负面主要反映了集团重组计划能否取得*终成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由于英美资源可利用的资产或盈利低或出现亏损,问题在于该公司是否能够吸引多个管理层可接受的买方。 华尔街见闻2月16日提及,英美资源集团去年亏损扩大超过一倍,被迫披露一项更激进的资产出售和成本削减计划,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滑。 连续四年亏损后,英美资源集团加大了“减支瘦身”的力度,力争从2016年起实现正的自由现金流。该司计划于年底前将债务削减至少于100亿美元,并出售亏损的矿场,目标年底前剥离60亿美元的资产,此前计划为今明两年共计40亿美元。 2015财年净亏损56亿美元,上年为净亏损25亿美元,亏损扩大的原因是计入了38亿美元的资产减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全年营收230亿美元,同比下降26%;剔除特殊项目后,每股盈利为0.64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 雪上加霜淡水河谷四季度产量或再创新高 尽管全球铁矿石产量严重过剩,价格暴跌,但*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周四或将公布更糟糕的消息,即淡水河谷第四季度铁矿石产量可能再创记录新高。 据彭博调查7位分析师的平均预测,淡水河谷四季度铁矿石产量将达到8830万公吨,创纪录新高,高于第三季度的8820万公吨。摩根士丹利预计,铁矿石过剩的局面将至少维持到2020年。去年年中,铁矿石基准价格在60美元/吨下方,已从2011年的高位下降超70%。详细信息 - 17 2016-02
供给侧改革的港城样本 向钢铁4.0出发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7 丨 5031无论外界怎样,沙钢始终在做一件事,这就是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全国钢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困难和考验的一年。面对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一路下跌的严峻挑战,沙钢强化市场走势分析研究,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加快产品结构创新,狠抓质量稳定提升,深入开展“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工作,企业生产经营保持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58亿元、利税47.4亿元,其中利润18.9亿元。利润实绩位居全国同行前三甲。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充分证实了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的一句话,“选择钢铁,我们没有选错。”据介绍,2016年沙钢生产经营新的奋斗目标是:集团控股型生产企业炼铁产量2370万吨、炼钢产量2560万吨、轧材产量2635万吨;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利润40亿元,在钢铁“寒冬”时期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围绕做精,用精细化管理打造竞争优势 去年,沙钢整合了棒线厂、电炉炼钢厂和转炉炼钢厂,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管理。与此同时,深入推进核算单位*小化,加强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全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而这些无不都指向“管理”一词。 “企业要实现利益*大化,不可能向用户抬高价格,只能对自己深挖潜能,这就促使我们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总裁龚盛告诉记者,在生产上,沙钢更加追求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组织模式,注重产能效益效率的提升,以往只要有订单车间就生产,现在要在生产前算一算账,是亏还是赢;在销售上,“产销研一体化”机制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研发人员与销售人员一同深入客户内部,了解客户所需,制定“客户版”的工艺标准,实现产品的“私人定制”;在研发新品上,把市场作为研发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高端产品,保证效益*大化;在设备检修上,缩编委外检修队伍,实施派工制,由原来的找人干活变成了现在的人找活干,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说上述几项都是润物细无声,那么沙钢开展的降本节支工作则是立竿见影,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5年,我们先后开展了三轮‘降本’工作,分别是年初的31个‘挖潜增效’项目,5月份的611个‘吨钢降本’活动项目,10月份的25个大项93个小项的‘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重点工作,后来我们又做了调整将25个大项93个小项归口到5大板块。”龚盛说。 龚盛认为,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绝不是只是为了应对严峻市场而作出的决策,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就拿10月份为例,25个大项93个小项分解降本节支目标总额是7320万元,吨钢降本目标是40.9元,实际完成1.3个亿,吨钢完成72.9元。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减少了浪费,更重要的是植入了精细化管理的基因。” 据了解,2015年沙钢累计挖潜增效超25亿元,实现吨钢降本15.13亿元,5大板块实现效益5亿元,共产生了871个吨钢降本工作亮点。如果说,过去40年快速发展,重在量的积累,而现在正是实现质的建构,这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就是沙钢“做精”的深刻内涵。 日前,沙钢ERP财务整合集成项目成功上线,实现了对已建、在建和新建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集成,实现数据自动实时抛账,达到产供销一体、管控衔接以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同步。“沙钢全面迎来大数据时代,将进一步提升沙钢的管理水平。”龚盛说。 围绕做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向钢铁4.0出发 钢铁行业如何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我认为未来50年内还是离不开钢铁的。是要多少的问题,要什么样的钢铁品质的问题,是品种的问题,是钢铁服务的问题。”沈文荣认为,钢铁企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去年沙钢启动了“两高、两提”战略工程,主要围绕开发高端目标用户和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提升效益。这一战略是沙钢未来3~5年的重要部署,标志着沙钢全面升级产品结构,进一步做强钢铁主业、加快企业转型步伐的有力措施。 数据显示,2015年沙钢本部成功开发试制新品42个,其中英标B500C抗震钢筋等系列出口钢筋、钢纤维用钢GX006、Q500qE桥梁钢板等26只新品均已实现批量生产;开发高端用户39家,成为全球*大的金属制品生产厂家贝卡尔特集团首家签订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供应商。 “工业4.0,未来的5~10年势必要走,我们国家的钢铁工业达到4.0的有几家?还没有。”沈文荣认为,沙钢的发展也要根据钢铁4.0进行规划。 沙钢还在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去年7月份,国内首套炉前快速在线自动测温取样“机器人”在沙钢电炉炼钢厂成功投入使用。该“机器人”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来设定、控制机械手的运行轨迹,实现精准测温,成功替代了原先的人工取样测温。沙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计算机应用中心主任顾力平说。“未来3~5年,我们还要引进1000~1500台机器人装备,加速企业的智能制造步伐。” “要把钢铁主业做强,还要创新互联网+,开展互联网+钢铁。”沈文荣说。目前,沙钢与一家致力于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领域的投资企业江苏智卿展开合作,将有利于沙钢围绕“互联网+”为引导,打造钢铁产业和移动互联产业共同发展的业务模式,推进沙钢战略转型。 “我们要紧紧围绕提升‘质量、效率、效益’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实施‘做精做细做强钢铁主业、做大做优现代物流、做好做实非钢产业’三大发展战略,在主动应对严峻挑战中进一步壮大内生动力,谋求新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百年沙钢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沈文荣说。详细信息 - 17 2016-02
悲情铁矿石:全球产能过剩连续两年“腰斩”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7 丨 4950铁矿石价格从2014年初的133美元/吨一路下跌至2015年底的42美元/吨,在2014年和2015短短两年内矿价连续遭遇“腰斩”,大型矿山扩产与降低成本并举的前提下,对于2016年的矿价是否会延续前2年的跌势?甚至进一步下破30美元关口,多家国际投行机构曾给出了悲观的答案。 近期,四大矿山中除淡水河谷外,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均公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的产量。2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从这3家已经发布的产量报告看,三大铁矿商第四季度产量基本符合其扩产预期。 若2016年四大矿山产量仍旧有80%的量输送至中国,那么国内新增仍旧有7040万吨。再结合2016年国家出重拳打压钢市过剩产能而带来的减少矿石需求,那么,对2016年的矿石市场的走势,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持平2016年铁矿石价格*低预期38美元/吨,均价预期则从46.5美元/吨下调至44美元/吨。 11家国际投行机构预判均价下调 据机构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共计有11家国际银行或机构对2016年铁矿石价格做出预判,其中,摩根士丹利在其2015年3月份的价格预判*高为65美元/吨,高盛此前也将铁矿石2016年目标价下调至38美元/吨,将2017年和2018年目标价格均下调至35美元/吨;而花旗集团则预测2016年,铁矿石价格很可能低于30美元/吨。 “11家价格预判均价在48.75美元/吨。整体跨度虽大,但预期较之前均有所下调,也印证了未来三年国际铁矿石市场持续弱势下行的预期,以及供大于求格局的难改行情。”何杭生如是对记者指出。 在多家机构对2016年矿价不看好的背后,记者还注意到,铁矿石主要出口国本币汇率的大幅跌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矿石价格的变化,大大降低了铁矿石的出口成本。 此外,铁矿石价格也被市场人士认为其也不存在持续性反弹的基础。作为全球铁矿石消费量*大的国家,中国对于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已经接近80%,其需求直接决定了全球铁矿石供求关系变化。而在这需求侧的一面,记者发现,粗钢产量目前已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中钢协日前*新发布的《2016年2月铁矿石进口预警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首月铁矿石进口环比数量增加,然而价格却降低了,显示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低迷,难有反转走势。 2016年四大矿山产量增速放缓 在主要消费地区需求疲软,铁矿石价格直线下跌的背景下,中钢协数据显示,2016年1月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43.84美元/吨,而2011年曾一度达到200美元/吨。 价格的下跌,让企业的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矿业巨头遭受重创,必和必拓和力拓股价大幅下滑。对此,包括淡水河谷在内的四大铁矿石巨头开始降低运营成本、放弃分红计划,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以期在铁矿石价格下跌过程中继续保持竞争力,提高其现金流量。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同时在2015年底开始将产量增速放缓。 力拓1月19日发布官方产量声明称,其2015年铁矿石累计产量和发货量再创新高。该公司2016年的铁矿石产量将会增加约7%,至3.5亿吨,比2015年11%的增幅有所下降;必和必拓也发布声明称,预计该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量将增加6%,较2015年13%的增幅有所下降。此外,淡水河谷宣布,2016年铁矿石产量将从原先预计的3.76亿吨下调为3.4亿~3.5亿吨。 何杭生认为,在当前的全球大宗商品产能过剩持续的行情下,铁矿石市场依旧难以独善其身。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2016年铁矿石供大于求市场格局能够得到缓解,而不是恶化。”详细信息 - 16 2016-02
力拓对中国市场预估犯下错误 与CEO“远见”之说不符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6 丨 5044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首席执行官(CEO)沃尔什(SamWalsh)上周表示,“我们经营企业仰仗的不是希望,而是远见和侧重。”但这句话他只说对了一半。 沃尔什是在2月11日做出这番讲话的,此前力拓(RIO.AX)公布的财报显示,基本获利创下11年*差,跌入净亏,并且公司暂停增加派息。 向来彬彬有礼的沃尔什感觉有必要措辞强硬一些,这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在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经济前景愈发低迷的情况下,他要努力为该公司暂停增加派息的决定进行辩护。 力拓的经营中侧重非常明确,就这一点来说,沃尔什所言极是。他和他的团队在压低成本方面值得称赞。1吨在西澳生产的铁矿石运抵出口港的总成本仅为15美元左右。 这使得该公司的基本营收保持正面,即便2月12日亚洲现货铁矿石价格仅为每吨43.20美元,还不到2011年高点时的五分之一。 但沃尔什讲话中有些牵强的部分是,公司的经营具有远见。 力拓过去曾预测中国钢铁产量到2030年时将升至10亿吨,而倍受批评,这个预测似乎没有在此次吹风会上提及。 Walsh的确提到,力拓对铁矿石的长期前景抱有信心,但相较于谈论中国,他明显花了更多时间谈论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有好一段时间里,力拓在中国钢铁市场的问题上判断一直是错误的,但却拒绝承认这个错误。 据官方数据,中国钢铁产量在2014年达到8.23亿吨的峰值,去年降至8.038亿。 去年钢品出口1.12亿吨,也支持了钢铁产量;钢品出口较2014年增长了20%。 换句话说,相对于力拓所预测的一年10亿吨钢铁产量,中国正在朝相反的方向前进,而且也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种钢铁产量、消耗量下降趋势会出现逆转。 中国正在试图强迫关闭那些亏损的钢厂,今年中国的钢铁产量有可能难以突破7.5亿吨,或可能更接近7亿吨。 与此同时,随着整个产业努力削减过剩产能,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增长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成功地转型变为由消费推动,其钢铁需求量将低于之前以建筑和基础设施为增长动力的年代。 **无可救药的错误** 若要实现力拓预言的10亿吨产量,中国不止是要以繁荣期的速度消耗钢铁,而是还要比鼎盛期的用量再多25%。 这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因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需要的钢铁不超过当前的使用量。 每年7亿吨的钢铁使用量,仍可建造大量房屋、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 即便力拓的预期*终能成真,接下来几年也难逃错误的厄运。 力拓及其主要竞争对手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FortescueMetalsGroup面临的问题是,他们目前拥有和运营的资产每年对中国钢铁市场的供应能力为10亿吨。 力拓计划中的铁矿石产能是3.6亿吨,必和必拓2.5亿吨,Fortescue约为1.6亿吨,淡水河谷今年的生产计划是3.5亿吨左右,但该公司计划年产*终超过4亿吨。 这意味着,这四大铁矿石企业每年可供应大约11亿吨,比中国2015年进口量多出大概2亿吨。 主要生产商目前非常专注于产出*大化及成本*小化。然而,考虑到力拓股价与现货铁矿石价格之间的密切关联,很显然,要想拯救股价和铁矿石价格,必须采取更多的举措。 但力拓和其它铁矿石生产商当下该对前景抱持何种看法呢? 首先,就是要承认他们此前的错误,事实上在对中国的看法上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他们得研判,继续过量生产让价格连续数年在谷底徘徊,以将那些较小竞争者挤出市场,这是不是个比较好的做法。 从煤炭和原油的经历来看,这个过程恐怕是漫长且痛苦的。 或者现在是时候换一条路走走,以给股东带来回报? 做出决定的压力正愈发变得紧迫,因为削减成本的极限将更快来临,特别是如果油价开始反弹的话;在采矿和铁矿石运输中,会密集使用柴油和燃料油。 有关中国年产10亿吨钢铁的预估,已开始给力拓的脖颈套上沉重的枷锁。详细信息 - 16 2016-02
大商所出台保税交割新规 铁矿石期货国际化获突破性进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6 丨 5264大商所近日发布通知,对《大连商品交易所保税交割实施细则(试行)》等进行修改,明确了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规则制度。此举意味着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落地,铁矿石期货国际化获得突破性进展。 此次修改的规则包括《大连商品交易所保税交割实施细则(试行)》、《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细则》、《大连商品交易所标准仓单管理办法》、《大连商品交易所结算细则》,修改后的规则自I1606合约起开始施行。 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大商所正推进铁矿石期货国际化进程,目前除了保税交割外,其他准备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当前国际化整体方案和制度设计完成,原则是立足现有平台,基本框架则比照原油,但在实际操作方面更为简便易行、安全可控;系统开发已经启动,交易所端系统已进入*后测试阶段,市场端系统开发近期有望完成;市场推介工作也已陆续开展。 铁矿石保税仓单可无障碍流转 据大商所通知,此次规则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对铁矿石保税仓单生成、期转现、一次性交割、作为保证金使用、所外质押、结算、注销进行了详细规定,将提货单交割的商品类型扩充到保税商品,明确了保税仓单交割违约有关规定,明确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发票流转和逾期处理等。 在期转现方面,修改后的规则对期转现结算价和货款数量予以明确,规定保税期转现批准日结算时,交易所按照申请日前一日*近交割月份合约结算价对买卖双方的相应持仓进行平仓,结算盈亏;按照申请日前一日*近交割月份合约结算价扣除税费后形成的价格划转货款,并以该价格作为交易所为保税期转现开具《保税交割结算单》的依据。 在一次性交割方面,修改后的规则规定,*后交割日闭市后,交易所将保税标准仓单货款的80%付给卖方会员。这与LLDPE保税交割中将完税货款的80%付给卖方会员的规定不同。 在保证金使用上,新规则调整了保税标准仓单基准价值计算方法,规定交易所以充抵日申请日前一交易日该标准仓单对应品种*近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结算价扣除税费后的价格为基准计算价值。 在所外质押方面,允许在经过主管海关同意的前提下,对铁矿石保税仓单进行所外质押等操作。 新规则将保税货物纳入提货单交割,规定提货单交割的商品可以是完税商品,也可以是保税商品,同一批提货单交割的商品应当同为完税商品或者保税商品。 大港物流为铁矿石首家指定保税交割库 大商所同日发布的通知显示,大连港散货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港物流”)为铁矿石首家指定保税交割仓库,与基准指定交割仓库的升贴水为-10元/吨。指定保税交割仓库自2016年5月20日起接受并办理铁矿石保税交割相关业务。 市场人士表示,在铁矿石期货对外开放中,必须要解决境外投资者实物交割的问题,而保税交割是打通境内外市场实物通道的制度安排,是实现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大连设置保税交割仓库可以辐射东北地区钢铁企业,方便该地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在大连设置10元/吨的贴水,不会对基准交割地价格形成冲击,不影响期货盘面价格代表性;也不会造成买卖双方交割障碍,对现有交割体系有保护和缓冲作用。详细信息 - 15 2016-02
2月15日财经媒体要闻早读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5 丨 5319国内资讯 发改委:加快启动一批重大工程 对资金沉淀加大问责力度 (发改委网站)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实施促投资稳增长“组合拳”,为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务院: 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两年内探索8方面制度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外贸转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央行节后灵活开展逆回购 流动性中性有保障 (上海证券报)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央行继续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昨日开展了100亿元的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2.25%。 央行:从量价两方面保持货币环境稳健和中性适度 (证券日报) 根据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和市场利率水平,促进货币市场稳定,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 央行公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 (央行) 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际经济 全球股基连续六周“失血” (中国证券报) 受油价波动和投资者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担忧加剧影响,全球股票基金连续六周出现资金净流出,创2009年以来*长“失血”周期。 欧洲银行业成近日“风暴眼” (中国证券报) 上周,受原油价格持续低迷暴露欧洲银行业风险敞口,以及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欧洲银行业成为风暴眼,拖累了欧洲股市乃至全球股市的整体表现。 向南向南向南 美两党初选移师南卡州 (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结束,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之间的提名之争也变得日益复杂。 内阁大换血 奥朗德求连任 (第一财经日报) 为求2017年总统大选连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再次“内阁换血”,试图修复与法国左翼强硬派之间的僵硬关系。 财经评论 东亚正从“二元格局”走向“二元背离”? (和讯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绍锋为FT中文网撰稿中指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针对中国的意味非常明显。尽管这一战略有重振美国经济的考量,但它包含强烈的冷战思维色彩。 十年后 养老产业成NO.1 (华夏时报) 岁末年初,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养老话题均受到热捧,其中,养老产业作为大健康主题的细分领域龙头,相关问题以及投资价值纷纷凸显。 产业经济 商务部:钢铁业已成中欧贸易摩擦频发的重点领域 (新华网) 记者14日从商务部获悉,针对欧委会近期频繁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发表谈话,希望欧委会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审慎、克制、依法使用贸易救济工具。 房地产企业上市开始松闸 金辉集团抢攻IPO (华夏时报) 自新政下的IPO实行以来,不少企业看到了上市的希望,纷纷加快了上市的步伐。1月29日,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公司拟登陆A股进行融资。详细信息 - 15 2016-02
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6年展望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2.15 丨 4850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与产量双双进入峰值弧顶区并呈下降态势,钢铁主业从微利经营进入整体亏损,行业发展进入“严冬”期。同时,中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出台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财税金融政策也为钢铁行业彻底摆脱困境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消费量双下降。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亿吨,同比下降5.4%,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1.2亿吨,同比增长0.6%,增幅下降3.9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54%。 (二)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我国钢材价格已连续4年下降,2015年跌幅加大。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年初的81.91点下跌到56.37点,下降25.54点,降幅31.1%。从品种上看,板材下降幅度大于长材,其中板材价格指数由83.99降至56.79点,降幅32.4%,长材价格指数由81.38降至56.92点,降幅30.1%。 (三)经济效益大幅下降。2015年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890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利税-13亿元、利润-645亿元,由盈转亏。亏损面50.5%,同比上升33.67个百分点。7月份后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并且亏损额逐步扩大。 (四)钢材出口继续增长。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进口钢材1278万吨,下降11.4%;折合净出口粗钢10338万吨,同比增长25.6%,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12.8%。出口不断增长,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增加,2015年针对我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多达37起。 (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623亿元,同比下降12.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投资4257亿元,下降1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366亿元,下降17.8%。钢铁行业投资整体进入萎缩状态。 二、钢铁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015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钢铁行业多年高速发展累积的问题和矛盾越发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市场无序竞争不断加剧。 (一)产能过剩加剧企业恶性竞争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70%左右,远低于合理水平。特别是2015年企业普遍出现亏损,部分企业为保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过度进行低价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二)企业退出渠道不畅导致僵尸企业大幅增加 2015年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70%。部分企业已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由于资产庞大、就业人员多、社会影响范围广,企业资产处置、债务处理困难,一次性关停难度大,退出渠道不畅,仅能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终沦为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拖累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三)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自律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企业生产经营中采购销售不开发票偷税漏税;有的企业假冒优质企业产品,无证生产销售,低价争抢市场;有的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环保偷排漏排,扰乱市场秩序。 (四)钢铁企业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2015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但由于钢铁被明确为产能过剩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仍然融资贵,续贷困难、授信规模压缩、涨息和抽贷等问题突出,少数企业因限贷、抽贷已出现停产现象。8月份人民币开始贬值,汇兑损失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压力。 (五)铁矿石价格下跌加剧国内矿山企业经营困难 2015年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大幅下跌,10月份以后维持在40美元/吨左右,远低于国内矿山生产成本。国产铁矿在与进口铁矿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矿山企业已出现亏损,部分停产。自有矿山的联合企业优势逐渐消失,甚至成为企业经营负担。 三、2016年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6年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从国际上看,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经济不确定性较大,亚洲经济前景尚不明朗,同时受世界需求下降、美元加息和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难有起色。从国内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宏观经济在适当扩大需求情况下更加注重供给侧改革,通过化解产能过剩,钢铁产业自身结构将得到优化。 (一)化解产能过剩将促进僵尸企业退出 钢铁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2016年国家将集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可有效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速度,助推市场出清,为行业未来发展腾挪出更多市场空间。 (二)企业仍有较大经营压力 化解过剩产能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市场仍将供大于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游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钢材价格难有大幅回升;铁矿石等原材料降幅减弱,价格基本接近底部;新《环保法》执行后,企业环保成本将普遍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短期内难以有效降低,人民币贬值、呆坏账风险等也将加大企业财务成本。 (三)钢材出口难度加大 我国钢材出口近两年高速增长,国家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低附加值钢材产品出口,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成本优势,国内企业仍会积极寻求出口,预计2016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受贸易摩擦压力及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出口阻力较大。 四、2016年行业改革脱困重点工作 2016年钢铁行业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完成《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也将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通过制定发布《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好规范企业动态管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引领钢铁工业提高综合竞争力。详细信息 - 28 2016-01
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 银行大幅压缩钢铁等过剩行业贷款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1.28 丨 4874昨日(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 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资产暴露较多,商业银行也收紧了对一些落后产能行业的信贷投放。据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2015年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2015年末,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6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 据媒体近日报道,已有国有大行发文称将加强铁矿石、钢贸、煤炭三个行业融资管理,对包括表内贷款、表外融资及其他金融资产服务等进行锁定控制。 对此,有大行人士表示,对于部分有政府合作背景的企业,虽然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但其本身经营稳健,银行还是会合作,不能一概而论。 坚决压缩过剩行业贷款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支持工业增效升级,是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 会议确定,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不论是从风险的角度还是从政策的角度,一些过剩行业的贷款都会大幅压缩。”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比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相关企业,会被列入限制甚至退出的类型,这不但会逼迫银行业务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会推动这些行业的整合升级。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显示,82.1%的银行家认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是本行2015年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不断攀升。 前述大行人士表示,对于一些有政府合作背景,在当地作为支柱产业的企业,虽然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但还能拿到一些财政补贴,维持盈利,本身的经营也还较为稳健,在解决当地就业等方面还有贡献,银行还是会考虑合作,不能一概而论。 发展绿色信贷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于2015年12月出台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确立了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制度框架。2012年、2015年,银监会先后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用能单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供相应信贷融资,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指出,鼓励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改造传统动能。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支持地方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等业务。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扩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支持运作规范、偿债有保障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债调整债务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还从工商银行获悉,2015年,该行全年共承销境内外各类债券1530多只,为实体经济领域募集资金超过1.4万亿元。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