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2015-01
央行隔近两年重启28天期逆回购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8 丨 4410央行公开市场周二(1月27日)进行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时隔近两年之后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量为300亿元。当日公开市场无正、逆回购到期,据此推算,当日净投放600亿元。 央行公开市场本周(1月24日-1月30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及央票到期。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央行公开市场上周(1月17日-1月23日)无正逆回购及央票到期,央行公开市场上周四(1月22日)进行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3.85%。这也是自2014年1月28日起,央行再次重启逆回购操作。央行上周二(1月20日)未进行任何操作。据此推算,央行上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国泰君安称,内忧外患,央行无意注入过多流动性。日前周小川行长在达沃斯论坛表示,央行将确保稳定的货币供应,尽力保证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要过量。事实上,对内而言,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目标下,央行政策操作以结构和定向工具为主,对刺激信贷大幅扩张的总量放松政策出台相对滞后;外部而言,在海外与中国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央行还需维持一定利差,增加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保持相对稳定汇率,防止资金大幅波动风险。 【相关解读】 【申万债券团队】:央行开展28天逆回购,提供跨年资金,在当前市场情绪较好的情况下,有利于利率继续维持低位。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4.80%(上次是在2013年1月8日,中标利率3.60%),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继续维稳在3.85%。 【民生宏观】:理论上讲,逆回购利率构成资金利率上限,正回购利率构成资金利率下限。从历史实际运行状况看,资金利率会围绕着逆回购利率中枢运行。当前7天和28天市场回购利率分别在3.8%-4%、4.7%-5%之间波动。从逆回购中标利率看,央行还是认可当前的利率中枢水平的。 不过从中期看,核心矛盾还是经济下行和信用风险压力,在经济下行和通缩导致企业营业收入量价齐跌,如果还碰到这么高的融资成本,企业经营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未来经济运行压力肯定需要宽松货币和利率下降来缓释,预计未来的逆回购利率会下调。详细信息 - 27 2015-01
2015年全球能源格局新变化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7 丨 4581过去半年来,原油价格从每桶100美元以上骤降至现在的50美元左右,跌幅超过一半,且持续走跌的势头不减,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战略问题。油价下跌导致了全球经济在局部地区的失衡,对油气行业、新能源行业和地缘政治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中俄天然气合作有更多新空间 2014年,俄罗斯经济颇多曲折。在其发布《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时,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前景抱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随着俄罗斯深度介入到克里米亚事件之中,低油价和来自西方的制裁都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经济。 我们知道,俄罗斯政府2/3的财政收入来自俄罗斯油气企业上缴的税款。石油方面的收入减少使得卢布对美元的汇率降低了41%,引发了对于其将在2015年陷入衰退的恐慌。世界银行对此作出了预测,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将在今年缩水0.7%。 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美欧国家限制了俄罗斯能源企业在西方国家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掐断了其获得资本的源头;其二,美欧国家还对俄罗斯进行了技术限制,阻止西方技术进入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尤其是用于勘探深海、北极圈以及页岩层的钻探、试井和测井技术。 面对美欧可能越发严厉的制裁,俄罗斯正逐步将发展重心转向东方。并且,亚洲能源市场对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有需求,巨大的需求为俄罗斯石油出口创造了机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以及其他的亚洲国家一直在寻找充足、可靠的能源来源,这为俄罗斯与亚洲诸国之间的油气合作打下了坚实的供需基础。对俄罗斯来说,长期在亚洲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将是俄罗斯亚洲能源战略的关键。中国与俄罗斯在2014年5月签下的天然气大单不仅是一个突破,也是深化俄罗斯与中日韩合作的良好开端,为俄罗斯打开亚洲市场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宏观层面上的能源战略,是需要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加强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确对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所裨益。 全球天然气供给过剩局面出现 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崛起,我们之前判断亚洲天然气市场将在2020年左右迎来供需宽松的局面,但这种预期因为近来油价的急速下跌而加快实现了。2015年开始,亚洲LNG(液化天然气)现货市场将出现过剩局面。而如果油价继续保持60美元/桶水平,LNG现货价格将维持在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比于2013年下跌一半。 2015年,澳大利亚在建的7个项目中将有4个陆续投产,将给亚太市场带来近2000万吨LNG,这个数字占到2013年亚太地区LNG贸易量的15%。而随着4个项目投产,澳大利亚的LNG出口能力也将在2015年从2430万吨/年增到4220万吨/年。 截至目前,美国提交申请的项目产能超过2.91亿吨/年,美国能源部已批准了8个项目可以向non-FTA国家出口,总出口量达到8700万吨/年。2015年的总开工项目为3个,产能达到6500万吨。其中SabinPass项目将于2015年投产,将有750万吨/年的产量出口欧洲(再转口到亚洲). 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外,已经开工有明确投产日期的还有俄罗斯的亚马尔项目,其产量达到1650万吨/年,将于2016年投产。由于欧洲天然气需求的降低,出口欧洲的LNG将向亚洲转口。 全球供给将在2015年出现一个飞跃,而亚洲将是这些新增供给的唯一目的地。 LNG项目建设的周期一般在3~5年,现有项目集中投产则是根据前几年“未来需求坚挺”的判断,但需求的变化“出人意料”:2015年开始,亚洲主要消费国的天然气需求都将出现放缓。 作为全球LNG*大买家的日本,在2011年核事故后其LNG进口量不断攀升,从7000万吨增到2013年的8780万吨,2014年前10个月的进口量达到了74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6%,全年进口量或将达到8900万吨。 不过2014年将是日本LNG进口的峰值,之后日本的LNG进口量将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日本部分核电站确定重启。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报告,如果日本永久关闭核电站,到2020年将在当前基础上再增加进口1500万吨LNG,但如果日本恢复60%核电能力,到2020年将在2014年基础上减少2000万吨的LNG消费。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在2014年9月批准川内1号和2号重启,时间将在2015年初。日本安倍首相近日在众议院胜选后,重启核电将是其任内推行的重要措施。 第二,日本经济低迷抑制天然气消费。日本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后,连续两个季度GDP缩水,截至目前已收缩了1.9%。 第三,日本光伏政策发力,挤压天然气消费。日本产经省在2014年3月颁布了光伏上网补贴。日本可再生能源基金会认为,未来五年日本屋顶光伏发电成本将从50日元/千万时,降到30日元/千瓦时,这将直接冲击未来燃气发电的需求。 韩国在2014年初重启了古里核电站,并加大了燃煤电厂的使用。韩国天然气公社(KOGAS)认为,2014年韩国的LNG进口将同比下降10%,而未来几年的需求也将下降。 中国可能是亚洲唯一的LNG消费增长国。但中国总体天然气消费增速已从原来的年均30%,下降到2014年的10%以下(前10个月为7.1%,较上年同期下降6.7%). 油价下跌背景下的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石油的全球消费总量不断攀升,但市场占有率并不与之匹配,其他燃料的消费增量多于石油的消费增量。例如,价格相对低廉的煤炭,市场占有率显著上升,尤其是在经济和能源需求旺盛的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天然气则在发电、供暖和工业应用等领域取代了石油,核能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降低了石油发电的比重。 近期,人们越来越多应用可再生能源,其价格也随之逐步发展到了可被接受的程度,可再生能源已经不再单单是替代品,而成为大规模消费的能源产品,连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主要石油出口国也注意到了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原油、可再生能源均是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两类一次能源的主要应用领域的交叉性并不高。石油主要应用领域为交通、化工领域,而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应用领域则为电力领域。目前,使用石油作为发电燃料的机组(燃油机组)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比例非常小,火电机组绝大多数都是燃煤的。因此,原油价格的下降,将不会通过燃油机组发电成本减少的方式直接冲击可再生能源发电。 很多人认为天然气同属清洁能源,并且较可再生能源发电更有效率、更加稳定,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会降低燃气机组的发电成本,威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事实上,尤其在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等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能源发电方式,与燃气发电是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的。 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受外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出力不稳定,中国当前大量的“弃风”“弃光”问题与电力系统中缺乏灵活的调峰电源息息相关。燃气机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爬坡速度较快,能够承担调峰调频任务,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提供辅助服务,利于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但由于气价较高,尤其是中国“缺气”的资源禀赋条件,导致燃气机组发电成本很高,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比例较小。 如果未来油价下跌,气价也随之下降,将带动燃气机组发电成本的缩减,增加电网灵活电源的比例,降低调峰成本,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提供更低廉的调峰辅助服务。因此,不应单纯由于天然气发电成本降低就认为这将阻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天然气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并列的两种发电类型或是相互竞争的对象,同时天然气发电还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调峰作用,燃气机组发电成本的下降利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 市场竞争将一直存在,但能源安全不是只依靠一种商业燃料来维持的,多元组合将成为必然选择。因此,油价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并不是纯粹的负相关关系,更不应认为油价下跌在短期内将使得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遇挫。我们应将化石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成本缩减、机制完善的驱动力量,并利用好化石能源在能源转型中可以发挥的过渡作用,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 能源转型已经发生,前景明朗。非常规油气和可再生能源将必然取得愈来愈大的份额。 美国中东能源战略发生新变化 中东地区石油蕴藏丰富,且中东油层埋藏浅,石油开采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产的石油油质好,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因此,无论美国在中东要推行任何计划或要如何处理中东危机,都不得不慎重考虑其石油市场。 一年前,美国政府决定逐步撤出在伊拉克的军事部署,转而寻求建立与俄罗斯的良好外交关系,并与伊朗就核问题进行谈判。但一年之后,美国针对伊斯兰国(ISIS)的行动似乎抹去了一年前承诺留下的记忆。反恐,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无法回避的议题之一。 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深化与新开采技术的逐步应用,美国境内油气资源自我保障率得到大幅提升,能源进口依赖程度一再降低,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相对比例较大幅度下降。据此,美国适时转变了控制中东地区石油的策略。稳定的中东地区石油输出量和稳定的石油价格对美国的石油企业并非全是好事,反而会使美国石油企业丧失通过投机牟取暴利的机会。因此,即便美国通过能源独立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进口的依赖度,减少了中东问题带来的石油方面的附加压力,美国也不可能立即从中东撤离。 2014年,油价频频下跌之际,作为OPEC*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拒绝了减产的要求。客观来说,低油价已经给美国能源企业带来了压力,这些企业赖以提炼石油的页岩技术的成本是比较昂贵的。 为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美国加强了与拉美、北非和中亚产油国的联系,通过展开政治经济交往和军事渗透,占据石油开采和运输的制高点,为美国开辟了新的石油进口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石油安全。详细信息 - 27 2015-01
人民币贬值压力考验央行 专家:贬值时机尚不成熟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7 丨 4386以欧洲央行为代表的各大央行陆续打响“通缩保卫战”,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越发巩固美元强势地位。2015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容小觑。 继23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222个基点后,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报6.2542,继续大幅贬值254个基点,创2014年6月来新低。盘中*低跌至6.2569,一度逼近中间价的*大波幅2%。 *近两个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下行,已经导致居民和企业持有美元意愿增强,购买美元增多。2014年12月,外汇占款明显回落。 人民币是否已经进入贬值通道?在全球非美元货币普遍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是否应该主动贬值寻求自保? “市场一定会密切关注今日(1月27日)央行给出的中间价。如果央行再次下调中间价,会让市场认为央行有意让人民币贬值。这将增加资本流出压力并造成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是央行希望见到的。”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 在刘东亮看来,预计央行会选择“维稳”或者上调中间价,因为目前人民币贬值条件并不成熟。 逼近跌停位 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为6.2542,延续上一交易日(1月23日)下跌势头,并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的*大两日跌幅。 此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幅度已逼近中间价的*大波幅2%,*大跌幅达到1.95%,刷新历史纪录。 根据央行规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较前一交易日(1月23日)的6.1342再度下调了42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1月23日,人民银行已经大幅度下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95个基点,由6.1247下调至6.1342,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37个基点,创2014年12月5日以来的*低水平。 央行会否“维稳”?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间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下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意味着央行有意在扩大人民币的下跌幅度。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调整释放出明显信号,即人民币中间价是对一篮子货币的客观体现,在欧美政策分化导致美元走强、欧元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人民币所对应的一篮子货币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中间价更为市场化的表现。 此外,谢亚轩等多名业内人士均对本报记者表示,昨日盘中并未见央行入市进行干预。 也有媒体报道称,某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并未见到明显的中资大行结汇打压美元价格。人民币大幅下跌后结汇盘增加,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使人民币在6.2500上方持续波动。 市场分析人士称,中国央行近几个月来一直在“默许”人民币贬值。昨日人民币对美元逼近跌停位,央行并未出手干预,再加上连续两个工作日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这些是否意味着央行有意为人民币贬值“开绿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尚有待观察。 “自上周欧洲央行推出QE(量化宽松政策)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经开始酝酿。26日中国央行继续下调中间价,使累积的贬值压力找到宣泄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持续大幅贬值,关键看央行的态度。”刘东亮称,考虑到我国目前贸易顺差太大,央行预计不会轻易让人民币大幅贬值。 贬值时机尚不成熟 1月23日,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欧洲央行推出QE,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持续贬值,但不容忽视的是,人民币在非美货币中仍表现相对强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一直延续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过于坚挺将不利于国内经济复苏。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期今年人民币汇率*大贬值幅度将达5%左右。他认为,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并不均衡,而是被持续高估。 人民币贬值时机是否成熟了呢?多位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刘东亮对本报记者分析称,目前人民币不能贬值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贸易顺差过大,去年11月份,贸易顺差创历史纪录,12月份顺差额为历史第三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如果再贬值,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谢亚轩对人民币贬值*大的担忧是,市场会形成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降低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人民币脱钩美元可行性探讨 如何把美元升值对人民币的冲击降到*低呢? 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似乎在业内渐成共识。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分析称,美国此轮复苏伴随贸易再平衡,不会直接带动中国的出口。相反,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随着美元指数一起加速攀升,这将对出口造成更大的压力,将促使国内采取更多内生性微刺激措施,倒逼国内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央行正在努力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人民币与美元脱钩需要经历两个中间状态,首先是央行减少干预、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其次是央行尽量不干预,但不承诺不再干预,可以随时恢复干预。详细信息 - 26 2015-01
保监会等五部门合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6 丨 4380近日,保监会会同工信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是保监会等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保险行业加快发展信用保证保险,运用保险特有的融资增信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强调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形成政策合力,给予从事小微企业经营和服务的保险公司在银保合作、征信系统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指导意见》强调了信用保证保险融资增信功能,明确了服务小微企业的重点领域、经营模式、产品创新、增值服务等方面内容。 《指导意见》有以下亮点:一是政策引导创新经营模式。《指导意见》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以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为主要载体,引导保险公司通过“政府+银行+保险”这种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经营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二是加强银保合作,引入保证保险机制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推动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引入贷款保证保险机制,对购买贷款保证保险进行贷款的小微企业,引导银行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提高审贷效率。加强银保双方在客户开发、信息共享、欠款追偿等多个环节的紧密合作。完善银保双方信息系统配套建设,实现银保信息互通互联。强化银保双方在信息披露、贷后管理、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全面排查风险,防范虚假贸易融资和骗贷骗赔风险。三是试点放开央行征信系统。《指导意见》明确,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保监会、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小微企业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纳税缴费、劳动用工、用水用电等信息资料,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征信机构开放。试点放开经营小微企业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四是鼓励创新资金运用渠道。《指导意见》鼓励保险公司发挥专业化投资及风险管控的优势,投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专项债券及相关金融产品。鼓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探索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等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 《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部门间、地区间的协同联动,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国证券报)详细信息 - 26 2015-01
欧洲央行全面推QE计划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增大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6 丨 4436欧洲央行周四宣布推出量化宽松(QE),以应对通缩,提振欧洲经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规模和结构仍优于市场预期,但不一定能到达预期效果。而欧洲全面QE的出台,有利于美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面临贬值压力。 欧洲央行周四宣布推出量化宽松,每月采购600亿欧元资产,持续到2016年9月。依据市场推测的2015年3月1日启动计算,本次QE将持续18个月,总额度为1.08万亿欧元。 “目前欧元区通缩风险不断加强,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市场此前就判断欧央行获奖推出QE。欧元区竞争力下降,激活经济难度大。常规货币宽松回天乏力,无法解决财政与货币的矛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对记者分析称。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英国与日本的央行皆重度倚赖量化宽松来提振经济。目前,美联储与英国央行虽在经济稳健增长、失业率下滑之际不再延续购债计划,日本央行却仍在激进推行量化宽松。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此前一直不愿效仿,仍主要通过降息和针对银行放款来达到向经济注入信贷流动性的目的。为了实现经济复苏,欧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工具,但效果不理想。 欧元区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为-0.2%,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至负值,使得欧元区陷入技术性通缩。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央行此次全面推出量化宽松,主要原因之一是欧洲经济复苏缓慢,面临通缩压力。同时,此前政策并没有达到预计效果,没能提高欧洲央行持有的资产规模。(金融界)详细信息 - 23 2015-01
央行再释宽松信号 时隔一年重启逆回购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3 丨 4358在全球一片降息潮中,央行也在公开市场打破“沉寂”,于昨日重启时隔1年的7天期逆回购,结合新年加码续作的3月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中短期结合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释放出春节前维稳资金面的宽松信号。 自2014年11月25日以来,公开市场一直“空窗”。央行不仅暂停了正回购,市场预期中的逆回购也一直迟迟未能出现,为何在昨日突然重启500亿7天期逆回购?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到的市场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近期资金面呈现趋紧苗头,央行提前注入流动性,有利于稳定春节前的市场预期,央行此前一向有“节前投放”的惯例。另一方面,面对全球“降息潮”,和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央行也有必要通过主动投放基础货币进行应对。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债券分析师郭草敏告诉记者,短期来看,逆回购重启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熨平春节前的资金价格波动,但短期影响资金面因素并不只这些。 本周以来,银行间资金价格持续上行,逆回购重启前的短短三个交易日上行25个基点。虽然这一绝对水平并不高,但已令交易员深感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日日趋紧,节前流动性预期谨慎。此次逆回购重启另一个不可忽略的背景是,外围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包括近期瑞士、加拿大等国的货币宽松政策都迎来阶段性高潮。 对此,中金债券团队研究员陈健恒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全球通胀水平都趋于下降,近期全球各国央行竞相放松来提振国内经济。从中国自身来看,由于房地产下行幅度超预期,经济增速出现跌破7%的可能性,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需要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对冲。此外,受需求低迷、货币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通胀持续下降也给货币政策放松空间。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与2014年春节前逆回购至少750亿元的操作量相比,昨日500亿元的逆回购量并不算多,仅与昨日国库定存投放资金量相当。与之相比,市场人士更关心此次逆回购3.85%的中标利率所传递的价格信号。 “从逆回购数量来看,稳定市场预期意义大于实质流动性投放;而从价格来看,则意味着价格信号重现。”郭草敏称,从逆回购量价来看,边际上传递了宽松的信号,未来中标利率不排除进一步下行的可能。 逆回购重启令昨日资金面紧张大为缓解,隔夜、14天回购利率随即下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记者表示,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后,预计央行或将在未来几周内宣布降准50个基点。当然,考虑到目前央行可选的各种政策工具,也不能完全排除利用抵押补充贷款(PSL)和MLF等其他工具取代降准的可能性。(上海证券报)详细信息 - 23 2015-01
交通领域投资火热 西北五省份今年剑指2000亿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3 丨 4407西北各省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即将开始,其中交通领域依然是主力之一。 甘肃近日召开全省交通运输会议上透露的信息显示,今年甘肃计划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同比增长30%。并且,甘肃计划从今年起的6年内累计投资5000亿元,到2020年实现甘肃对内对外公路通、航路通、邮路通三通。甘肃称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交通突破行动。 不仅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也陆续公布今年交通投资计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西北五省份仅交通领域投资额或将接近2000亿元。 为支撑这些巨额投资,各省亦使出各路招数。甘肃提出,要稳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推广PPP模式,新疆则将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或投2000亿 致力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今年将继续大力发展交通,投资额将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 甘肃省交通厅官网信息显示,2014年甘肃全省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04亿元,同比增长30%。据近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信息,2015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同比增加30%。 不仅如此,甘肃还将积极破解交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甘肃官方称其为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交通突破行动。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康军在上述会议上表示,甘肃将从2015年起,集中攻坚6年时间,完成投资5000亿元,建成公路6万公里,到2020年实现全省对内对外公路通、航路通、邮路通三通。 除此之外,西北其余各省份近期也陆续展开投资部署。 记者梳理发现,陕西省今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500亿元,青海省计划投资308亿元,新疆今年计划安排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建设。上述4个省份今年在交通领域的计划投资额已达到1838亿元。 值得一提是,宁夏2014年累计完成投资138.4亿元,同比增长58%。目前虽未获得宁夏交通厅有关今年的投资额,但若考虑到其去年的投资情况,西北五省份今年在交通领域的投资总额或将接近2000亿元。 鼓励引导社会融资 在中国区域经济协会理事张宝通看来,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基础设施仍然需要完善。 “国家现在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至关重要。对中西部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向中西部倾斜,而且是新的增长点。”张宝通。 他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化交通方式要实现互联互通,这不仅仅包括陇海兰新线、连霍高速等主干线,而是会形成路网。西北各省加大交通建设,也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 不过,与各省规划目标相伴的是,各省需要解决这些项目的融资问题。为此,各省提出多种措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甘肃省交通厅提出,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推广PPP模式等。新疆交通厅则将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探索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推动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 张宝通表示,西北省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创新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以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投资和地方投资,这两块都属于政府投资。现在,地方政府投资可以有两种方式,除了借助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还可以面向社会融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西部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说。(每日经济新闻)详细信息 - 22 2015-01
2015年1月22日“友发”牌钢管价格调整信息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2 丨 11235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第一分公司“友发牌”热镀锌钢管在2015年1月22日价格基础上统一下调20元/吨,4寸*3.75mm出厂挂牌价格为3380元/吨。 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第一分公司“友发牌”钢塑复合钢管价格下调20元。 执行日期2015年1月22日,详细价格请参照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各产品价格表。详细信息 - 22 2015-01
消费支撑已成中国经济增长新亮点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5.01.22 丨 4410展望2015年,去年消费占比的提高,与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有很大关系,虽然这是希望看到拉动经济成长旧“三驾马车”引擎替换的更优结果,但还是要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2014年GDP增长7.4%,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其中,*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2014年的中国经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很不容易也很不平凡。这一年,中国经济克服了来自改革发展及来自外部环境的诸多压力和挑战,实现了7.4%的增长目标。虽然过去一年的GDP增速是24年以来的*低,但也符合市场预期,并完成了政府年初确定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值得称道的是,2014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美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确实是了不起的经济成就! 诚然,中国GDP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一方面说明经济体量庞大且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如此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也带来速度焦虑,比如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及供给的效率下降等诸多瓶颈有待突破,经济结构还有待优化调整并加快转型。从宏观角度来看,过去一年工业经济较为困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明显,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外贸增速也出现多年罕见的回落,进出口比上年仅增长2.3%;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增速降下来及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增大的同时,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就业情况也有不错表现等等。*令人称赞的是,2014年消费增长稳定,服务业的发展在GDP构成的份量不断增大,第三产业增加值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 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引擎,可以说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大亮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6739亿元,增长8.1%,占GDP比重达到48.2%,超过占GDP比重42.6%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1.2%,其中,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9.7%。消费在GDP占比的提高,说明我国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网上消费的快速增长,印证着中国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分化中孕育、在分化中已得到很好的成长。还有,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新常态”下的2014年中国经济,消费增长带动结构调整实现,新经济在促就业和稳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展望2015年,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去年消费占比的提高,与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有很大关系,虽然这是我们希望看到拉动经济成长旧“三驾马车”引擎替换的更优结果,但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还是要逐步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从政策上不断助力中小企业成长,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消费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的论述;看来,2015年宏观经济的政策面上,不但要继续重视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更要着力打造中国“消费升级版”。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就必须在调整结构中找机遇,在提升水平中求发展。因此,在有效强化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拉动力上,不单要继续突出抓好消费,更应把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升级推动、消费环境优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从释放消费潜力上促进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推动2015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中国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