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2017-09
钢铁业去杠杆首攻债转股“落地难”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8 丨 7999当前,钢铁行业负债率明显高于工业整体水平,钢铁企业财务负担加重,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加大,去杠杆势在必行。目前,大部分债转股协议都是“明股实债”形式,往往表面上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实际上却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下一步,应通过增股还债和增股投资模式,真正解决债转股“落地难”问题继大力去产能之后,去杠杆成为钢铁业攻坚重点。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截至目前,本轮钢铁行业债转股已签订框架协议的规模约1500亿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率逐步下降,今年7月份已降至69.9%。稳妥降低杠杆率当前,钢铁行业负债率明显高于工业整体水平。截至今年7月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7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负债率为55.8%。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负债率高于6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负债率为65.87%。钢铁业的高杠杆问题由来已久。相关机构提供的材料显示,2000年以后,我国钢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001年至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60%以下,平均为54.85%;2008年突破60%以后,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高杠杆使得钢铁企业财务负担加重,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加大。2001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财务费用约为69元;2016年吨钢财务费用约为141元,较国际金融危机前吨钢增加一倍。有业内人士自嘲,钢铁业在为银行打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7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财务费用约130元,降幅较为明显。这种变化凸显了去杠杆的成效。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截至目前,已有中钢、武钢、马钢、安钢、南钢、酒钢、鞍钢、河钢、山钢、太钢等10家钢铁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了债转股框架协议,总金额约1500亿元。在本轮钢铁行业债转股过程中,中钢案例备受业界关注。2016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等6家银行与中钢集团签署《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与金融债权人债务重组框架协议》,按照“留债+可转债+有条件债转股”的模式,对600多亿元债权实行整体重组。第一阶段,对本息总额600多亿元的债权重组,分为300亿元留债和300亿元可转债两部分。其中,可转债部分由中钢集团成立新的控股平台向金融债权人发行,可置换金融机构债权人非留债部分对应的债权,使中钢的债务得以缓解。第二阶段,在相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转债持有人逐步行使转股权。债转股“落地难”“虽然金融机构和钢铁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但真正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属于个例,比如中钢、武钢等企业。”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究其原因,大部分债转股协议都是“明股实债”形式,往往表面上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实际上却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介绍,目前的债转股项目以设立基金为载体,通过增债或增股的方法还债或投资,以此降低企业杠杆率。明股实债模式实质是新债换旧债,但通过操作可以实现基金与企业并表,从而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负债减少,股东权益增加,起到降杠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这笔投资实际是债务投资,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实际效果是负债、股东权益和总资产都不变,进而资产负债率不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落实债转股的资金都是通过市场化筹集的,本身有利息成本,银行有收益的考虑。对于钢铁等周期性行业的发展前景,仍需谨慎观察。债转股“落地难”,从一个侧面折射钢铁国企去杠杆难度之大。去杠杆意味着资产和负债两端同时承压,国有资产处置敏感、国有银行面临较大的损失压力等多个难点问题待解。钢铁行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和去产能的紧迫任务,同时国有企业又肩负着促进经济增长、职工安置、维护稳定等重任,去杠杆情况更为复杂。去杠杆有望加速令钢铁业感到鼓舞的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相关措施包括,研究出台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国有资产处置有关财务处理办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补充机制,妥善解决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资本;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督促已签订的框架协议抓紧落实,等等。“钢铁企业正常经营、稳定运行、效益持续改善,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巩固和增强造血功能,是实现去杠杆的治本之策。”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去年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打击“地条钢”,钢铁行业形势好转,企业正常盈利有了保障,去杠杆才能顺利推进。国有企业降杠杆要标本兼治,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努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该负责人还表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通过多种方式助力企业去杠杆。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是实现企业杠杆率和银行不良率“双降”的有效手段。各方应全面认识债转股,借鉴以往债转股的经验,加快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支持债转股实施机构多渠道筹资,出台《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等。“真正有降杠杆效果的是增股还债和增股投资,其中增股还债效果*明显,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债转股。”李新创表示,按照该模式,设立基金对企业股权投资,权益资金进入后帮助企业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股东权益增加,负债减少,总资产不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含有回购条款,因此不完全是股权投资,实质是“股权投资+看跌期权”的投资组合。据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今年已把降低钢铁企业杠杆率作为资产结构优化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力争经过3年到5年努力,使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0%以下的目标。经报银监会同意,在全国确定了第一批“去杠杆”典型企业名单。鉴于上半年钢铁行业去杠杆效果不突出,中钢协负责人日前强调,去杠杆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下半年协会要继续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及分析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政策建议,努力争取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解决钢铁企业在“去杠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推动“去杠杆”政策在钢铁行业的落实。详细信息 - 27 2017-09
“地条钢”被彻底“剿灭” 钢铁行业迎来电炉钢时代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7 丨 7970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国家明确要求6月30日前必须全部取缔"地条钢"。截至6月底,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的*新信息显示,上半年我国共取缔、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600多家,涉及产能约1.2亿吨。2017年7-8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取缔"地条钢"专项抽查工作组对全国各地已取缔"地条钢"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严防"地条钢"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和"以停代关"。对于"地条钢"的界定,其实原国家经贸委早在《关于地条钢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就曾指明,所谓"地条钢"是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的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由于"地条钢"没有经过正规程序批复,属于违规、不合法的落后产能;从生产过程来看,制作过程粗放,安全事故频发,对环境破坏极大,是雾霾产生的罪魁祸首之一;从质量安全角度来说,其所生产的钢材质量伪劣,极大地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如果用于建筑工程,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会严重干扰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因此必须坚决予以清除。随着"地条钢"被"剿灭",我国电炉钢发展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期。电炉钢的发展现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明显大于电炉钢产量增速。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8.08亿吨,电炉钢产量为0.59亿吨,电炉钢占比仅为7.28%。图表1:2004-2016年我国粗钢及电炉钢产量变化趋势图(单位:亿吨)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图表2:1995-2016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变化趋势图(单位:%)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在世界钢铁生产方面,2016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285亿吨,同比增长0.6%。从工艺流程角度划分,全球转炉钢、电炉钢和平炉钢的占比分别为74.3%、25.3%和0.4%,转炉钢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并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中,中国是世界上转炉钢产量和比例*大的国家,印度是世界上电炉钢产量*大的国家。图表3:2016年全球转炉钢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单位:%)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美国的电炉钢比例达到70%,世界著名的美国纽柯钢铁公司全部采用电炉炼钢;欧洲的电炉钢比例达到48%,日本达到40%以上,而目前我国的电炉钢比例仅在7%左右,与国际同行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炉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化解产能过程带来的电炉钢发展机遇2016年2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0亿吨-1.5亿吨。2017年以来我国坚决取缔"地条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共取缔、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600多家,涉及产能约1.2亿吨。这将促使资源和市场重新回归到正规企业,极大改善电炉钢的发展环境。——废钢资源供应充分夯实电炉钢发展资源基础据全国废钢行业协会统计分析,目前社会废钢资源非常丰富,价格也相对合理,而且废钢资源大量流向符合钢铁生产规范的优势钢铁企业。2016年末,我国钢铁积蓄量已经达到80亿吨,废钢铁资源产生量达1.6亿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钢铁积蓄量将达到100亿吨,废钢铁资源产生量达到2亿吨,为发展电炉炼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力过剩和电价改革为降低电炉钢成本创造条件当前,我国电力增速放缓而发电设备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2016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2%,其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总装机6.0亿千瓦。全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85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2016年全国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其中净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7200万千瓦。我国电力供应已经进入到全面过剩的时代。"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对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和阶梯电价,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进一步推行基于单位能耗的差别电价政策。结合当前各地已经在试行的直供电和大用户直购电等政策,电炉炼钢未来会享受到政府更多的电价扶持政策,电炉钢成本竞争力将得到提升。2020年电炉钢产量将突破1亿吨"十三五"期间,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发展落实,及我国废钢资源和电力供应条件会进一步改善和国家去产能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加之国家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日益重视,电炉钢迎来发展机遇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将突破1亿吨,所占总产量的比例将达到15%以上。图表4:2020年我国电炉钢产量预测(单位:亿吨,%)详细信息 - 27 2017-09
李新创:“十宗*”,中国钢铁有望引领世界100年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7 丨 7864“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中国钢铁工业引领世界的时间跨度有望超过曾经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英国、美国,可能达到百年之久。”9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 “十宗*”是中国钢铁产业*具竞争力的优势 “钢铁已经成为我国重工业中*具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产业。根据我国建筑、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的发展形势、钢材消费特点和钢材品种需求,不难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有‘十宗*’。”李新创表示。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全球*大、*活跃的内需市场。2016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7亿吨,占全球钢材消费量的45%左右。中国作为全球*大、*活跃钢材市场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是中国钢铁产业继续保有、提高竞争力的*强基础。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全、*完整的产业体系。由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以及铁矿石、煤炭、电力等上游支撑产业和建筑、汽车、机械等下游用钢行业构成的我国钢铁完整的产业体系,成就了中国钢铁行业的航母。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多、*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全行业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当前,我国每年有近20万冶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新、*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以及系统集成化的思维理念,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日趋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钢铁产业拥有*快、*及时的客户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企业为占领更多市场,开始在服务差异化上“做文章”。目前,在售前、售中、售后的任一阶段,钢铁企业的服务意识均普遍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有所提升。 “这‘十宗*’成了中国钢铁产业*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李新创表示,“分析过去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钢铁大国,几乎都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一定是钢铁大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钢铁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特有的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支撑,给中国钢铁产业带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钢铁产业将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1800年~1880年,英国粗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1880年~1910年,美国和德国钢铁产业迅速崛起;1910年~1950年,美国粗钢产量为265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德国粗钢产量为13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1950年~1970年,前苏联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粗钢生产国;1970年~1989年,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日本钢铁开始迅速崛起,上升至世界第二位;1989年~1996年,前苏联解体后,日本粗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韩国钢铁开始崛起,其中中国粗钢产量迅速上升至世界第二位;1996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位。李新创总结道:“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有3个国家曾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并长期保持世界钢铁产业领先优势,先后分别是西欧的英国、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中国,这也是世界钢铁工业重心转移的主轴线。” 李新创进一步分析指出,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英国成为世界钢铁重心,是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在千万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美国成为世界钢铁重心,是在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中国成为世界钢铁工业重心,是在10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展望未来,不会有更高量级(百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或地区出现,即使是再一个10亿量级人口规模的国家或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也很难出现。因此,中国钢铁工业有望引领世界100年。 中国钢铁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钢铁工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钢铁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由‘增量、扩能’变为‘减量、调整’。”李新创表示,“今年钢铁形势确实比我们想象得好。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采取了有史以来*为严格的去产能和打击‘地条钢’及环保政策。同时,效益的好转,也为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李新创认为,随着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我国电炉钢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根据国际电炉钢发展规律,我国钢铁工业现已度过规模扩张期。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向峰值区中后期发展,我国电炉钢比例将逐步回升。”李新创表示,“预计我国电炉钢发展将经历三大阶段:一是探底回升的起步阶段,该阶段我国电炉钢比例将发展到15%~20%;二是快速增长阶段,该阶段我国电炉钢比例将由20%提升到约30%;三是缓慢趋于平衡的阶段,电炉钢不断适应届时的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电力等条件,逐渐达到新的平衡。” 针对当下钢铁企业环保工作,李新创表示:“环保标准再严格都不过分。环境是社会公共产品,不能因个别企业的不环保行为而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就全行业而言,受地区差异、技术装备水平差异、环保理念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的环保水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落后企业吨钢排放量甚至可能是先进企业的10倍。环保成本的差异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环保政策不能“一刀切”,而应与企业环保水平挂钩,坚持分类指导、严管严控和科学调度,一方面鼓励企业提升环保水平,另一方面让在环保方面做得较差的企业给好的企业腾出更多的市场。 绿色发展是增强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环保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李新创指出,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实施“史上*严”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将成为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证”,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也是排污单位守法、执法单位执法、社会监督护法的基本依据。此外,环保费改税、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也将正式启动,倒逼企业不再“认罚也要排污”,使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达标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李新创强调:“钢铁企业必须转变环保观念,加强环保投资,降低环境经济政策带来的经营风险,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详细信息 - 26 2017-09
环保强风袭来 钢铁化工等行业再遇严拷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6 丨 7454采暖季限产等环保强风的袭来,让钢铁、化工、水泥、电解铝等多行业再遭严拷。业内人士认为,年末钢市必将又是一场动荡,价格或继续推高。而水泥错峰生产或将导致2017年产量出现负增长,而化工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零散的小化工厂、小制品企业数量极多,将是环保督查的重点,这些企业的淘汰出局,从长期来看对整个行业是利好的。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突出位置。2015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N”形式的顶层制度设计开始启动。其后,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事关生态文明改革的配套政策文件。而今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环保相关政策更是密集出台,同时中央环保督查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 在此之下,地方也动了起来。钢铁大省河北省提出,保定、廊坊、张家口将打造“无钢市”,张家口基本实现“无矿市”,张家口、廊坊、保定、衡水力争实现“无焦市”。“多项环保政策叠加,钢铁在产企业所剩无几。”金联创金属行业总编易易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 然而,环保强风仍在后头。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城市工业企业采暖季要错峰生产。水泥、铸造行业全面错峰生产,除承担民生任务的,采暖季全部错峰生产。而从9月15日起,环保部对秋冬季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展开大气巡查,这次巡查针对的是参与“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企业和政府。 易易认为,年末钢市必将又是一场动荡,价格或继续推高。以螺纹钢价格为例,后期仍将有200-300元/吨的上行空间。但需谨慎追涨。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2016年28个城市产量占全国的1/5,而2017年前7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仅增长0.3%,因而错峰生产或将导致2017年产量出现负增长。 从化工行业来看,金联创能源与化工行业总编王贞贤介绍说,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主要的大宗化工品生产集中在三桶油和地炼等大型民企手中,这部分企业配套环保措施普遍比较完善,由于对地方经济影响大、社会影响大,环保督查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是零散的小化工厂和小制品企业数量极多,长期缺乏监管,这一部分企业将是环保督查的重点。环保督查对化工企业长期是积极向好的,政策门槛可以将一部分比较低效的小企业淘汰出局。详细信息 - 26 2017-09
李新创:钢铁产业不存在“国进民退”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6 丨 74529月20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第二十次月度例会召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论坛上表示,钢铁产业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2000年,民营钢铁产量占总产量比重不到10%,而今天这一比例已超过60%。“我国钢铁行业有可能引领世界100年。” 李新创说,纵观近200年的现代钢铁发展史,英国引领世界80年,美国引领世界70年,中国则有可能超过百年。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具备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好规模和好品牌。全球*大、*活跃的市场、约全球45%的钢材销费在中国,我国钢铁行业有*新、*先进的技术装备,*全、*完整的产业体系,**多、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快、*及时的服务体系,这是我们钢铁行业几百万职工几十年艰苦奋斗打下的难得竞争优势。李新创表示,钢铁“去产能”的效果十分明显,但钢铁企业“去杠杆”却还是任重而道远。截至7月末,钢铁企业的总负债率为69.9%,同时,按照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钢铁会员企业的总资产为4.8万亿元,按照70%的负债率计算,相当于近3.5万亿元债务。一些分析钢铁利润过高的人,没有考虑折旧、管理费用、利息等成本要素,没有考虑钢铁企业要加大安全环保投入成本增加因素,也没有考虑钢铁职工收入过低的严重问题等等,简单地夸大钢铁利润高,这是大错特错。因此,钢铁“去产能”政策还要坚定执行,不能动摇。同时钢铁企业“去杠杆”也要继续进行,否则高负债率会让企业难以生存。李新创指出,钢铁行业还需要大量投资来进行升级改造。钢铁企业的“债转股”要被落实,以减少企业债务,这需要金融机构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钢铁投资需要合理布局,比如建设沿海钢铁企业,实现钢铁布局“一带多点网络化”,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钢铁行业健康发展,要以九化协同(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多元化、智能化、国际化),重塑价值链,全面提高竞争力。所以钢铁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进行绿色发展和有序化的整合,企业服务化、差异化、智能化也需要大的投资。党中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这两年钢铁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大大加强。详细信息 - 25 2017-09
市场对环保限产的理解发生重大转变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5 丨 7732*近,在路演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投资者对环保限产的理解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几乎是在过去两周的时间内完成的,在上上周(9月11日始)开始路演之初,投资者几乎将环保限产和工业品价格上涨划等号,即环保限产就等于涨价,环保限产落地的程度就决定了工业品价格上涨的高度,因此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环保限产落地率究竟怎样,会不会有更加严厉的政策? 而到了路演的后半程,环保限产政策落地依旧严厉,但商品期货价格却迅速下跌,投资者逐渐意识到环保限产实际上“供需双杀”的效果,我们提到了三个环保限产供需双杀的例子,唐山地区型材加工厂的停产,山东地区铝型材加工厂的停产以及上海地区汽车零配件加工厂的停产。这些对于之前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原材料价格都形成比较实质的利空。(钢坯,电解铝,钢板),这在诸多客户中形成了共鸣,很多热心的客户还给我们补充了不少反应供需双杀的“素材”,比如有人提到现在钢贸商服务客户要提供“增值服务”,卖钢材搭配帮找零配件,再比如也有客户对库存偏低支持价格走高的逻辑形成质疑,认为正是因为当前贸易商和用钢企业的库存都低,都没有备货,且钢厂利润高,所以贸易商和用钢企业容易结成“统一战线”,对当前处于相对高位的钢价不认可,迫使钢厂做出“有诚意”的让步。还有客户提示我们,在今年国庆前夕,钢厂备货的积极性并不高,以往国庆前,下游用钢企业往往要提前两周备货(即在9月中开始备货)但是今年备货意愿较弱,钢铁企业挺价惜售与贸易商和用钢企业的恐高踯躅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十一之后的价格也不看好,用钢企业和贸易商敢和钢厂“硬扛”的原因也是因为下游需求相对一般。还有客户例举了一些建筑工地土方作业停工的证据,认为长材需求下滑不可避免。 我们感谢客户们对我们工作的帮助,他们的无私分享增进并深化了我们对工品价格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如果库存低都已经成为看空钢材价格的证据,市场情绪的悲观可见一斑,“环保限产是把双刃剑的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另外,7-8月偏弱的经济数据也让市场对未来需求的悲观加剧,有一个客户提到这样的观点:“库存低,供需存在负缺口只能是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需求不弱叠加供需存在负缺口才能让价格上涨,现在需求明显走弱,钢企抱有如此之高的利润是不合理的”,*近,我们观察到,钢铁现货调价之后,成交依然清淡,市场观望情绪浓郁,我们之前也提过,之前钢铁涨价之时,市场也是观望情绪浓郁,这其实就是总需求偏弱情况下的特征,无论涨价还是跌价,用钢企业的心态都是好的,不因供需缺口而改变,这位客户的观点是颇有道理的。 另外,我们之前还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当一个品种炒作情绪浓郁的时候,它的价格是没有稳态而是发散的。我们简单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吨钢利润1000元与吨钢利润500元时,钢材的供需有什么大的区别,500元时企业的供给意愿确实会弱一些,但是限产环境下,影响供给的主要变量已经是限产政策了,当价格下跌时,如果企业预期偏悲观反而会加快销售,尽量在利润尚好的时候兑现收入,所以价格下跌供给未必收缩。需求方面,一方面限产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变量,另一方面,用钢需求也难以和价格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工地和汽车厂也不能因为钢价便宜就多用钢,因此吨钢利润1000与500元的供需可能就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当前的供需缺口对应1000元的吨钢利润合理还是500元的吨钢利润合理呢? 我们有这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供需缺口不能证明某一个价格水平是合理的,而是决定价格运动方向的因素之一,但又不是决定价格的唯一因素。如果认为存在供需缺口,钢铁价格就可以上涨,那么无论吨钢利润是300,500,1000还是2000,价格上涨的结论就都是成立的,而这就是出离常识的判断了。对于价格的判断还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总需求的强弱,如我们之前提到到客户观点,如果总需求因为限产回落的太多太快,即使供需仍然存在缺口,价格也难以走强,供需双方对总需求的悲观预期会影响其博弈心态,供方想早卖货,出货方想拖延拿货。 第二是期货市场的影响,我们这一轮交流下来大家普遍感觉做量化趋势交易的投资者在商品/国债期货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我们在之前的商品点评中也提到过商品与国债期货联动的问题,如果把近期国债期货与螺纹钢主力合约的分时数据(分钟线)放在一起,会发现反向的特征非常明显,很有可能有趋势交易者在市场上“两面下注”,投资者可以关注这样一个信息,之前一度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的IRR水平非常高,高到正套有确定性收益(虽然和融资成本相比未必,但是考虑期货价值的话赢面很大),而持仓量还在快速提升,我们认为,真正做债券的人完全没有意愿去做正套的对手盘,这么高的期货价格很可能是做趋势交易的投资者拉上去的,而周五国债期货再次走强,与商品形成反向,这些都说明量化趋势交易者的参与使得市场之前的联动在加强,价格趋势容易自我巩固和加强,进而影响到现货,周五商品期货的下跌,直接导致今日(周六)现货价格的大幅下调,或许还会转而影响周一期货的开盘行情。 虽然我们在本轮价格周期中一直偏向谨慎,但钢铁价格如此快速的下跌依然略超我们的预期,多多少少还是低估了期货市场趋势的力量,就目前的情况看,虽不敢说期货还会继续大幅下跌,但市场短期想大举反弹的难度是非常大了,现货也已出现明显的松动,这对于债券市场形成比较明确的支撑,正如我们在之前报告中所讨论的,商品正逐渐由偏消极的因素转向积极,而这一转变的发生,也蕴含了投资者对未来总需求下滑的认可,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面对当前不弱的金融数据,很多投资者表达了隐忧,今年以来社融主要靠贷款支撑,而无论是居民贷款还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在逻辑上都存在下滑的可能(房地产销售滞后效应产生,消费贷管制,地方政府投融资萎缩),资金面获取存在内生修复的可能,这在之前可能并不是被市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这都是市场上比较积极的变化。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商品价格可能处于一个弱势震荡的态势并带动PPI从高点回落,但当期货由急跌趋稳后,库存和供需缺口又将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品种之间的分化也可能再次拉大,这都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在本期周报后面的部分,我们特意梳理了一些重要工业品的供需情况(钢材,焦炭,水泥,铝,矿石),供投资者参考,受篇幅所限,我们仅仅简要描述供需情况而不做过多的展开,具体的数据可以和我们联系索取。 3月份,环保部会同其他部委及六省(直辖市)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范围涉及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6个城市外加北京和天津2个直辖市,即“2+26”城市。其中,“2+26”城市具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8月21日,环保部再次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9月底前涉及的地方政府发布更为具体的行动方案。 钢铁 钢铁方面,根据3月发布的限产方案,重点城市应加大钢铁企业限产力度,各地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制订错峰限停产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此后,在各个城市发布的限产具体方案中,新增了天津、淄博、长冶、焦作、晋城明确钢铁限产50%;总计来看,“2+26”城市中,有9个城市明确钢铁限产超过50%。 关于钢铁产能限产50%,市场有多方面的理解。根据我的钢铁网数据,目前钢铁高炉利用率为84%;如果限产的50%产能考虑了未被利用的高炉,则实际限产力度可能在30%左右,相比于50%的限产力度明显偏轻。我们的理解是从方案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来看,限产应该是根据核定的合规产能进行,所以我们预计采暖季产量也会相应减少50%。 限产的影响既可以从产能来考虑,也可以从产量考虑,但是考虑到从去年以来,各省的去产能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我们预计使用产量数据计算更为合理。 由于采暖季限制的主要为高炉的炼铁产能,所以短流程生产的电炉钢并没有受到影响。2015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约为6.1%,其余均为转炉钢,在此次限产范围以内。 根据我们从各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获得的产量数据,“2+26”城市生铁产量合计为16430万吨,粗钢产量合计为19491万吨,钢材产量合计为40072万吨;其中明确钢材限产50%的9个城市的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合计为15137万吨、17080万吨、30620万吨(图1)。根据部分省市公布的限产时间,我们预计今年的采暖季仍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接近4个月。钢材的月度产量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效应,可以假设采暖季产量为全年产量的1/3。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发现,如果“2+26”城市全部限产50%,那么预计将影响产量6271万吨,但如果仅考虑目前已经明确限产50%的9个城市,那么将会影响钢铁产量4792万吨。2016年全年钢材产量为11.38亿吨,预计采暖季产量为3.79亿吨,则限产将影响采暖季产量的13%~17%。 需求方面,受到限产的除了钢铁行业外,还有建筑、建材行业。根据8月21日发布的行动方案,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各地应结合本地建材行业产业特征,提出更大范围错峰生产要求。根据冶金建筑院的数据,建筑用钢占国内消费比例的55.4%,是国内消费用钢的主流,此次对建材的限产也会影响建筑用钢的需求。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2+26”城市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为1.64万亿元(不考虑外省生产),占全国建筑产业总产值8.4%。根据冶金建筑院数据,2015年全国建筑用钢3.5亿吨,2016年与2015年钢铁产量变动不大,我们假设2016年仍为3.5亿吨,则限制建材行业生产预计影响钢铁需求1046亿吨。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采暖季限产将会导致钢材供给下降4792亿吨~6271亿吨,钢材下游限产将会影响需求1046亿吨,采暖季仍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不过考虑到此前钢价对此已有明显的反应,叠加目前很多钢厂也在提前准备烧结矿等原材料,预计实际供需缺口会较估算偏小,钢价继续大幅上行难度增加,可能呈震荡格局。详细信息 - 25 2017-09
中钢协:关于当前保持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的认识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25 丨 748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顾建国自年初以来,钢铁行业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钢铁行业的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钢材价格合理回升;二是合规钢铁企业生产有序增长;三是大多数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在去年实现盈利的基础上继续好转,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全行业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容易。钢铁去产能是保证行业稳中向好的基本条件钢铁行业实现稳中向好,既是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等政策措施强有力推动下的结果,也是全行业广大企业奋力拼搏、辛勤努力的结果,既有外部经营环境改善的因素,也有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作用。过去,大量“地条钢”不仅加剧了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而且使合规企业面临着低价格产品的不公平乃至恶性竞争,是导致钢材价格长期低迷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彻底取缔“地条钢”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等极端现象的出现,使“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得以充分体现,企业竞争的层次亦由价格竞争逐步向品质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转变。通过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钢铁行业合规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了比较合理的区间,行业整体效益得以持续改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多数会员企业实现了盈利。1月~7月份,钢协会员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5.92%;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704.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1.69亿元;销售利润率为3.42%,达2011年以来的*高水平。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盈利,提振了行业、企业的士气和信心。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转型既需要谋划,也需要投入。在前几年困难时期,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处于既没精力转型,也没实力转型的尴尬境地。现在效益好转,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格局下,广大企业对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清晰,对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更加充分。实现钢铁行业持续稳定向好需要关注5个问题当前,要实现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还须关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行业平稳运行,还会给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带来负面影响。一是要辩证地看待钢铁行业现有盈利水平。去年以来,钢铁产品价格恢复性上升,行业走出了连续几年价格下滑的“阴霾”,企业有了点利润。但是,这一事实被部分机构放大。前些日子,社会上都在传钢铁企业吨钢利润达到了800元,甚至是1000元。从吨钢亏损上百元到吨钢盈利800元,这一反差太大了。这些机构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不切实际的信息,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1月~7月份,钢协会员企业吨钢利润平均为179元,和社会上所流传的吨钢盈利800元差距甚大。实际上,社会上传的吨钢盈利800元是根据市场价格(剔除增值税)与主要原燃料价格(剔除增值税)、部分制造费用估算出的差值,并非企业财务核算的息税前利润(EBIT),也不是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2017年前7个月,会员企业期间费用平均为374元/吨钢,平均折旧额为198元/吨钢。扣除期间费用、部分折旧额以及相关税费后所得到的净利润才基本与会员企业真实盈利情况较为接近。因此,谈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还是要以净利润为基准,一味地以毛利润为评价标准不仅会扭曲事实,还会误导社会对钢铁行业的认识,甚至会人为激化钢铁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矛盾。由于多数“地条钢”企业以长材生产为主,彻底取缔“地条钢”使部分地区在局部时段出现长材供需失衡现象,需要一段时间的衔接调整,加上中间环节对市场预期的炒作,导致长材利润高于板材利润。同时,由于行业中各企业间差距较大,确实有极少数长材企业因成本优势、产品的区域比较优势以及财务负担轻、资本运营措施多等便利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吨钢利润表现突出,但个别企业业绩不能代表行业整体盈利情况。另外,前7个月会员企业亏损面为11%,我们同样不能用少数亏损企业的业绩来代表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1月~7月份,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42%,创近6年来新高,但仍远低于整个工业6.09%的销售利润率。同时,由于前几年钢铁行业经营遇到了困难,企业普遍采取了更有力的降本增效措施,如大幅压缩原燃料库存,大幅降低备品备件储备,大幅减少维修维护费用等,大部分企业折旧率维持在允许范围的下限,会员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水平比10年前低了4个~5个百分点,如果恢复到2007年的折旧水平,或将“吃”掉钢铁行业目前的大部分利润。因此,当前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虽然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有所好转,但关键性财务指标依然不容乐观,如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接近70%,流动比、速动比仍处于历史低位。另外,钢铁企业盈利水平高低与主要原燃材料的价格高低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近几个月,钢铁原燃材料价格呈快速上涨势头,涨幅已超过了钢材价格的涨幅。7月份,钢协会员企业在钢材产量和销量环比上涨、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主营业务利润竟与6月份持平,表明钢材销量的增长及高价格并没有带来行业利润的增长。这一现象在以往也曾出现过,甚至在个别月份曾出现过钢材价格大幅上涨,而多数会员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极端现象。虽然当前钢材价格总体仍处于下游用户可承受的范围,但钢材价格上涨过快会给下游用钢行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并不利于打造均衡发展的钢铁产业链条。从目前钢协调研情况来看,会员企业普遍希望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整个行业追求的是持续盈利,而不是单纯的钢材高价格。二是要辩证地看待环保执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习总书记说,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国家对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钢铁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做好环保工作,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做表面工程。进入新世纪的这十几年来,随着行业工艺装备的更新,以及对环保认识和投入的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环保指标有了极大的改善。有些钢铁企业的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企业。但由于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环保水平参差不齐,各区域内企业疏密程度不一,因此,从总体上看还有差距,部分企业存在着环保装备投入少,环保设施运营不规范等问题。当前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环保问题,我们认为*关键的是企业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该投入的投入,该完善的完善,真正做到达标排放了,事情就好办了。如果我们的环保水准很高,或许城市钢厂搬迁就不那么迫切了,甚至不需要了。同时,我们也强烈呼吁地方政府在环保措施上对达标企业不搞“一刀切”,不能因少数地方干部懒政、简单行事的作风使得企业对强化环保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连续作业是钢铁生产的特点之一。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开开停停是很糟糕的事,企业也折腾不起。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特别是去除“地条钢”,实实在在地减少了供给,腾出了市场空间,虽然合规企业通过增产和减少出口补上了这个空缺,但个别品种、个别区域仍会出现供给失衡的情况。因此,一旦有人拿环保说事,就很容易被认同。既要强化环保,又要满足市场需求,要想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行,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环保措施,更需要来自各方的理解与支持。三是加快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资源供应配置。近期,媒体报道废钢出口大量增长,经查多为废钢轻薄料。这一方面说明“地条钢”企业被取缔后,之前由其消纳的大量废钢资源一时“无处安放”;另一方面也说明现有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炼钢的需要。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长流程企业吨钢废钢消耗量大幅增加,相当多的企业吨钢废钢消耗量达150千克,少数企业甚至接近200千克。除了增加转炉废钢消耗量外,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加电弧炉炼钢产能。然而,对于当前正处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攻坚阶段的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无选择、无原则地放开电炉建设,不仅会新增大量电炉钢产能,使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徒劳无功,更会使行业再次陷入无序状态,因此,要妥善处理好电炉发展与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和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当前,应允许合规电弧炉生产企业恢复生产,鼓励“多吃废钢,少吃铁水”,同时在不新增加粗钢产能的前提下,鼓励逐步用电炉置换高炉-转炉流程,同步减少焦化、烧结系统;提高电炉钢比,减少铁矿石的使用,并加快包括废钢轻薄料在内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建设和政策完善。只要政策到位、工作到位,很快便可以疏通废钢轻薄料的出路,并大幅减少废钢轻薄料出口。*近,工信部也要求废钢铁行业研究相关问题,加快推进这些工作。四是推进实质性去杠杆。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要把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但截至目前,钢铁行业的去杠杆进度还不够快,去杠杆工作赶不上去产能工作的步伐。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去杠杆工作的推进,既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行业提高认识、统一认识,更有待于企业自身努力。钢协今年初提出用3年~5年的时间,使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内。当前,相关各方面都在积极开展工作,但无疑还需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使去杠杆步入快车道。钢铁是重资产行业,目前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这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超过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的钢铁企业更需要把降低资产负债率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中,特别是企业现在要做的事很多,到处都需要花钱,所以在投入上量力而行和多盈利或许同样重要。企业应抓住当前生产经营状况好转的有利时机,在调整工艺、产品结构和优化人力资源的同时,着力改善财务资产结构。6月末,钢协会员企业负债总额34346.48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70%,但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0%、90%,甚至超过100%。高企的财务费用稍不留神就会拖累企业,行业里就有这样的案例,个别企业装备、产品、市场都不错,但因为搬迁、庞大的更新改造投入等因素造成巨额债务负担而难以支撑。市场总是有波动的,一旦市场上有点风吹草动,财务状况差的企业将更加困难。行业的平均折旧率不高,但有的企业更低,和折旧率高的企业一比差了好几个百分点,这明显是个问题。6月末,钢协会员钢铁企业银行借款14806.32亿元,其中长期借款3990.75亿元,短期借款10815.57亿元,长短贷比不合理,短贷长用的做法也不合适,个别企业情况更为严重,财务费用很高。会员企业要紧紧抓住现在的机会,着力改善企业的财务资产结构,降低财务负担,做好准备迎接市场变化的挑战。五是持续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还在路上。既然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基本恢复到比较合理的区间,那是否去产能可以告一段落呢?显然不能,去产能还在路上,而且任重道远。首先,根据国发【2016】6号文件精神,钢铁行业去产能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去产能为抓手,实现钢铁行业“脱胎换骨”的转变、助推钢铁行业变强才是根本目的;其次,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以缓解,但结构性过剩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且随着经济发展变化,钢铁产能阶段性过剩的矛盾还会出现;再其次,还要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防止企业用各种手段“瞒天过海”新增产能;*后,“僵尸企业”退出和去产能后的债务处置问题有待继续加快落实。今后,关于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需要在继续深入推进去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须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过调整区域布局和企业布局进一步去产能。优化统筹钢铁区域规划,特别是对于目前钢铁产能过大、钢铁企业集中的区域,考虑到环境容量、消费需求等因素,不仅不宜再建设钢铁项目,而且应该有序地向区域外转移产能。二是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央企与地方企业、国企与民企重组的障碍,打破跨区域联合的障碍,加快提高行业集中度。在这方面,大企业、骨干企业要起带头作用。同时,国家应出台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能布局,化解过剩产能。三是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打造国际化企业。企业要向“一带一路”工作走在前面的企业学习,例如振华港机、河钢集团等,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要注意规避风险。四是推进工艺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标准。2016年底,我国电炉钢产量仅占全国粗钢产量的6%左右,这个比例在国际上偏低。随着我国社会钢材积蓄量的增加,电炉钢比例逐步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我国要将电炉钢发展作为长期规划从长计议,而且起点要高。鉴于目前市场上的低端产品在钢铁产能中仍有一定占比,我国应以质量和技术为条件,抬高产品准入门槛,通过“市场之手”进一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比如,适时提高钢铁产品标准,倡导高强化、轻量化,这势必会压缩低端产品及相关产能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有利于节能环保。详细信息 - 19 2017-09
钢铁去杠杆难 工信部:债转股可机构多渠道筹资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19 丨 8008记者从16日召开的2017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获悉,自新一轮债转股实施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已签订债转股框架协议约1500亿元,涉及中钢、武钢、马钢、河钢等10个钢铁企业。 与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总额相比,当前债转股占比仅4.2%。其中实际落地或部分落地的仅中钢、太钢两家。钢铁行业去杠杆到底难在哪?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坦言,目前真正实施债转股的钢铁企业属于个例,国有钢铁企业去杠杆难度更大,主要存在多方面困难。除了国有企业承担的职能过多背负额外负担外,国有资产处置敏感、国有银行面临较大损失等,都会带来较大压力。 “签订债转股协议的10家钢铁企业,大部分都是'明股实债’,这实际上并没有让企业摆脱沉重的财务包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看来,当前钢铁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很突出。企业借款复杂,企业和金融机构地位不对等,使得去杠杆工作任务艰巨,难以快速推进。 统计显示,我国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突破60%后逐年攀升,在2017年3月达到近年*高点。钢铁企业特别是国有钢铁企业杠杆之重,和投资冲动有很大关系。2007年后,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热衷上新项目、出新业绩;商业银行也愿意向钢铁企业贷款,导致企业债台高筑。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加杠杆容易,去杠杆难。 一方面,处置国有企业资产的过程如果不顺利,就会出现“旧账变新账”,对企业现在的负责人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银行总是愿意规避不良贷款,而处置资产势必带来一定损失,因此银行积极配合国有企业去杠杆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专家表示,要正确全面认识债转股,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它既不是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又不是将企业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投资和被投资的股权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变为按股分红。 “真正有降杠杆效果的是'增股还债’和'增股投资’,其中增股还债效果*明显,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债转股。”李新创说,它由设立的基金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权益资金进入后帮助企业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总资产不变,但股东权益增加,企业负债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含有回购条款,其实是“股权投资+看跌期权”的组合。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钢铁企业去杠杆,关键是继续推进去产能,依法依规处置僵尸企业,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生产经营持续好转。同时深化国企改革,使其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独立市场主体。短期内去杠杆可能带来贷款利率上行,要减少对有市场、有效益钢铁企业的抽贷,防止发生新的风险。 “下一步要加快解决实际问题。如抓紧落实已签订的债转股框架协议,支持债转股实施机构多渠道筹资,出台《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他说。详细信息 - 19 2017-09
钢市“慢牛”不改 价格宽幅震荡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7.09.19 丨 7901主要因为大幅“补涨”告一阶段,钢材价位有了很大提升。受其影响,今后钢材行情将会进入“慢牛”格局。钢材市场“慢牛”行情具有几大表现:一是价格涨幅趋缓,即年度钢材平均价格涨幅在3%左右,一般不会超过5%,远低于现今钢材价格的5成以上的涨幅水平;二是表观消费增幅回落;三是粗钢与钢材实际产量增势放缓;四是铁矿石等冶炼原料进口减速。虽然今后钢铁市场进入“慢牛”阶段,平均价格涨幅温和,但上述市场基本面利多与利空因素并存,市场两大对立力量继续激烈博弈,各种热点炒作题材不断,因此今后钢材市场仍然演绎“短周期”行情,价格走势的“过山车”或者“V型”反转,并不会因为钢材市场的“慢牛”格局而完全消失。由此可见,今后钢材市场的“慢牛”格局,同样伴随着巨大震荡。也就是说,在全年钢材平均价格涨幅低于5%的框架内,不排除某个时间段内(月度、季度)钢材价格,比如螺纹钢期货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上涨达到10%、20%的可能。近段时期螺纹钢期货价格的较大幅度的跌落,反映的就是这种宽幅震荡趋势。“慢牛”格局中所以宽幅震荡行情,首先在于钢材市场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比如钢材“冬储”、天气变化、环保限产等等。现今影响钢材市场行情的*大题材,主要是环保限产。如果老天不帮忙,即将到来的冬春两季缺风少雨(雪),雾霾集聚不易消散,限产力度一定加大,致使供应趋紧,其对价格上涨推动势必超出预期。目前来看,环保限产具有更加严格趋势,因此刺激钢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社会库存也出现继续数周增加。其次是期货庄家的赚钱需求。由于基本面依然不错,前期钢材及黑色系列商品价格大跌属于技术性调整,盘面依然处于庄家掌控之中,因为商品价格,尤其是期货价格不能总是一直上涨,这样庄家就赚不到钱了。庄家往往都是两面下注。因此赚大钱需要的不是一直上涨,而是宽幅震荡。价格总是上涨,风险越来越高,盈利空间也就越来越小,而主动让价位下行,就为今后的买进做多提供了空间,也为今后的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这也印证了“慢牛”行业不排斥价格宽幅震荡。(兰格专家陈克新原创文章)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