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2016-06
宝钢为何领衔逆市增产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7 丨 9698钢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天又是全国普遍性的上涨。”4月11日,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拿螺纹钢这一代表性钢材产品来说,当日上海市场螺纹钢上涨了90元/吨,北京市场更是涨了190元/吨。详细信息 - 17 2016-06
钢铁十三五规划或6月出台 拟打造2家超亿吨粗钢企业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7 丨 9986钢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天又是全国普遍性的上涨。”4月11日,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拿螺纹钢这一代表性钢材产品来说,当日上海市场螺纹钢上涨了90元/吨,北京市场更是涨了190元/吨。详细信息 - 17 2016-06
国内钢市量价齐升 铁矿石市场供强价落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7 丨 10761安徽、河北、山西、贵州、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八省份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方案已经上报至国务院有关部门,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述省份负责方案起草的政策人士处获得的消息。“这是全国*早的8个地区。”详细信息 - 17 2016-06
钢价一季涨逾三成 创近六年*大反弹幅度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7 丨 12684钢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天又是全国普遍性的上涨。”4月11日,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拿螺纹钢这一代表性钢材产品来说,当日上海市场螺纹钢上涨了90元/吨,北京市场更是涨了190元/吨。详细信息 - 17 2016-06
八省去产能方案已上报 地方目标超国家规划预期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7 丨 14926安徽、河北、山西、贵州、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八省份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方案已经上报至国务院有关部门,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述省份负责方案起草的政策人士处获得的消息。“这是全国*早的8个地区。”上述官员表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第一要务,去产能已经形成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全面共识河南八省份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方案。详细信息 - 16 2016-06
楼市狂热情绪渐平息 钢市需求添担忧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6 丨 5376去年股市疯了一把,而今年疯了一把的有房地产、期货、螺纹钢…… 疯狂的股市、期货、螺纹钢都已成为历史,而曾经火爆了几个月的房地产,在5月也开始全面回落。 五月楼市降温 销售见顶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房地产投资、销售、新屋开工增速等主要指标全线下滑(见图1),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未能继续此前3月连涨的态势,再次掉头向下,商品房销量和金额增速分别下降3.3、5.2个百分点。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创下16年新低,消费增速创新低,与房地产投资、销售的下滑不无关系。 图1 房地产投资、新开工及销售情况 投资及新开工面积出现回调。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4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首次回调;竣工面积同比增幅仅小幅扩大0.3个百分点;而施工面积同比增长5.6%,增速比1-4月回落0.2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8.3%,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5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6.6%、10.6%,较4月分别下滑3.2、15.2个百分点。 资金依旧宽松,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368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与1-4月份持平。其中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长58.5%,而去年同期仅有2.1%的涨幅。资金状况好转,利于房地产企业加快项目开工和施工进度,促进投资继续稳步增长。但考虑到具有先行性的新开工、销售等回落,且去年6月基数为全年*高点,投资未来面临下行压力。 销售增速见顶回落。1-5月,商品房累计销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20%、50.70%,增速分别下降3.3、5.2个百分点。单月来看,5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4.2%,比4月回落19.8个百分点,5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6.7%,比4月回落23个百分点。销售回落,一是因前期市场高热度下使得需求提前释放,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政策收紧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政府针对首付贷的打击活动,土地限价新规等,影响到一、二线城市的购房热情。 去库存效果明显。销售增速虽回落,但是绝对值依旧较高,带动了库存的继续好转。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216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72%。不过楼市整体库存量仍大,一方面是房地产新增货量比销售量大,另一方面则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大。 图2 房地产库存情况 近期地王频现,一、二线城市土地价大幅上升,1-5月土地成交价款增长4.7%,1-4月份为下降0.2%。1-5月土地购置面积71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地王可能导致销售减速,一些开发企业拿地价格过高,只会导致这家企业未来经营困难,而并不会推高市场的需求。 楼市政策的“限”与“松” 5月楼市热度出现降温,并不令人意外。今年3月起,一些城市为给市场降温,收紧了购房、房价等政策(见表1)。在北京市通州区,在政府规定商务型公寓也要限购。据有关媒体报道,商业、办公项目不再对居民销售后,5月,商务型公寓的销售量比上月暴跌了99%,仅成交13套。同时,为了控制过热的地价,许多城市还给土地竞标企业设置价格上限。 表1 限购、限价政策 中小城市仍然面临供应过剩的问题依然严重。大连政府近日公布了新计划,在供应过剩地区减少或者甚至是暂停居住类土地供应,并允许开发商更改某些尚未开工的地块的土地规划用途,以帮助去库存。综合来看,预计房地产政策面分化走向,仍将是未来大趋势。 楼市后续回调压力增强 钢市供过于求格局难逆转 今年国内经济整体形势偏弱,前期房地产市场的改善,并非经济基本面回升带动的楼市需求的回升,这一点上并不利于国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样的增长也缺乏可持续性。同时,在去库存大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面积大幅回升并不具有持续性。 再是货币政策:一季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房屋热销拉动了房地产投资,所以投资能否继续向上,仍取决于货币政策及楼市销量增长的持续性。然货币政策开始出现收紧,4月份M2供应量较3月份减少,而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降至11.8%,货币政策开始适度收缩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非利好消息。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近日表示,房子已经成为所有人非常闹心的事情,央行不会放水了。国外,美联储7-9月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国内资本或继续外流,对国内楼市是利空。且6月本是楼市的传统淡季,楼市后期继续回调压力增强,钢市承压。 楼市的回暖,可以为钢市带来了基本面的支撑,目前来看,这一支撑力度正在减弱。房地产销售的下滑,使得跟地产销售相关的家用电器、家具和建筑装潢材料等消费回落,其中家电销售5月仅增长0.7%,较4月大幅下滑8.4个百分点。 继五月大跌后,6月钢价出现超跌反弹态势。近期唐山地区限产升级,相关部门要求唐山地区主流高炉钢厂闷炉,对当地供给影响颇深,且部分钢厂在五月底六月初出现集中减产检修,对钢价也有一定支撑。但是钢厂减产的规格并不能改变当前市场的供求情况。而房地产市场降温,叠加下游需求淡季行情,预计后期钢材需求表现仍然疲弱。唐山限产令结束后,钢市在供大于求格局未改善情况下,弱势行情或将延续。详细信息 - 16 2016-06
上市钢企业绩惨淡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6 丨 5273受累于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或已达峰值,钢企中长期盈利下行压力较大,自我造血能力有限。机构人士预计,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化去产能实质性落地,部分钢企债务违约风险恐会增加。 有分析人士预计,钢铁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2016年国家将集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可有效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速度,助推市场出清,为行业未来发展腾挪出更大空间。 一季度令市场稍感意外的钢价回暖,给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钢铁企业究竟带来了多大的利好?这从上市钢企今年一季报中可略知一二。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末47家上市钢企亏损面明显下降,并且有13家企业扭亏为盈、6家企业盈利增加。 不可否认,部分钢企一季度环比盈利改善明显,但这是否意味着中长期的下行压力已经减小?业内人士表示,起于2015年底的钢价反弹源自需求的复苏,这种季节性因素固然对钢企盈利产生影响,不过,长期来看,钢铁需求或已见顶,钢铁行业供需矛盾难以调和,行业盈利持续下行压力较大。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钢企的转型升级将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钢价回暖未能助推业绩向好 无论是分析年报还是一季报,上市钢企净利润亏损实乃意料之中。事实上,2015年以来,受累于终端需求持续低迷,我国钢铁行业盈利持续恶化。据广发证券统计,47家上市钢企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为-579.91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家公司亏损12.34亿元。 同样,从整个行业层面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业绩亦难言向好。今年1月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数据称,2015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合计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为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中钢协表示,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是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 那么,若钢材价格回升,就如今年一季度钢价意外回暖那样,这样的行情究竟能否让钢厂盈利?结果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为净亏8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亏损76亿元。至于上市公司层面,据广发证券统计,一季度47家上市钢企合计净利润为亏损39.0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亏损额度增加,但亏损面却由去年同期的51.52%减少至今年一季度的36.36%,同比减少15.16个百分点。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钢价自2015年12月起开始反弹,至今年三月底时已实现较大幅度上涨,但钢厂业绩并未见太大起色。一方面,这是因为尽管一季度末较年初价格涨幅较大,但从季度均价来看并没有明显改观;另一方面,钢厂存在出厂价调价滞后于市场的因素,因此业绩也会反应滞后。 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称,按月份来看,部分钢厂盈利从3月份开始大幅好转,导致行业出现复产潮,3月份全国粗钢日产量已接近历史顶部水平。然而,随着钢厂逐渐复产开工,行业供给端将逐步扩张,钢材价格将回归理性,钢厂盈利或趋于收缩,盈利改善过程不可持续。 中长期盈利下行压力较大 尽管短期内钢价的波动可能会改善部分钢企的业绩,但是从长期看,钢需求或已见顶,钢铁行业供需矛盾难以调和,钢铁行业盈利持续下行压力较大。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的炼钢产能达到12亿吨,而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68亿吨,如若达到供需平衡,则产能利用率水平仅有55.66%。而据《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工作目标,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业内人士表示,假定上述工作目标能如期完成,从供需平衡角度看,我国钢铁业仍处于严重过剩的局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钢铁企业在资金链上同样遭遇危局。由于钢铁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收慢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属性决定了钢企需要通过大量资金来维持企业生产运作。然而,受累于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或已达峰值,钢企中长期盈利下行压力较大,自我造血能力有限。机构人士预计,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化去产能实质性落地,部分钢企债务违约风险恐会增加。 面对这样的困局,国家不断加码、重拳治理产能过剩问题,相关细化政策陆续出台。作为对接落实,各地近期相继制定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有分析人士预计,钢铁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2016年国家将集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可有效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速度,助推市场出清,为行业未来发展腾挪出更大空间。 转型和升级将是两大发展方向 事实上,考虑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钢铁行业去产能、债务去杠杆化势在必行。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转型和升级将是钢铁行业未来两大重点发展方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提供有效供给,“补短板、优结构”等措施将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产品结构升级以更为匹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广发证券分析师李莎认为,对于钢铁行业,长期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注重提质减量——环保、盈利、效率三动力将加速钢铁过剩产能出清,行业供需形势或将好转。 “我国钢铁创新能力较差,一方面,普钢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我国钢铁中、高端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与钢铁强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业内人士指出,钢铁企业大力发展钢铁产品创新,转换品种,以差异化经营争取产品在市场中的独特优势是现行钢铁企业走出寒冬的必然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市钢企的财报中也可以发现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15年钢铁行业各细分板块盈利出现分化——普钢和特钢板块受累于宏观经济低迷、需求走弱,盈利出现大幅下滑;而新材料、深加工和电商板块业绩表现则相对较好。 具体到公司个体层面,有数据显示,连续两年盈利且业绩向好的上市钢企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管理能力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多元化经营。以特钢领域为例,特钢和新材料板块内部盈利表现较好的公司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核心高端产品持续放量、技术创新产生核心竞争力及相关费用的压缩等。详细信息 - 15 2016-06
淡水河谷项目将增加更多铁矿石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5 丨 5197新的南美矿业项目将*终增加海运铁矿石的贸易量。但在中国经济持续困难之际,分析师对铁矿石市场的近期前景保持谨慎。 淡水河谷(Vale)上周表示,公司已为国内的S11D项目安装了输送系统。本月初,淡水河谷完成的铁路系统将运送铁矿石至PontedaMadeira的海运码头。 建成输送机和铁路系统之后,淡水河谷表示,现已完成80%的S11D工程,整个项目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前完成。一旦营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可将公司现有的生产量每年提升11%,每年的总铁矿石产量终将达到约4.3亿吨(mtpa)。 此外,S11D工程将集中该地区其它矿场的铁矿石,约占淡水河谷公司总产量的一半。 急于拓展新业务的干散货航运企业,都可能受益于淡水河谷新项目的产量。斯迪富公司(Stifel&Co)分析师BenjaminNola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S11D的新产量将可能达到全球海运铁矿石货物的7%. 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分析师认为,近期内,铁矿石市场的状况仍然不佳。今年四月,淡水河谷表示,预计公司今年的全球生产量在33.4亿吨到3.5亿吨之间,与去年基本持平。 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BHP)略微削减了公司今年的目标生产量,预计生产2.9亿吨矿石。力拓公司(RioTinto)表示,预计公司今年的矿石产量为3.5亿吨,但到2017年,产量可能会下降到3.3亿吨。 铁矿石的海运量仍然取决于中国的经济政策。花旗集团的一份报告表示,中国的经济刺激举措有助于稳定住该国钢铁生产制造商的业务,从而带动海运量的增长。然而该国的需求依然不温不火,并且海运运价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 然而,中国也发出信号,对业绩不佳的钢铁行业进一步的经济支持并非是持久之计。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次讲话中,中国财政部长表示,国家已采取措施停止约9000万吨钢铁生产,今年还将关闭更多的剩余产能。详细信息 - 15 2016-06
解剖钢铁业去产能:应重塑钢铁产业价值链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6.06.15 丨 5594钢铁,这一曾经支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传统工业板块正面临着多年未遇的重大变局。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钢铁落后产能迎来史上*大力度的产能出清,伴随其间的则是人员重置、资产重组、体制重建乃至地方经济重整的全面转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去产能不是去钢铁,钢铁行业应当借助这次改革机遇,以减量化为核心重塑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全面提升竞争力。而透过武钢等转型钢企的样本,或能解剖出整个行业从产能压减、人员优化、区域布局到技术创新等结构性内生变革的关键点。 一场突破结构性困境的供给侧改革持久战 过了武汉长江大桥,一路向南便进入武汉市青山区。一眼望去,那里都是红墙红瓦的“红房子”。 这里便是著名的红钢城。 1954年,国家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来自全国10余省份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集结在武汉,沿江建起了16个街坊、50万平方米的武钢职工生活区,因房子外墙大多红色,故得名“红钢城”。 彼时,这里大到学校医院、小到瓶装汽水都印着武钢标志,城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几个亲戚在武钢工作。 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一些老城区的楼梯房正在拆迁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开工的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只见钢铁厂周围的空旷地带,几十层高的居民住宅楼和商用办公大厦已初露雏形。 与此同时,曾以武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青山区正逐步将发展重心转向服务业,未来沿江将建成“十里江滩”,打造成武汉市的第五个滨江商务区。今年一季度,青山区房价上涨近30%,成为武汉楼市涨幅*快的区域。 上述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武钢及以其为代表的老牌钢企的艰难转型。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武钢,提出要把武钢化解过剩产能做成全国的一个范例,并指示国务院国资委和湖北省对武钢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大力支持。 此前,河北、山东、河南、广东、云南等全国多省份陆续出台过剩产能压减的具体目标,河北省提出今年就要退出1422万吨炼钢产能,广东到今年底将实现全省国有关停的“僵尸企业”基本出清,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 钢铁,这一曾经支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传统工业板块正面临着多年未遇的重大变局。 人员分流:告别旧时代的冗员体制 诞生于特殊年代、曾经支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钢铁工业,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去产能过程必定伴随人员重置,以武钢等为代表的转型钢企正在告别旧时代的冗员体制 红钢城里的人们似乎还没来得及适应周遭这一切变化。 今年81岁的陈老伯*近烦恼的事很多——她的两个女儿可能要大龄失业了。大女儿在武钢下属的快餐食品饮料公司,小女儿在武钢幼儿园,*近都面临辞退。 整个行业效益渐微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从钢铁主业到非钢业务都人人自危。即便在武钢业绩*好的硅钢部门,一位文职人员仍感到压力,“厂子效益*好的时候是零几年,当时待遇也很好,这几年效益变差,很多新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也都走了。” 2015年,钢价跌入历史低谷,全行业陷入亏损困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全行业主营业务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加上投资收益等项目后的全年利润总额仍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超过一半。 行业寒冬里,为了保障企业经营效益,武钢从去年起开始进行大力度的内部人员优化。随着副业剥离和引入职业经理人等一系列体制重构,武钢逐步实现人员减负和投入产出效率*大化。2014年底,武钢集团有94596名职工。 “在去产能这个大背景下,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这8万人不可能都炼铁和炼钢,炼铁和炼钢的大概只要3万人,可能有4万至5万人要找别的出路。”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日前在一次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访谈节目中直言。 人员优化的*终目标是达到从内部降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效果。“过去我们的人均产钢水平较低,只有500吨/人,比行业内先进水平差一倍。一个人干的事情是两个人在干,这也是公司痛下决心要做人力优化的原因。”武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许书铭告诉记者,未来的目标是达到人均产钢1000吨,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 其实,武钢集团旗下股份公司的安置政策非常优厚,以至于同属集团的其他钢企老总听闻后慨叹:“如果我们也能有这样的政策,员工早走了。” 和武钢一样,被称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也面临人员分流和体制改革的压力。去年底,鞍钢集团印发《关于落实鞍钢集团推进人力资源优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8年用工总量从16万人缩减至10万人以内,其中钢铁主业控制在2万人。通过控制用工总量,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复平表示,目前鞍钢集团劳动生产率与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意见》提出的控制用工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渠道目标,使人力资源发挥*大价值。 事实上,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效率不足是*早一批建立的钢铁集团的通病。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钢铁工业作贡献时,它们也背负了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历史负担。这是当下传统钢企集中进行人员分流的主要背景。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2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初步统计,“去产能”将涉及钢铁行业约50万名职工的分流安置。记者根据公开报道和资料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全国几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已经分流的员工人数不到5万人。整体来看,职工分流安置任务依旧艰巨。 产能腾挪:从国内到海外的资本布局重构 化解过剩产能绝非简单的物理减量,还牵涉到产品结构升级、产能区域调整和产业资本布局的全面改革。 5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武钢时指出,企业,特别是央企,要控制一般产能,不要搞同质化竞争。武钢要干别人干不了的,这样才能把主业做深做精,才有核心竞争力。 从产品结构来看,武钢近几年正在向中高端调整。“这几年公司的原则是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不会去扩大产能、建新的生产线,而是投入到结构优化和产品提升上。”许书铭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结构调整,武钢大部分产品都属于中高端,像一些不赚钱的棒材产品,两年前就已经停掉。” 去年,武钢股份已经限制了棒材、轧板、高线等部分产能,年底更关停了炼钢总厂二炼钢3号转炉。今年,武钢集团计划再主动退出炼钢产能442万吨、炼铁产能319万吨。 2015年报显示,武钢股份计划今年年内关停1座1536立方米的高炉、1座90吨转炉,后续轧钢工序的棒材生产线关停,中厚板生产线采取减量集中生产。 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武钢早年布局下的先进产能正开始释放。今年3月15日,武钢防城港项目首条投产的设计年产217万吨冷轧生产车间里顺利下线了第一卷高端冷轧板。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国家提出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区域调整。我们很多原有布局是基于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确定。按照新的竞争格局和产业布局,可能沿海会更合适一些。”马国强在访谈中提及的这一块重要布局,正是位于广西的防城港项目。 从长江中游南岸到广西南部沿海,未来青山本部的钢铁逐步减产或将为广西腾挪出千万吨级产能的空间。 除了国内产能转移,钢铁产能区域结构调整的蓝图还将扩至全球。 今年2月份发布的国发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就提出,要进行国际产能合作转移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转移部分产能,实现互利共赢。 河钢集团就是国内产能“走出去”的先行者。2016年4月18日,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正式签署协议,集团产业链延伸向欧洲腹地。 “下一步,河钢将通过资产重组、市场整合、产品结构调整等途径和方式,用2到3年的时间将斯梅代雷沃钢厂建设成为欧洲*具竞争力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副董事长李贵阳在今年5月的一个行业论坛上表示,“现在一年还亏损1亿多美元,明年我们争取全面盈利。” 目前,该钢厂每年有220万吨钢铁配套生产的能力。 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布局,河钢的思路很清晰。依托此前收购控股的德高和南非PMC,河钢将建设“国际市场开发”和“南非实业发展”两个主基地。李贵阳表示,“到2020年,海外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00亿美元/年,占集团总营收比重30%以上。”按2015年粗钢产量来看,河钢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 河钢打造世界型钢铁企业的背后,是我国钢铁行业布局单一化的缺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荣曾指出:“今天中国钢铁业规模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行业中没有产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与国外主流钢铁企业多为跨国公司或全球化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在他看来,“今天中国钢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仍然是原始的产品输出,资本则高度集中在本土。为此,中国钢铁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要做好中国钢铁业资本的全球布局调整,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打开成长空间 其实不存在落后产业或是夕阳产业,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怎么做。无论哪个行业,品质和创新总是市场上的稀缺品。 有句行话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国内钢铁行业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因产品品质不过硬,高端钢仍需大量进口。”李克强在5月份调研时的点评正是行业困窘的症结。而无论在哪个行业,品质和创新总是市场上的稀缺品。 寒冬压力下,过去印象中“大老粗”的钢铁行业也开始专注“小而美”的高端市场,南钢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在南钢集团调研获悉,该集团近年来开始摸索行业*前沿的“工业4.0”概念,在传统强项板材上引入了智能制造。 “我们不是赶时髦做智能制造,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却不能对企业价值成长带来作用,这是很危险的。”南钢集团董事长黄一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道出了企业创新的逻辑,“我们经过一年多试验,发现这里能创造差异化价值。” 差异化,是黄一新提到*多的一个词。他指出,当前产能过剩是因为过去“钢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都做错了,产业导向都往一个方向驱动,导致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所以南钢的''十三五’要避免迈入规划陷阱,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规划。” 2014年,南钢开始试点在生产排程和物流配送环节实现智能化。据了解,使用船板智能定制配送服务的邮轮用材量每艘能降低20%,效率提升三分之一。去年,南钢一共试验了40万吨,并形成了“工业4.0”的雏形,下一步计划将智能制造拓展到包括生产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 除了板材的全流程智能定制配送,南钢的产品规划中还有特钢这一冉冉升起的明星产品。 十年前,板材是南钢的印钞机,吨钢盈利丰厚。南钢的战略定位也是打造世界的板材精品基地。但黄一新意识到,仅依靠单个产品不够,要做两点支撑,他选择了走特钢之路。 “现在看来,特钢之路走对了。”黄一新当时看准的是近几年海外高端制造业向国内转移的趋势。汽车、机械工程、特殊装备等产业在国内生根将对特钢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南钢耗费巨资打造特钢产线,形成了以特殊管线钢、高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石油储罐用钢板等高档次宽幅专用钢板为龙头的多产品体系。如今特钢产品占到公司全年产量的一半,未来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纵观钢铁产业,代表着高品质和新技术的特钢产品在去年的行业“冰冻期”逆势增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行业盈利排名前20家的企业中,有8家为特钢企业,其中名列第一的是中信泰富特钢集团。 优质特钢企业的表现印证了黄一新所言,“无论怎么转型升级、怎么调结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都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本,也是综合国力的根本体现。其实不存在落后产业或是夕阳产业,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怎么做。” 改革突围:解码去产能囚徒困境 去产能不是去钢铁,减量发展也不是不发展。钢铁行业应当借助这次改革机遇,以减量化为核心重塑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全面提升竞争力。 从去年至今,钢铁业陷入了一种“去产能焦虑”之中。今年一季度,钢价疯涨氛围下带动一批钢企复产,以建龙钢铁(原海鑫钢铁)为代表的一批大小钢厂重燃高炉,将产能和库存又逐步推向高位。其中,4月份粗钢日均产量231.4万吨,创出历史新高。一时间,钢铁去产能之路更加道阻且长。 从市场化去产能的角度来看,记者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达成的共识是,企业只有在真正长期亏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去产能。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经验,当钢企在连续2到3个月吨钢亏损200至300元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关停高炉。而上半年的回暖行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企业主动淘汰产能、退出市场的进程。 事实上,钢铁去产能阻力重重的背后折射出经济学上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论:尽管几乎所有钢铁企业都明白只有一起去产能才能救这个行业,但很多时候企业都希望别人先减产,自己则是坚持到*后的那一家。这正反映了个人的*佳选择有时并非团体的*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以政府之手主导产能压减并完善退出机制就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其中涉及人员安置、债务重组等多方难题。从年初至今,国家层面已经下发多项文件和配套政策支持,各地省份也积极上报去产能计划,但*终实际效应仍有待观察。 “虽然政府和企业对去产能的决心都很大,但是退出机制和政府托底政策还没有到位,从文件的颁布到执行仍需要一段时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 5月10日,财政部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设立1000亿元规模的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支持。据财政部5月19日消息,已拨付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276.43亿元。 目前,结合政府与市场之手的产能退出途径已初步明确。李新创表示,首先是依法依规清理落后产能,通过环保标准等规定淘汰掉一批不合规的产能;其次是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逐步退出。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去产能不是去钢铁,减量发展也不是不发展。”他认为,钢铁行业应当借助这次改革机遇,以减量化为核心重塑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全面提升竞争力。 而在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看来,中国式的产能过剩动因与美国当年不乏相似之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美产能过剩的原因有三大相似点。首先,中国和当时的美国一样都是体量巨大的债权国,而债务国经济低迷。其次,股市波动带来的实体经济增长缓慢。第三是出口下降,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长放缓,进口需求下降,导致中国出口需求放缓。”吴力波指出,中国与美国产能过剩*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国产能过剩的动因存在相当结构性因素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要强调结构性。” 围绕结构性问题,吴力波提出了整体经济体供给侧改革的方案:一是要有效化解外需萎缩和内需不足带来的过剩产能;二要通过降低企业税负等成本来增加收入;三是提高经济刺激政策沉淀的大量基础设施的产出效率;四是引导金融市场泡沫破灭后溢出社会资本的有效投资,提高资产效率,使投资者承担真实的投资成本、经济成本以及相应的社会成本。 显然,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去产能“战役”,而是一轮以突围囚徒困境、挤破结构性痈疽的供给侧改革“持久战”。 中国钢铁业去产能任重道远……钢铁,这一曾经支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传统工业板块正面临着多年未遇的重大变局。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钢铁落后产能迎来史上*大力度的产能出清,伴随其间的则是人员重置、资产重组、体制重建乃至地方经济重整的全面转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去产能不是去钢铁,钢铁行业应当借助这次改革机遇,以减量化为核心重塑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全面提升竞争力。而透过武钢等转型钢企的样本,或能解剖出整个行业从产能压减、人员优化、区域布局到技术创新等结构性内生变革的关键点。 一场突破结构性困境的供给侧改革持久战 过了武汉长江大桥,一路向南便进入武汉市青山区。一眼望去,那里都是红墙红瓦的“红房子”。 这里便是著名的红钢城。 1954年,国家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来自全国10余省份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集结在武汉,沿江建起了16个街坊、50万平方米的武钢职工生活区,因房子外墙大多红色,故得名“红钢城”。 彼时,这里大到学校医院、小到瓶装汽水都印着武钢标志,城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几个亲戚在武钢工作。 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一些老城区的楼梯房正在拆迁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开工的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只见钢铁厂周围的空旷地带,几十层高的居民住宅楼和商用办公大厦已初露雏形。 与此同时,曾以武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青山区正逐步将发展重心转向服务业,未来沿江将建成“十里江滩”,打造成武汉市的第五个滨江商务区。今年一季度,青山区房价上涨近30%,成为武汉楼市涨幅*快的区域。 上述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武钢及以其为代表的老牌钢企的艰难转型。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武钢,提出要把武钢化解过剩产能做成全国的一个范例,并指示国务院国资委和湖北省对武钢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大力支持。 此前,河北、山东、河南、广东、云南等全国多省份陆续出台过剩产能压减的具体目标,河北省提出今年就要退出1422万吨炼钢产能,广东到今年底将实现全省国有关停的“僵尸企业”基本出清,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 钢铁,这一曾经支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传统工业板块正面临着多年未遇的重大变局。 人员分流:告别旧时代的冗员体制 诞生于特殊年代、曾经支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钢铁工业,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去产能过程必定伴随人员重置,以武钢等为代表的转型钢企正在告别旧时代的冗员体制 红钢城里的人们似乎还没来得及适应周遭这一切变化。 今年81岁的陈老伯*近烦恼的事很多——她的两个女儿可能要大龄失业了。大女儿在武钢下属的快餐食品饮料公司,小女儿在武钢幼儿园,*近都面临辞退。 整个行业效益渐微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从钢铁主业到非钢业务都人人自危。即便在武钢业绩*好的硅钢部门,一位文职人员仍感到压力,“厂子效益*好的时候是零几年,当时待遇也很好,这几年效益变差,很多新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也都走了。” 2015年,钢价跌入历史低谷,全行业陷入亏损困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全行业主营业务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加上投资收益等项目后的全年利润总额仍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超过一半。 行业寒冬里,为了保障企业经营效益,武钢从去年起开始进行大力度的内部人员优化。随着副业剥离和引入职业经理人等一系列体制重构,武钢逐步实现人员减负和投入产出效率*大化。2014年底,武钢集团有94596名职工。 “在去产能这个大背景下,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这8万人不可能都炼铁和炼钢,炼铁和炼钢的大概只要3万人,可能有4万至5万人要找别的出路。”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日前在一次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访谈节目中直言。 人员优化的*终目标是达到从内部降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效果。“过去我们的人均产钢水平较低,只有500吨/人,比行业内先进水平差一倍。一个人干的事情是两个人在干,这也是公司痛下决心要做人力优化的原因。”武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许书铭告诉记者,未来的目标是达到人均产钢1000吨,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 其实,武钢集团旗下股份公司的安置政策非常优厚,以至于同属集团的其他钢企老总听闻后慨叹:“如果我们也能有这样的政策,员工早走了。” 和武钢一样,被称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也面临人员分流和体制改革的压力。去年底,鞍钢集团印发《关于落实鞍钢集团推进人力资源优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8年用工总量从16万人缩减至10万人以内,其中钢铁主业控制在2万人。通过控制用工总量,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复平表示,目前鞍钢集团劳动生产率与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意见》提出的控制用工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渠道目标,使人力资源发挥*大价值。 事实上,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效率不足是*早一批建立的钢铁集团的通病。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钢铁工业作贡献时,它们也背负了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历史负担。这是当下传统钢企集中进行人员分流的主要背景。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2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初步统计,“去产能”将涉及钢铁行业约50万名职工的分流安置。记者根据公开报道和资料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全国几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已经分流的员工人数不到5万人。整体来看,职工分流安置任务依旧艰巨。 产能腾挪:从国内到海外的资本布局重构 化解过剩产能绝非简单的物理减量,还牵涉到产品结构升级、产能区域调整和产业资本布局的全面改革。 5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武钢时指出,企业,特别是央企,要控制一般产能,不要搞同质化竞争。武钢要干别人干不了的,这样才能把主业做深做精,才有核心竞争力。 从产品结构来看,武钢近几年正在向中高端调整。“这几年公司的原则是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不会去扩大产能、建新的生产线,而是投入到结构优化和产品提升上。”许书铭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结构调整,武钢大部分产品都属于中高端,像一些不赚钱的棒材产品,两年前就已经停掉。” 去年,武钢股份已经限制了棒材、轧板、高线等部分产能,年底更关停了炼钢总厂二炼钢3号转炉。今年,武钢集团计划再主动退出炼钢产能442万吨、炼铁产能319万吨。 2015年报显示,武钢股份计划今年年内关停1座1536立方米的高炉、1座90吨转炉,后续轧钢工序的棒材生产线关停,中厚板生产线采取减量集中生产。 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武钢早年布局下的先进产能正开始释放。今年3月15日,武钢防城港项目首条投产的设计年产217万吨冷轧生产车间里顺利下线了第一卷高端冷轧板。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国家提出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区域调整。我们很多原有布局是基于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确定。按照新的竞争格局和产业布局,可能沿海会更合适一些。”马国强在访谈中提及的这一块重要布局,正是位于广西的防城港项目。 从长江中游南岸到广西南部沿海,未来青山本部的钢铁逐步减产或将为广西腾挪出千万吨级产能的空间。 除了国内产能转移,钢铁产能区域结构调整的蓝图还将扩至全球。 今年2月份发布的国发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就提出,要进行国际产能合作转移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转移部分产能,实现互利共赢。 河钢集团就是国内产能“走出去”的先行者。2016年4月18日,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正式签署协议,集团产业链延伸向欧洲腹地。 “下一步,河钢将通过资产重组、市场整合、产品结构调整等途径和方式,用2到3年的时间将斯梅代雷沃钢厂建设成为欧洲*具竞争力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副董事长李贵阳在今年5月的一个行业论坛上表示,“现在一年还亏损1亿多美元,明年我们争取全面盈利。” 目前,该钢厂每年有220万吨钢铁配套生产的能力。 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布局,河钢的思路很清晰。依托此前收购控股的德高和南非PMC,河钢将建设“国际市场开发”和“南非实业发展”两个主基地。李贵阳表示,“到2020年,海外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00亿美元/年,占集团总营收比重30%以上。”按2015年粗钢产量来看,河钢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 河钢打造世界型钢铁企业的背后,是我国钢铁行业布局单一化的缺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荣曾指出:“今天中国钢铁业规模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行业中没有产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与国外主流钢铁企业多为跨国公司或全球化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在他看来,“今天中国钢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仍然是原始的产品输出,资本则高度集中在本土。为此,中国钢铁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要做好中国钢铁业资本的全球布局调整,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打开成长空间 其实不存在落后产业或是夕阳产业,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怎么做。无论哪个行业,品质和创新总是市场上的稀缺品。 有句行话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国内钢铁行业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因产品品质不过硬,高端钢仍需大量进口。”李克强在5月份调研时的点评正是行业困窘的症结。而无论在哪个行业,品质和创新总是市场上的稀缺品。 寒冬压力下,过去印象中“大老粗”的钢铁行业也开始专注“小而美”的高端市场,南钢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在南钢集团调研获悉,该集团近年来开始摸索行业*前沿的“工业4.0”概念,在传统强项板材上引入了智能制造。 “我们不是赶时髦做智能制造,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却不能对企业价值成长带来作用,这是很危险的。”南钢集团董事长黄一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道出了企业创新的逻辑,“我们经过一年多试验,发现这里能创造差异化价值。” 差异化,是黄一新提到*多的一个词。他指出,当前产能过剩是因为过去“钢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都做错了,产业导向都往一个方向驱动,导致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所以南钢的''十三五’要避免迈入规划陷阱,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规划。” 2014年,南钢开始试点在生产排程和物流配送环节实现智能化。据了解,使用船板智能定制配送服务的邮轮用材量每艘能降低20%,效率提升三分之一。去年,南钢一共试验了40万吨,并形成了“工业4.0”的雏形,下一步计划将智能制造拓展到包括生产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 除了板材的全流程智能定制配送,南钢的产品规划中还有特钢这一冉冉升起的明星产品。 十年前,板材是南钢的印钞机,吨钢盈利丰厚。南钢的战略定位也是打造世界的板材精品基地。但黄一新意识到,仅依靠单个产品不够,要做两点支撑,他选择了走特钢之路。 “现在看来,特钢之路走对了。”黄一新当时看准的是近几年海外高端制造业向国内转移的趋势。汽车、机械工程、特殊装备等产业在国内生根将对特钢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南钢耗费巨资打造特钢产线,形成了以特殊管线钢、高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石油储罐用钢板等高档次宽幅专用钢板为龙头的多产品体系。如今特钢产品占到公司全年产量的一半,未来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纵观钢铁产业,代表着高品质和新技术的特钢产品在去年的行业“冰冻期”逆势增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行业盈利排名前20家的企业中,有8家为特钢企业,其中名列第一的是中信泰富特钢集团。 优质特钢企业的表现印证了黄一新所言,“无论怎么转型升级、怎么调结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都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本,也是综合国力的根本体现。其实不存在落后产业或是夕阳产业,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怎么做。” 改革突围:解码去产能囚徒困境 去产能不是去钢铁,减量发展也不是不发展。钢铁行业应当借助这次改革机遇,以减量化为核心重塑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全面提升竞争力。 从去年至今,钢铁业陷入了一种“去产能焦虑”之中。今年一季度,钢价疯涨氛围下带动一批钢企复产,以建龙钢铁(原海鑫钢铁)为代表的一批大小钢厂重燃高炉,将产能和库存又逐步推向高位。其中,4月份粗钢日均产量231.4万吨,创出历史新高。一时间,钢铁去产能之路更加道阻且长。 从市场化去产能的角度来看,记者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达成的共识是,企业只有在真正长期亏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去产能。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经验,当钢企在连续2到3个月吨钢亏损200至300元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关停高炉。而上半年的回暖行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企业主动淘汰产能、退出市场的进程。 事实上,钢铁去产能阻力重重的背后折射出经济学上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论:尽管几乎所有钢铁企业都明白只有一起去产能才能救这个行业,但很多时候企业都希望别人先减产,自己则是坚持到*后的那一家。这正反映了个人的*佳选择有时并非团体的*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以政府之手主导产能压减并完善退出机制就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其中涉及人员安置、债务重组等多方难题。从年初至今,国家层面已经下发多项文件和配套政策支持,各地省份也积极上报去产能计划,但*终实际效应仍有待观察。 “虽然政府和企业对去产能的决心都很大,但是退出机制和政府托底政策还没有到位,从文件的颁布到执行仍需要一段时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 5月10日,财政部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设立1000亿元规模的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支持。据财政部5月19日消息,已拨付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276.43亿元。 目前,结合政府与市场之手的产能退出途径已初步明确。李新创表示,首先是依法依规清理落后产能,通过环保标准等规定淘汰掉一批不合规的产能;其次是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逐步退出。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去产能不是去钢铁,减量发展也不是不发展。”他认为,钢铁行业应当借助这次改革机遇,以减量化为核心重塑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全面提升竞争力。 而在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看来,中国式的产能过剩动因与美国当年不乏相似之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美产能过剩的原因有三大相似点。首先,中国和当时的美国一样都是体量巨大的债权国,而债务国经济低迷。其次,股市波动带来的实体经济增长缓慢。第三是出口下降,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长放缓,进口需求下降,导致中国出口需求放缓。”吴力波指出,中国与美国产能过剩*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国产能过剩的动因存在相当结构性因素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要强调结构性。” 围绕结构性问题,吴力波提出了整体经济体供给侧改革的方案:一是要有效化解外需萎缩和内需不足带来的过剩产能;二要通过降低企业税负等成本来增加收入;三是提高经济刺激政策沉淀的大量基础设施的产出效率;四是引导金融市场泡沫破灭后溢出社会资本的有效投资,提高资产效率,使投资者承担真实的投资成本、经济成本以及相应的社会成本。 显然,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去产能“战役”,而是一轮以突围囚徒困境、挤破结构性痈疽的供给侧改革“持久战”。 中国钢铁业去产能任重道远……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