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2022-02
发改委接连六次发声 保障铁矿石价格平稳运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4 丨 2497今年1月28日以来,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出现异动,国家发改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六次发声,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障铁矿石价格平稳运行。2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稳定、港口库存持续上升至多年高位,但价格大幅上涨的异常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组织港口协会及部分港口企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幅缩短贸易企业铁矿石免费堆存期、提高港口囤积成本,防范过度囤积等相关工作,指导港口企业敦促铁矿石贸易企业释放过高库存,尽快恢复至合理水平。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障铁矿石价格平稳运行。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超过80%的铁矿石需求依赖进口,而国际铁矿石运输方式主要是海运。如果在港口囤货,会在现货市场造成供给紧张的假象,进而带动现货期货市场价格的上升,这种价格上升没有需求支撑。“我国作为全球*大的钢铁生产国,对铁矿石需求巨大,且主要依靠海外资源。铁矿石价格的剧烈波动对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将造成较大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改委等强化铁矿石市场监管,是针对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措施压缩投机者囤积居奇的空间;另一方面,政策出台将明显打压市场多头情绪,维护市场秩序。“当铁矿石市场供求紧张时,涨价预期可能引发投机行为,特别是铁矿石流通环节可能出现待价而沽的囤积行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此,缩短贸易企业铁矿石免费堆存期,旨在提高囤积成本,引导铁矿石顺畅流通,从而使钢铁供应链循环高效畅通无阻。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从趋势上看,铁矿石期货价格自去年11月19日触及阶段性*低点509.5元/吨后,便开启触底反弹行情,一路攀升至今年2月11日的阶段性*高点849.5元/吨,涨幅高达近66.7%。而针对铁矿石价格出现异动的情况,今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表示,近期价格过快上涨,存在炒作成分,将加强监管。此后国家发改委多次就铁矿石价格发声。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还赴青岛开展联合监管调研。调研组全面了解青岛港铁矿石库存变化,调取库存增长较快企业名录;召开专题会议提醒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要求释放过高库存、尽快恢复至合理水平,并提供近期铁矿石库存变化、买进卖出的具体时间、数量和价格等详细情况,配合核查是否存在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从实际效果看,伴随监管部门发声,“疯狂的石头”似乎也不再疯狂。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国内期市下午收盘,铁矿石主力合约报700元/吨,下跌0.78%。若以2月11日收盘价805元/吨计算,其累计下跌幅度已达13%。刘向东表示,铁矿石价格波动是市场机制的正常反应,但要引导铁矿石价格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降低受非理性预期变化带来的大起大落,需要加强市场规范管理,特别是对铁矿石流通市场的规范管理。详细信息 - 23 2022-02
“十四五”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这么干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3 丨 2638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指南》),涵盖了石化、建材、钢铁、有色等17个高耗能行业,提出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具体工作方向和目标。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但钢铁工业也是名副其实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十四五”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以下简称《意见》)和《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以下简称《通知》)均对钢铁工业节能降碳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实施指南》是落实《工作方案》、《意见》和《通知》的重要配套文件,对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工序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实施指南》对实现钢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节能目标明确,降碳有的放矢《通知》提出高炉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为361kgce/t、基准水平为435kgce/t,转炉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为-30kgce/t、基准水平为-10kgce/t。《工作方案》、《意见》和《实施指南》均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实施指南》明确到2025年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即需对高炉、转炉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30%产能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现钢铁行业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可显著降碳排放。(二)节能方向确定,降碳精准施策《实施指南》提出以加强先进技术攻关、培育标杆示范企业,加快成熟工艺普及推广、有序推动改造升级作为钢铁行业节能工作方向,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推进。根据《通知》提出的高炉工序、转炉工序及电弧炉冶炼工序的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指标值,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炉和转炉工序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均约占30%,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分别仅占4%和6%,能效提升空间较大。《实施指南》确定了工作方向,引导钢铁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装备能效水平,促使行业能耗降低,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三)节能改造升级,降碳必经之路生产过程节能管控是现阶段实现钢铁行业碳减排的必经之路,牵住能源这个“牛鼻子”,有效地促进生产企业改造升级以节约煤、气、电,进而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工艺流程以碳排放量高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约占90%,其严重依赖煤基化石能源,是导致碳排放量较高的主要因素。参照《实施指南》,在烧结、焦化、炼铁、炼钢等主工序中加快推广应用成熟节能技术,有序推动生产装备改造升级,是实现钢铁行业降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举措。二、《实施指南》明确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路径(一)引导改造升级,促进节能降碳以《实施指南》提出节能技术为方向,引导能效在标杆水平特别是在基准水平以下的钢铁企业加快绿色工艺技术、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能效管理智能化、通用公辅设施改造、循环经济低碳改造等成熟工艺普及推广,有序推动企业工艺装备改造,提高钢铁行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是实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目标的重要途径。(二)加强技术攻关,培育标杆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关键力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骨干钢铁企业等多方创新资源,重点围绕副产焦炉煤气或天然气直接还原炼铁、高炉大富氧或富氢冶炼、熔融还原、氢冶炼等低碳前沿技术,以及节能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与装备开展攻关。推动骨干企业运用前沿技术装备,适时建设示范项目,培育节能降碳标杆示范企业,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三)促进集聚发展,推进兼并重组在能效水平目标的约束下,钢铁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发展理念。发挥骨干钢铁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上优汰劣、产能置换等方式自愿自主开展钢铁行业集聚发展,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和优化布局,促进钢铁行业整体能效的提升。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线向大型化、绿色化、节能化发展,淘汰落后装备,促进节能降碳和提升能效水平。(四)加快淘汰落后,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指南》明确对于不符合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本)等政策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以及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实行淘汰制。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的产能,利用能效基准水平限定值,充分发挥倒逼作用,加快淘汰高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落后钢铁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三、结语与建议《实施指南》以能效目标为抓手、工作方向为指引,将有序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升级改造,使低碳转型真正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层面:建议根据《实施指南》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方案,有力推动钢铁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打造能效标杆企业;积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科学研究层面:建议聚集科研机构、钢铁产业链各方力量,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解决节能降碳技术共性问题,攻克降碳的颠覆性技术,加快对行业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前沿降碳技术的示范应用。生产企业层面:建议钢铁企业核算自身能效水平、对标标杆或基准水平、找出差距与不足,并深入分析《实施指南》中的成熟工艺、技术和装备,结合自身工艺装备条件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方案,并加快实施步伐。详细信息 - 23 2022-02
钢铁“蝶变”:2030年前碳达峰 鼓励兼并重组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3 丨 2513钢铁工业作为国内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目前正处于加快重组、强化环保、低碳发展阶段,而如何度过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对于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而言意义深远。近期,为推进钢铁工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目标,相关政策不断落地。2022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通知》(以下简称《政策通知》),要求强化资源保障能力,做好铁矿石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稍早前的2月7日,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征求意见一年之后正式落地。《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相比一年前的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正式稿不仅新增了“总量控制”和“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还调整了碳达峰节奏的表述,将碳达峰目标时点缓和至2030年,同时取消了不少量化指标,并放松了部分指标限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告诉记者,“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优化、供给能力提升、资源保障改善等方面更需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相比较而言,正式发布稿进一步全面、密切衔接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目标更加合理、任务更加全面、措施更加具体。”发展中减碳:钢铁碳达峰节点延缓在《指导意见》作出的相关调整中,关注度*高的仍是关于钢铁行业碳达峰节点延缓的事项。早在2021年3月,中钢协就曾通过其官方微信表示,《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初稿已经完成,行动方案初步将行业碳达峰目标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不过,《指导意见》将行业碳达峰时间延后了5年。对比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中已将原来的“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进一步明确为“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认为,改变原先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碳达峰这一目标方向的意义重大,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防止过度反应,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有助于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稳妥推进,钢铁市场平稳变化。众所周知,自我国减碳时间表确定之后,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产业之一,发展与减碳的权衡成为摆在钢铁行业面前的重要问题。钢铁行业是制造业中碳排放量*大的行业,在主要部门中排放量仅次于电力热力行业。同时,中国的钢产量占全球的57%,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球钢铁产业碳排放的比重超过60%,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15%以上。因此,钢铁行业被视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点领域。然而,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并非是简单的节能减排,对于钢铁行业与国内经济而言,发展和降碳同样重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发展与钢铁产业密不可分。2021年第四季度,能耗双控、供电紧张叠加环保限产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产量环比和同比均有明显下降。申银万国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钢材周均产量环比三季度下降11.3%,较2020年同期下降15.6%。同时,四季度钢铁需求环比大幅下降8.25%,较2020年及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16.8%和9.9%。供需两弱下,钢铁库存水平持续下降,2021年末全国钢材总库存约为1296万吨,较2020年末下降5%,仅略高于2019年末。李新创告诉记者,“虽然《指导意见》对于行业碳达峰在刚性目标约束上有所缓和,但也要注意到相关政策导向上钢铁行业仍然在‘率先’之列。因此,钢铁企业需要牢牢抓住低碳发展机遇期,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发展工作,高质量实施低碳升级改造项目,更好地适应低碳发展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不仅提出重点行业、工业领域要率先达峰,同时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并将钢铁行业列为了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中的首个行业。做大做强:兼并重组加速近年来,除环保降碳外,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趋势同样备受瞩目。业内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兼并重组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的成立,行业开启了新一轮兼并重组的浪潮。中国宝武先后重组了马钢集团、重庆钢铁和太钢集团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并托管了央企中钢集团和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同时,中信特钢、建龙集团、德龙集团、沙钢集团等也加快了重组的步伐。李新创向记者表示,以粗钢产量计算,“十三五”我国前十位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38.8%,在“十四五”开局第一年,鞍钢集团重组了本钢,将CR10(行业前10大企业集中度)提高到了40%以上。目前,推动兼并重组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共识,并且已经进入到了加速重组的阶段,未来行业将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产业集中度提升。同时,上述《指导意见》也再次强调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但相比征求意见稿,正式稿中取消了关于集中度的量化指标,即力争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对此变化,李新创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做大仅仅是途径,做强才是目标。在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历史上不乏重组后大而不强的案例,仅仅做大并不能真正形成竞争力。因此,相比重组量化指标,正式稿中更加侧重发展质量方面的要求。毕竟,产业集聚化发展不单是简单的联合,也是重组后的资源深度整合,还是重组与被重组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合,更是*终的实现‘化合’集聚,将规模化发展转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样的产业集中度提升才是高质量的,才是有意义的。”记者注意到,在《指导意见》中,对于量化指标的调整并非只存在于兼并重组方面。其中,对于原先的“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45%以上,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20%”“先进水平焦炉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先进炼铁、炼钢产能占比均达到8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等量化目标均有所删减。“正式稿将更多的刚性指标转变为导向性指引,在促进相关指标提升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发展质量的提高。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优化、供给能力提升、资源保障改善等方面更需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提升发展水平,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李新创向记者分析称。强化资源保障:铁矿石企业迎利好在保障钢铁产业链安全方面,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强化显得尤为重要。华宝证券研报分析称,2021年中国铁水产量8.69亿吨,同比减少4.3%;铁矿石进口量11.24亿吨,考虑到全年铁矿石库存增加3800万吨。假设进口铁矿平均品位为59%,测算铁矿石进口依赖库达到77%。更重要的是,在近期供需面略宽松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却大幅上涨。2021年5月,进口铁矿石价格就曾一度飙升至230.59美元的历史高点。2022年年初,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反弹,2月以来,62%铁矿石直接进口月均价已近150美元/吨,接近2021年价格的平均水平。中泰证券分析认为,此轮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受益于稳增长及冬奥会后钢企复产预期,另一方面,澳洲疫情加剧使得供应存在收紧预期。目前,政策面虽在严控矿价,但不同于掌握在国内的煤炭供应,铁矿供应依赖海外的情况使得价格*终会由供需决定。在此背景下,近期监管部门在严抓发布虚假价格信息、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情况的同时,多次强调要加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建设。《指导意见》在目标中新增“资源稳定供应”要求,并在主要任务“提高资源保障”一项中,强化了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的表述;在发改委发布的上述《政策通知》中,明确提出做好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等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产开发项目;并推动废钢、废有色金属等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矿山”对资源的保障能力。华宝证券认为,在政策驱动下,预计“十四五”国内矿山将进入一轮稳步扩产,包括难选矿综合选别和利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将逐步得到强化。多家铁矿石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矿山企业而言,要求保障资源供应的政策确是行业利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算作增产信号。同时,某产业链上游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的增长和保供对目前上涨的铁矿石价格也可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大中矿业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开始落地增产实践,公司目前推进的可转债就是在为增效、增产募集资金。”据了解,2021年12月,大中矿业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2亿元,用于选矿技改选铁选云母工程、智能矿山采选机械化及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详细信息 - 22 2022-02
钢铁业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难点和建议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2 丨 2746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作为指导“十四五”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按照创新发展、总量控制、绿色低碳和统筹协调4项原则,明确了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资源保障和供给质量5个方面发展目标,具体部署了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为首的12项主要任务,为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钢铁工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定向指路。《意见》目标合理、路径清晰、任务具体,将推动钢铁工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有效供给水平,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与《征求意见稿》比 强化了三个“更加突出”2020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征求意见稿》)。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较,《意见》进一步全面、密切衔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增加了*新要求、大幅删减非必要的量化目标、对相关提法进行调整,做了多处改动。总体看,《意见》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且目标更加合理、任务更加系统、措施更加精准,同时还体现了3个“更加突出”。一是更加突出创新驱动的重要地位。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意见》在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均将创新提到首位,将“坚持创新发展”作为第一项基本原则,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列为第一个发展目标,将“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作为第一个主要任务,进一步突显出创新驱动对于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行业在新的发展方位上,需要通过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重变革。这不仅必须,而且必然。二是更加突出绿色低碳的方向目标。《意见》在基本原则中明确“坚持绿色低碳”,并提出“坚持总量调控和科技创新降碳相结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在主要目标中明确“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并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支持企业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力求全方位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更加突出抓好示范和标杆引领。《意见》中相关主要任务对《征求意见稿》中保障措施“抓好示范引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强化,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任务提出“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旨在强调通过优选标杆、打造样板,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行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钢铁行业贯彻落实《意见》的五大难点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钢铁行业创新投入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据统计,202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09%,远低于制造业1.54%的平均水平。创新引领能力仍有欠缺,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铁用轴承钢等高端钢铁材料及自动化硬件、核心控制系统等关键工艺装备“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产业化开发、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全链条的任务部署和衔接上仍然存在断点、堵点,尚未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及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二是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十三五”期间,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前10位集中度有所提升,2020年占比为38.8%,比“十二五”末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但直到去年鞍钢本钢重组后产业集中度才刚刚突破40%大关,与欧、美、日、韩等地区与国家,以及国内汽车、水泥等行业仍有很大差距。产业结构分散、集中度低,导致钢铁工业在资源掌控能力、市场有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大问题上缺乏行业约束力和自律能力,已成为制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截至2022年2月9日,全行业仅有24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全流程公示,11家企业完成分项公示,存在改造进程偏慢、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高质量推进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意见》明确提出“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钢铁行业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15%和10%,生产工艺流程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结构为主,在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工艺装备确定的前提下,能耗、资源消耗下降空间有限,实现更大幅度节能降碳面临瓶颈。四是推进行业智能改造面临掣肘。2020年,我国冶金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5.4%,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7%,与《意见》提出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对智能设备、智能系统的核心知识产权掌控仍不足,智能化设备、高精度过程控制模型、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亟待突破。行业智能制造统一标准缺失,智能制造示范推广难;缺少既熟悉钢铁流程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形成专业化解决方案;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落地路径不清晰,智能化改造难度较大。五是多元化原料保障体系建设进展缓慢。铁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均超过80%,铬矿接近100%,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且供应渠道过于集中。钢铁原料海外布局进展缓慢,海外权益矿年产量占进口量比例低于10%。铁矿石等矿产品交易定价机制处于跟随阶段,定价话语权弱,严重威胁产业安全稳定运行。国内废钢资源供应远未达到足够充沛的程度,进口再生钢铁原料尚未实现规模化,国内废钢市场存在阶段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与我国钢铁行业相配套的现代化、规模化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贯彻落实《意见》的八项建议一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意见》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生态”。从行业层面看,应鼓励钢铁企业积极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共建创新联合体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全链条,聚焦产业链痛点、难点、堵点及行业发展前沿实施创新突破,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大力拓展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探索建立创新风险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钢铁行业创新发展,激发全行业的创新活力。从企业层面看,要坚持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将研发经费纳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并实行专项管理;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逐步建立与贡献相匹配的收益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深化绿色低碳转型。《意见》指出,“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从行业层面看,应进一步加强政策衔接,密切统筹降碳、节能、减污与增效的关系;衔接好与能源、交通等上下游产业,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相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以及落实好科技创新、金融、价格等保障措施,确保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及降碳工作。从企业层面看,应进一步夯实责任主体,制订企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计划,明确低碳发展目标、主要路径及具体举措。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技术创新为重点,持续加大节能减碳项目及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实现能力建设提升。同时,应注重选取成熟可靠的环保工艺,确保高质量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三是推动智能化纵深发展。《意见》提出“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任务。从行业层面看,建议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推进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专业化解决方案,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加快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从企业层面看,建议加快5G网络部署,实施钢铁全流程工艺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加大工业软件应用力度,提高对产品研发、生产管控等工业软件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大数据在钢铁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提高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四是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意见》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培育1家~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议国有钢铁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跨区域、跨所有制深度整合国内钢铁产业资源,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针对钢铁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议依托区域内强势钢铁企业,整合区域内其他钢铁企业,提升区域市场话语权。同时,支持各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在专业领域内实施兼并重组,打造专业化领航企业,集中力量提升发展质量,满足下游用钢产业转型需要。此外,大力促进产业生态建设,以钢铁企业为核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独立焦化、独立轧钢及下游深加工企业等,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圈。五是构建稳定可靠多元的原料保障体系。稳定的原料保障体系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建议一要强化国内矿基础保障能力,继续加快国内资源勘查开发,推动重点矿山项目建设,加强铁矿行业规范管理,稳定和提升国内矿供应能力;建立、完善铁矿供应保障储备体系,应对供应风险;建议企业将原料供应保障纳入发展战略,采用纵向产业链或横向产业合作,实现原料多元化供应保障。二要扩大废钢替代产品应用,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布局废钢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国内外废钢资源,开展废钢高效利用研究与实践,从源头上减少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降低供应风险。三要加强国际铁矿资源开发。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收购、重组等方式建设海外资源供应基地,探索钢铁原料国际贸易多元化发展路径,发挥原料国际贸易前沿阵地作用,促进国际铁矿石资源开发。六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布局优化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建议一要做实顶层设计规划、做好发展理念引导,坚决摒弃“一刀切”退出和压减产能,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市场手段,结合区域内市场需求、环境容量、能耗容量和资源保障等条件,推进发展质量提升。二要深刻理解产业布局的内涵,做到产能布局与要素支撑同时考虑、淘汰落后与改造升级同步规划、内部技改和搬迁新建同等要求,既立足当前发展,又瞄准未来行稳致远,进而大幅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三要致力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扶优去劣的政策导向、全产业链协同的发展格局。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标准和法律法规,畅通退出渠道,夯实转型基础,促进竞争力弱的企业“应退尽退、应退早退”;另一方面,统筹钢铁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升上游资源保障能力、中游制造水平、下游用户体验。七是有序推动电炉钢发展。《意见》提出,“对全废钢电炉炼钢项目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从行业层面看,建议在实施钢铁产能转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全废钢电炉钢项目建设;现有城市电炉钢企业立足就地改造,达到超低排放和节能低碳要求的企业原则上不搬不关不停不限;对全废钢电炉企业碳交易配额放宽或不设额度;充分利用绿色制造、首台套保险等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化、绿色化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和装备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支持钢铁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加快电炉短流程炼钢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及成果转化;引导废钢资源适度向电炉炼钢企业倾斜,对全废钢电炉用电实施价格补贴。从企业层面看,长流程炼钢企业具备条件的要积极转型发展全废钢电炉炼钢;电炉炼钢企业要更加注重炉型选择,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加快智能化发展,重视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打造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标杆。八是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意见》提出,“鼓励生铁、直接还原铁、再生钢铁原料、钢坯、钢锭等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鼓励国内外钢铁、矿山、航运企业加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全球化钢铁产业生态圈”。建议充分发挥国内钢铁生产、贸易、技术服务、航运等领域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国际钢铁产业链上的优势企业共同构建友好的钢铁生态圈,形成稳固的共赢合作关系;在国内能耗双控、产能产量“双控”及未来“双碳”的背景下,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大对国外钢铁初级产品资源的开拓力度,进一步促进钢铁初级产品进口,并通过引进、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内转化,促进国内先进装备、技术、服务协同走出去,不断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详细信息 - 22 2022-02
螺纹钢有望开启反弹行情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2 丨 2452供应回升速度缓慢由于需求尚未完全启动,螺纹钢受成本的影响比较明显,短期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不过,后期随着终端需求和去库存进程开启,螺纹钢价格有望止跌反弹。春节后,螺纹钢盘面出现明显的回落,但其基本面变化并不大,依然处在低产量、低库存的背景下,价格下跌更多是受铁矿石的带动。随着元宵节结束,钢材终端需求有望逐步开启,加上电炉钢成本高企造成的螺纹钢供应回升缓慢,螺纹钢短期调整或结束,反弹行情有望开启。铁矿石从高位回落在环保限产、需求承压、港口库存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随着监管趋严,铁矿石价格从高位回落近20%。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在成材需求尚未完全启动的背景下,螺纹钢价格受成本端的影响较大,这也导致螺纹钢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但走势显然强于铁矿石。短期废钢依然短缺在春节后的第一周和第二周,生铁产量环比出现逆季节性的下降。截至2月18日,247家钢厂日均生铁产量只有203万吨,由此来看,螺纹钢总体供应非常少。虽然钢厂有复产预期,但目前依然处在采暖季限产的时间中,“2+26”城市要求产量同比下降30%的政策没有变,并且限产在第一季度依然会影响钢材产量的恢复。另外,电炉钢成本高昂也是限制产量恢复的重要因素。目前,短流程螺纹钢生产成本在4900元/吨附近,短期废钢依然紧缺,并且财税40号文将于3月执行,也会对短期废钢供应形成冲击。考虑到长流程钢厂限产和短流程成本高企,螺纹钢接下来的供应环比将会有所回升,但预计恢复缓慢,同比将依然保持比较低的水平。基建用钢成为亮点市场对螺纹钢的需求依然不乐观,主要原因还是受房地产需求的拖累。不过,从高频数据来看,需求并没有那么差,同比也只是小幅下降,春节后两周螺纹钢的表观需求其实都还不错。虽然拿地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滑是压制房地产用钢的*主要因素,但*差的时候基本过去,多数城市房贷利率都在下降,山东部分地方甚至下调了购房首付款比例,加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支持,对于房地产用钢需求不要过度悲观,边际有望逐步改善。基建依然会成为今年用钢需求的主要亮点,专项债发行加快,投向基建的占比超过了70%,发力势头明显。在稳增长的背景下,政策不断发力,对于需求不易过度悲观。去库存进程将开启今年螺纹钢累库速度是近几年同期*慢的,春节期间到春节后两周,累库分别为311万吨、90万吨、91万吨。截至2月17日,螺纹钢总库存为1201万吨,比去年农历同期少了625万吨,基本少了1/3。在低库存下,随着元宵节结束,需求逐步启动,2月*后一周有望开启去库存,今年总库存*高点或低于1300万吨,是近几年的低点。随着去库存进程开启,螺纹钢价格有望止跌转涨。综上所述,短期由于需求还没完全启动,螺纹钢受成本影响比较明显,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不过,随着需求不断改善,去库存开始进行,螺纹钢价格下行的驱动转弱,有望止跌反弹。详细信息 - 21 2022-02
发改委:做好铁矿石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1 丨 2649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保供稳价政策,提及要坚持绿色发展,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还要做好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等国内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产开发项目;推动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矿山”对资源的保障能力。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在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完成供热机组改造;对纳入规划的跨省区输电线路和具备条件的支撑性保障电源,要加快核准开工、建设投产,带动装备制造业投资。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和制造业领域国家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推动重点地区沿海、内河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详细信息 - 21 2022-02
螺纹钢维持强势格局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21 丨 2390需求预期乐观一方面,螺纹钢供给持续处于低位徘徊;另一方面,后期基建有望发力,螺纹钢需求仍可期待。整体上,从估值和驱动两方面判断,螺纹钢趋强基础仍在。图为螺纹钢总库存走势(单位:万吨)近期,华东和南方长流程钢厂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 开工率受限,螺纹钢供给持续处于低位徘徊。整体来看,一季度地方政府可用专项债规模高达2.04万亿元,将为基建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上库存处于低位,基本面对钢市的支撑仍强。供给恢复缓慢据我的钢铁网统计,上周螺纹钢产量降低11.6万吨至244.0万吨,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约21%,且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分流程来看,短流程钢厂因春节而基本停工,目前产量寥寥无几。北方长流程钢厂受采暖季限产影响,产量持续处于低位徘徊。华东和南方长流程钢厂春节期间开工率同样受限,全国长流程钢厂合计减产11.1万吨至243.9万吨。预计随着短流程钢厂复产和冬奥会接近尾声,螺纹钢产量或小幅回升,但完全恢复仍需等到3月中旬左右。基建有望发力2021年上半年由于出口强劲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财政发力后置,导致2021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延后。不过,一季度将是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高峰期,将为基建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助力稳增长。实际发放情况同样良好,据统计,截至2月10日,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5416亿元,占“提前批”专项债的37%,明显快于往年同期。另外,2021年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今后国家的住房保障体系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我们认为,公租房带来的增量或可部分弥补商品房的减量,此消彼长共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累库不及往年同期从农历日期看,截至正月初十,螺纹钢总库存为1110.0万吨,*近一周累库89.8万吨。而去年同期,螺纹钢总库存累积216.0万吨至1736.8万吨。从库存绝对值和累库速度看,均支撑螺纹钢趋强运行。截至2月14日,唐山迁安地区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报价4700元/吨,而调坯轧制成螺纹钢加工成本约150元/吨,合计为4870元/吨。而华东地区螺纹钢报价为4980元/吨,在不考虑运输等费用的情况下,调坯加工企业螺纹钢生产利润只有110元/吨。此外,由于年后废钢价格涨多跌少,电炉厂生产成本也被小幅抬升,截至2月14日,华东短流程螺纹钢生产利润约为130元/吨,不及去年同期。对于长流程钢厂来说,由于焦炭二轮提降落地,长流程钢厂利润得到扩大,目前吨钢约为650元,但由于限产,钢厂综合利润并不高。综上所述,从估值和驱动两方面判断,螺纹钢趋强基础仍在,后期需求值得期待。详细信息 - 18 2022-02
铁矿石供需结构迎来历史性拐点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8 丨 2610我国作为全球*大的钢铁生产国,当前粗钢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已超过50%,每年对铁矿石需求巨大。但由于我国自身铁矿资源禀赋较低,开采成本高企,主要依靠海外资源。2019年以来,受巴西淡水河谷矿难影响,外矿供应出现明显缺口,全球铁矿石供需结构趋紧。疫情使得供需进一步错配,同时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铁矿价格进入加速上行通道,在2021年二季度创出历史新高。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形成了明显的挤压。成为大宗商品中近年来*为备受关注的品种之一。短期来看我国对外矿的依赖仍将存在。但中长期来看在房住不炒和“双碳”的大背景下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见顶,未来对铁元素的总需求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海外矿山在未来几年即将迎来产量的新一轮集中释放。同时国内铁矿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将有明显增强,叠加废钢对铁水替代将逐步深入。我国未来的铁矿供需平衡表将持续宽松,对外矿的议价能力将逐步增强。铁矿石价格将结束自2016年以来的中长期上行趋势,迎来历史性拐点。一、“双碳”目标下,国内铁水产量已见顶近20年来,我国铁水产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年产量从2000年的1.31亿吨攀升至2021年的8.69亿吨,累计涨幅已接近7倍。进入本世纪后,除了2015年和2021年外,年度铁水产量始终维持同比增加。尤其是2018年以来每年铁水的绝对增量较之前有明显增加,2020年全年铁水产量增幅已达到8000万吨附近,对应全年铁矿新增需求超过1亿吨。是近年来铁矿价格中枢持续上移的重要原因。但中长期来看,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步转型,对传统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度将逐步下降,对建材的需求将逐步回落。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铁水产量出现明显拐点,全年铁水产量本世纪以来第二次实现同比下降。基本可以确定2020年是我国铁水产量的历史高点,未来我国对铁矿石的总需求将进入下行通道。二、海外矿山将进入新一轮扩产期海外矿山的产能扩张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与美元周期,矿石价格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矿山实际产量的增加要滞后其资本支出的增加5年左右。海外矿山上一轮资本支出的高峰于2013年结束,在2018年以后由于新增产能不足,产量增幅逐年下降。2019年巴西淡水河谷的矿难更进一步加剧了海外矿山供给不足的矛盾。近3年铁矿价格的不断走高除去我国需求增量明显外,外矿供给进入收缩周期也是另一重要原因。但从2018年开始,四大矿山的资本支出逐年增加,开启了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部分新增产能已开始在今年落地。BHP旗下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皮尔巴拉中部的SouthFlank矿区在2021年二季度已实现了首批铁矿石的投产。SouthFlank是一个年产8000万吨的可维持性矿山,价值36亿美元,投产后将成为西澳大利亚技术*先进的优质铁矿。它与现有的MAC矿区一起,将形成世界上*大的铁矿石运营中心,年产量约为1.45亿吨。SouthFlank的优质矿石将使BHP西澳铁矿石业务的平均铁矿石品位从61%提高到62%,块矿的总体比例从25%提高到30-33%。力拓在2018年10月1日宣布投资15.5亿美元,以维持位于RobeRiverJointVenture两个项目的产能。WestAngelas铁矿C矿床和D矿床已于去年6月份投入试运行,并于8月份交付第一批铁矿石。*值得关注的仍是原Koodaideri项目(现更名为Gudai-Darri)。2018年11月29日,另外力拓在2018年底批准的位于皮尔巴拉地区的Koodaideri项目,原预计在2019年开工,2021年底实现投产,目标年产能4300万吨。虽然去年疫情引发各州边界封锁,导致劳动力短缺,员工招募工作被迫延期,但第一批铁矿石预计仍可在2022年一季度交付。一旦新矿区Koodaideri项目第一期完工并正式出矿,力拓预计就可以在2023年实现其3.6亿吨/年的产能目标。未来两年每年将有3000万吨的新增产量释放。FMG之前投产的Eliwana项目在去年一季度也已交付第一批铁矿石。该项目的投产虽并不会显著增加FMG的现有产能,但是会提升其产品品位,成为其未来中品低铝矿的主要来源。随着其新矿区开发的完成,年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西皮粉年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而铁桥项目作为FMG年产2200万吨的增产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产,并在12个月内全面达产。主要生产含铁67%,杂质含量低的精粉,将为FMG开启高品位造球精粉的大门。淡水河谷方面,基于其年度产能4亿吨的目标,其产量增速在未来几年将逐年加快,未来将重回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的位置。三、国内资源供给增量未来可期从2014年开始,国产原矿产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8年产量下滑至近10年的新低。但近几年随着铁矿价格持续走高,刺激国内矿山开采积极性,年产量出现稳步回升。2021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创出历史新高,使得国产矿新产能的投放明显加速,主要集中在华北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上半年河北省共批复铁矿石相关项目78个,而2020年上半年批复的项目数为43个,同比增幅较为明显。去年1-9月铁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民间投资增长24%。去年1-6月全国铁矿原矿产量共计4.91亿吨,累计同比增加15.9%,同时也是自2018年以来的历史同期*高值。6月单月产量达到了8787万吨的年内高点。虽然进入下半年后,受安全检查趋严影响,叠加铁矿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一定程度抑制了国内矿山的生产积极性,国内原矿产量出现回落,累计同比增速持续回落。进入9月后虽然电力供应趋紧,但对选矿的影响不如采矿明显。2021年全年国产原矿产量累计9.8亿吨,累计同比增加13%。随着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精矿的年产量有望增至3.7亿吨。预计2022年国产精粉产量同比增量在1500-2000万吨左右。2021年我国国产矿产量的提升,使得对进口矿的依存度从前几年的80%以上降至75%左右,改善了我国铁矿的供应结构。未来我国在海外布局的铁矿项目也值得期待,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储量巨大,投产后将使得我国铁矿的来源更为多样化。随着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精矿的年产量有望增至3.7亿吨,未来对进口矿有进一步替代的空间。考虑到未来几年海外矿山供应将持续宽松,我国对外矿的议价能力将逐步增强。四、废钢的替代作用将愈发明显废钢作为另一重要铁元素来源,对铁矿石具有替代作用。相较于国外主要粗钢产国而言,我国钢铁行业当前对废钢的使用比例明显偏低,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铁矿炼钢相比,用废钢炼钢每吨可减少1.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节省350公斤标准煤,少用1.7吨精矿粉。污染少,能耗低,提升废钢炼钢产量符合“双碳”的大背景。去年上半年我国废钢对铁水的替代效应已有增强的迹象。生铁与粗钢产量比二季度一度降至80%左右的近年绝对低位。据调研,截止2021年5月30日样本高炉钢厂的废钢比为20.17%,1月份该比例为17.99%。5月对废钢的月度消耗量为968.86万吨,1月份该值为544.39万吨。《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已于去年年初实施。另外2021年5月1日起,我国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开始实行零进口税率。一定程度上使得铁元素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从2021年我国废钢的进口量来看同比有明显增加。1-12月累计进口废钢共计555539吨,是2020年全年的20倍,是2019年同期的3倍左右。尤其是5月单月进口量出现激增,是2019年以来的单月*高值。扩大进口资源的同时我国废钢资源产出速度也将加快,预计2025年我国废钢资源供应总量将达到3.4亿吨,对铁矿的替代效应将逐年增强。详细信息 - 18 2022-02
发改委:做好铁矿石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8 丨 2369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保供稳价政策,提及要坚持绿色发展,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还要做好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等国内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产开发项目;推动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矿山”对资源的保障能力。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在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完成供热机组改造;对纳入规划的跨省区输电线路和具备条件的支撑性保障电源,要加快核准开工、建设投产,带动装备制造业投资。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和制造业领域国家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推动重点地区沿海、内河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