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2022-02
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要求升级 钢铁产能三分之一将被淘汰?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7 丨 2524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厅(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指南》)。这份《实施指南》针对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水泥、平板玻璃、建筑与卫生陶瓷、钢铁、焦化、铁合金、有色金属冶炼在内的17个高耗能行业提出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行业规划。有多少企业能达到《实施指南》的要求?计然碳科技首席专家王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就其中的钢铁行业来说,现在的一些大型钢企如首钢、宝武的上海基地和湛江基地应该是能达到《实施指南》要求的。在长流程这一块,新建的一些钢厂应该都可以达到要求,但设备比较老一点的中小型钢企基本上是很难完成的。即使是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估计目前钢铁行业总产值中的约三分之一的产能都可能会被淘汰掉。”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不同于以往的是,随着这份《实施指南》的落实,一些企业或将在规定的时限之前就会被要求退出。据《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内容披露,这次将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尤其强调了对那些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且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将通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动其加快退出。在这一轮节能减碳的改造中,政府是否会对企业给予补贴?虽《实施指南》中并未明确,但王玮认为地方应该会给一些双碳项目的补贴,但是企业应该还是要出大头。“很多行业做一些节能技改的项目都会有一些补贴,根据经验,*高的额度比例可能达到10%左右,也就是有一个亿的话他们会补贴1000万。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个钱即使补贴1000万,但够不够还不一定,因为这个投入对大多数行业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大数量级的金额。”王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高标准与高淘汰率并存看一个行业是否能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标准,其尾部企业的效能如何便十分重要。据《实施指南》披露,截至2020年底,我国钢铁行业高炉工序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4%,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30%。转炉工序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6%,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30%。对此,钢铁行业的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钢铁行业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升至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的产能则基本清零。王玮表示:“钢铁行业是重装备的行业,这种行业在整个设备定型的前提下,来自别的方面的很多改善其实是有限的,我估计很可能将会淘汰目前约三分之一的产能。”不仅是钢铁,这次《实施指南》对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行业压力也是巨大的。截至2020年底,电解铝能效优于标杆水平产能仅约占10%,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却约占20%。而在节能降碳技术的改造要求下,在2025年,电解铝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要达到30%,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则将面临基本清零。王玮表示:“电解铝整个行业的淘汰率不会很低,因为除了它本身是高耗能以外,其行业集中度也较低。之前部分电解铝行业还寄希望于用水电等低碳概念来去缓解双碳带来的压力,但从现在国家的整个能耗水平来看,用水电缓解节电解铝行业能耗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说它其实压力是很大的。”行业面临的压力虽大,但其对促进双碳与行业发展将是有益的。“以钢铁行业为例,推进节能低碳改造对整个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是很有利的,它(《实施指南》)可以推动这个行业的集中度提高,所以我觉得它对于稳定钢材价格是有益的。”王玮对记者表示。详细信息 - 17 2022-02
近期影响钢价的几个因素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7 丨 2488房地产下行周期不可避免地产对于经济、对于螺纹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曾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与加速器,然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会发生转变,对于地产的依赖也会逐渐降低,坚持“房住不炒”、坚持“三条红线”、提高经济下滑的容忍度,政府从销售、融资等各个层面监管地产行业风险,强力扭转对地产的态度和市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地产投资、销售、新开工等各项数据显著转差,地产正走在下行通道中。地产诸多指标中,与房企*相关的是土地购置面积,它能综合反映企业信心,也是未来新开工的源头。影响房企拿地的因素有:土地供应(政策相关)、融资环境(政策相关)、销售(房价预期)、开发利润(行业景气度)、企业信心(行业景气度)。依次来看,自2021年11月中下旬以来已经看到房企融资环境边际改善,11月8日深圳政府召集房企召开座谈会,随后的两周内,我们看到银行收到鼓励加快开发贷、积压个人贷款的批贷工作,同时11月境内国有房企债券发行量创近两年新高,较之以往抽贷停贷行为,政策端对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不过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底线面前,政策吹的暖风只是让房企冬天不至太冷,远不是春天到来。房企资金来源中,销售回款占很大一部分,融资端虽有放松,但销售回款与消费者预期有关,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扭转。房企开发利润及企业信心,都与地产行业景气度相关,在利润微薄,甚至拿地即亏损的情况下,叠加国家对地产行业风险管控不会放松,行业景气度大概率下行,参照同样是景气度不高需求悲观的2015、2016年,年度土地购置面积在2.2万亿平附近。2021年集中供地,第二、三轮流拍率高,对于今年,上半年销售、融资、开发利润等仍然未能有效改善,例如销售,当前只是将前期积压的购房贷款加快审批进度,但新的销售的形成还需要时间,房价止跌、地产暴雷结束,消费者买房信心才会重新回来。所以上半年房企仍然会面临资金问题,拿地面积前低后高。新开工由于消耗的是半年前购置的土地,所以绝对值上说,新开工先低后高(消化去年二、三轮的土拍面积)再降低(对应今年上半年较低的土地购置),季节性来看5、6月有个小高峰,对应于钢材采购是4、5月份。房地产政策暖风正浓1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潘伟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提升住有所居领域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预计可帮助1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同时,继续做好公租房保障,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二是针对城镇老旧小区居民的住房改善需求,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落实闲置土地利用、存量房屋用途调整等政策,加快形成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制。“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精准识别保障对象,持续跟踪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做到应保尽保。四是多种手段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让更多就业群体享受住房公积金服务;优化使用政策,支持缴存人租购并举,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建设智慧住房公积金。发展保障房力度加大自2021年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及房地产时, 要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并将其置于“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之前。随后12月8-10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这一表述, 从2020年年末的“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转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求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房建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住房需求。市场普遍认为, 2022年保障性住房发展将进入快速实施阶段, 成为稳定房地产业的重要边际力量。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保障房和租赁房建设可以对地产投资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缓解房企躺平的悲观信心。与以往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各地低收入群体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无收入限制,而是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早在2010-2011年,为应对经济下滑,房价高企,政府多次提出加快进行保障房建设,与10年前的那轮保障房建设相比,两轮保障房建设有一定区别:一是上一轮保障房建设面向全国中低收入人群, 本轮则面向大城市的新市民;二是本轮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土地支持政策上,更侧重多渠道盘活存量资源;三是上一轮保障房建设中“防风险”诉求不高, 相应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全国住建工作会议表示, 2022年全国要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比2021年的93.6万套(间),任务量成倍增加,但获取方式与市场认为的新建增量略有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新建住房和筹集存量房两种方式获得, 住建部提出的新建、 改建、 改造、 租赁补贴、 闲置住房改变用途等五种保障性租赁房来源中,后四种均是存量房转化, 成本较低。多个城市的筹建计划中, 包括房间数、 床位数, 而非一套完整的住房。比如, 上海计划在“十四五”时期, 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7万套(间、 宿舍床位) ,其中包含宿舍床位20万张, 筹建成本明显低于一套完整住房。按照全国首年新增240万套(间)保障房且一半为施工所得测算,对应建造面积约8000万至1亿平方米。控碳推迟五年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60%以上。可见,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双碳目标”从供给端给钢铁行业注入不少上行动力。去年上半年3-5月的上涨,将钢铁行业碳达峰预期演绎得淋漓尽致,螺纹涨幅*高达到40%,这一涨幅比例,与2016-2019年供给侧改革期间螺纹涨幅相当。如果地产不出现下行,我们可以将钢铁行业碳达峰看作供给侧改革的2.0版本,预计螺纹价格中枢也将在4450-5700区间运行,但是,面对地产下行这一新变化,不可照搬供给侧改革期间的价格涨幅,对于未来,产量端的控制或许只能对冲需求下行,使钢铁企业不至于大面积亏损,出现2012-2015年的经营惨状,螺纹的价格中枢或将维持区间运行。2022年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钢铁行业“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这一目标比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延迟5年。这一边际变化在控碳节奏上减弱了钢铁行业限产预期。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需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钢铁行业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5%,是比较重要的工业生产部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六保六稳”成为政策重心,在能耗指标内没有必要过分看空产量压减。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M1同比增长约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当月净投放现金1.54万亿元。央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17亿元。1月社融单月6.17万亿,明显超市场预期。主要在企业贷款和地方专项债两块,呈现明显同比增长。反应了政策前置的影响,以及“稳增长”意图下信贷在企业和地方政府两端放松的意图。值得关注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去年少增2000亿。地产的信贷扩张,目前看,在销售端还不是特别明显。这是本月社融数据的一个“风险”。单月社融超预期,主要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会增加企业补库情绪,从而对商品价格起到预期带动作用。当下供需及展望概括当前基本面,产量保持低位、需求适中,库存低位,其中库存水平与2017、2019年接近。展望未来,因取暖季及冬奥会而起的华北钢企限产,在这两个外部因素消失之后或将随之减少,叠加稳增长任务,钢厂有望逐步提升产量。需求端通常较难把握,启动的关键时点就在未来这两周,通过调研了解到,项目基本不缺,局部地区反映资金不到位拖累工程进度,但资金紧张程度好于去年。我们注意到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大,价格过高下游资金超预算,于是高价格抑制需求,而价格下跌,虽然利于刺激需求,但当处在跌价通道中,下游会有一个观望观察期,价格低位企稳后才会有效刺激需求。当前钢价自高点下跌5%,价格企稳前需求可能是不及预期的情况,届时伴随着库存累积价格随之承压。在风险释放完毕后,钢价做多价值凸显,做多场景为:钢厂利润不佳尤其是电炉持续亏损时,产量增加不及预期,需求进入旺季,库存快速去化,宏观持续宽松。详细信息 - 16 2022-02
钢市关注库存周期性表现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6 丨 2474自去年11月下旬起,宏观经济定调稳增长为整个钢铁市场带来情绪回温。今年春节过后,河北、广东、黑龙江、浙江等多省市响应政策号召,多项重大项目密集开建,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同比增长超九成,专项债发行也占到财政部提前下达额度的三分之一左右,1月社融信贷数据同样表现亮眼,市场对于经济刺激的预期持续增强。需求拐点显现从季节性规律来看,通常上一年12月到次年2月初是钢材需求的季节性下行通道,于春节期间达到低谷,而节后工地复工时间则多集中于元宵节过后。随着各地复工活动的有序推进,目前钢材表观消费指标已止跌回升,需求回暖的启动时间基本没有问题,主要的不确定性还是集中在资金方面,从资金释放到产生用钢需求还是要经历一段作用时间的,房地产的施工竣工链条还将延续筑顶阶段,房地产周期性走弱格局难以避免。因此,金三银四的第一个需求旺季理论上将更为可期。螺纹钢社会库存累库周期通常始于上年11月末或12月初,在节前2—3周左右开始加速积累,节后再继续攀升2—3周左右,于3月初左右达到顶峰。目前来看,螺纹钢社会库存已连续累库6周,增幅达131.19%。但节后第一周累库速度放缓较明显,周累库幅度和速度均低于去年和前年同期,再加上今年累库周期起点较低,累库周期时长也将偏短,使得整个库存压力偏强,这也是近期螺纹钢持续走强的一股重要力量。供应端持续受限2021年去产能情况较集中,整体成效良好,2022年产能置换任务的压力将得到一定释放,但供应端政策约束依然将存在且延续,只是节奏上将更倾向于平稳过渡,钢材供给收缩的节奏将得到平抑,由政策主导的供应波动幅度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将会有所收敛,*终钢材供应的变化终究还是要逐步向供需平衡方向靠拢。一季度涵盖了采暖季、冬奥会等多个需对空气环境质量特别关注的时间段,就上半年而言,一季度的政策性约束*强,当前电炉钢厂仍处于停产状态,其恢复要等到元宵节过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因空气质量问题临时限产加严,使得钢材产量整体缩减幅度较大,钢材周产量仍处于绝对低位一线,且当前钢厂利润也不够充分,在低起点、多政策、弱利润的协同作用下,钢厂生产积极性恢复仍需时间缓冲,保守看待下半月产量恢复的高度。综上所述,2022年钢价运行逻辑逐步向需求节奏引导过渡,一季度重点关注螺纹钢社会库存的周期性表现,目前供应端受限,叠加需求恢复以及低库存预期,钢价有望振荡偏强运行。若元宵节后需求未能证伪,则钢价在节后乃至累库周期结束期都将大概率保持坚挺。但与此同时,也需警惕政策监管方面对于价格的关联影响。详细信息 - 16 2022-02
钢铁行业的减量、调整、升级势在必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6 丨 239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从《意见》来看,‘十四五’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的基本定位没有改变,由‘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上升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同时要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可见,‘十四五’钢铁工业的定位更高。”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承担起绿色低碳的责任,钢铁行业的减量、调整、升级势在必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意见》明确,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艺结构明显优化,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钢铁市场供需基本达到动态平衡。一方面,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要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至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分析师表示,从以上政策来看,未来5年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加速期,成为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线。从不锈钢领域来看,目前福建青拓和太钢不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福建青拓不锈钢产量超1000万吨,位居第一,而太钢不锈钢产量650万吨,位居第二。以上企业有成为领航企业的潜质。另一方面,有序发展电炉炼钢。《意见》要求,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电炉炼钢发展。对全废钢电炉炼钢项目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意见》要求,力争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张龙强表示,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45.27千克标煤,较2015年下降4.7%左右。截至目前,全国240多家企业约6.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作为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之一,面临着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意见》提出,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铁矿开采、钢铁生产领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对于钢铁行业创新能力,《意见》提出目标:力争到2025年,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5%,氢冶金、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无头轧制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张龙强表示,智能制造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钢铁生产具有流程连续、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化的行业特点,而且企业之间的两化融合水平不均衡,推动全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意见》进一步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强化国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保障能力,推进国内重点矿山资源开发,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完善铁矿石期货市场建设,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完善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张龙强表示,随着废钢使用量增加和国内铁矿石生产保持稳定,我国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逐步优化。但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议价能力弱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改变,铁矿石资源保障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安全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详细信息 - 14 2022-02
铁矿石价格“踩刹车” 下游需求或见顶应警惕交易风险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4 丨 2503今年以来,基于全球经济复苏、产业供需格局以及市场对宏观经济向好的强烈预期,境外铁矿石现货指数大幅上行,带动国内铁矿石港口现货和期货价格走高。不过,在近日多部委、相关行业协会严查炒作和哄抬价格下,火热的铁矿石明显降温。对于后市,多位专家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在钢铁限产、加强铁资源供给保障方面的决心和力度空前,未来铁矿石供需结构将趋于宽松,价格中枢大概率将下移。同时,钢铁期现市场更应思考如何标本兼治,加强原料供应保障和建立更完善的定价机制,从根本上摆脱对境外进口矿石和境外指数的依赖。多因素带动价格上涨铁矿石作为基建设施的重要原材料,供需波动长期以来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双重影响。近期,在全球经济复苏、产业供需和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境外铁矿石指数、国内港口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期货价格波动。例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多地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对基建、房地产等行业形成利好,加之具有对宏观经济向好、需求复苏的预判,从而提振了铁矿石、钢材价格。与此同时,近日美国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出经济复苏态势,美国1月份CPI同比增幅达7.5%,为近40年*高值,国际通胀超预期也对国际原油、金属、矿产等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基于上述背景,相关铁矿石指数、衍生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Wind资讯数据显示,2月10日,普氏指数已涨至153.75美元/吨,从去年11月份以来累计涨幅高达49%;新加坡铁矿石掉期也从去年11月初的100.26美元/吨涨至目前的149.8美元/吨,涨幅49%。同期对比来看,国内铁矿石期货由628元/吨涨至833.5元/吨,涨幅为33%,低于国外指数、衍生品价格和国内港口价格。再从绝对价格看,2月11日,国内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较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掉期同期合约的价格低262元/吨,较国内港口价格(青岛港超特粉)低25元/吨。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涨幅,国内期货均低于境外指数、衍生品和国内港口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作用。2月11日,大商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的通知》,提示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交易,不得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得扰乱市场交易秩序。大商所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上调部分铁矿石合约的交易手续费率。供需结构趋于宽松近日,工信部等三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坚决遏制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建设,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海通期货邱怡宏认为,该政策将对钢铁供应予以限制,坚定大方向不改,逐步缩减铁矿需求。方正中期期货铁矿石研究员梁海宽告诉记者,国内1月份宏观数据超预期,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开始显现,一度提振受国内需求影响较大的工业品板块估值,铁矿石价格随之反弹。“但当前长流程钢厂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至低位水平,盘面利润会进一步回落,铁矿石价格上行动能明显不足。”徽商期货黑色金属分析师张玺向记者表示,今年国际主流矿山利润空间可观,供应价格弹性较低,发运可能仍有增量。而在我国执行“双碳”政策下,钢厂限产将为常态,全年铁矿石供需结构将趋于宽松,价格缺乏大幅上涨动能,预计2022年铁矿石价格中枢将有所下移。截至2月11日夜盘,铁矿石2205合约报收于770元/吨,跌幅达7.62%。2月11日、2月12日新加坡交易所掉期主力合约分别下跌3.05%和1.87%。多位专家告诉记者,短期的部分利好因素已被市场所消化和体现在近期铁矿石上涨的行情中。在国家多措并举、确保钢铁逐步减产和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大局下,进口铁矿石需求将触顶回落。“在铁矿石价格高位下,交易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应谨慎交易,切勿盲目追涨追跌,谨防交易风险。”相关专家建言。应加快完善定价机制相关专家认为,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的深层原因,是长期以来定价机制的不完善,以及铁矿石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我国钢铁企业集中度较低,相比于四大矿山的集中格局,天然处于议价权的弱势方。要进一步完善铁矿石定价机制,既要在丰富铁元素供给方面综合施策,如支持国产矿开发,加大钢铁再生原料在电炉炼钢中的应用等,以此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也需要期现市场合力,钢铁企业充分认识到期货市场对于改变落后定价机制的重要意义,更深度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价格指导贸易定价,形成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市场生态,进一步发挥期货功能、通过期货市场建立新的定价机制,逐步打破境外指数对铁矿石定价的垄断。近两年,工信部等表态,要发挥铁矿石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建立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铁矿石定价体系”并“鼓励冶炼企业及加工企业进行期货套期保值交易”。记者从大商所了解到,2021年有万余家单位客户参与了铁矿石期货交易,单位客户持仓占比达60%,同比上年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同时,还有20家钢铁产业链企业参与了“2021年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在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上趟出了新路。详细信息 - 14 2022-02
钢材需求预期不宜过度乐观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4 丨 2392虎年春节过后,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一路上涨,盘中一度站上5000元/吨,主力合约基差由之前的高贴水转为基本平水附近。驱动上涨的核心依然是稳经济下市场对需求的强预期,与此同时,春节假期期间国内钢厂限产加严,螺纹钢累库幅度远不及往年同期,对成材支撑较强。但近期成本端在政策强监管下面临回调压力,以及低基差引发套保盘入场,钢价自高位回落。需求预期不宜过度乐观在稳经济驱动下,市场对于上半年用钢需求预期乐观。但当前螺纹钢现实需求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截至2月11日,螺纹钢周度表观消费量仅为86.83万吨,周环比增加49.4万吨,预计未来几周螺纹钢表观消费量边际回升。但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比2020年下降17.1%,以及房地产新开工同比下降23.08%,虽然基建项目会带动一定的用钢需求量可能,但是钢材消费结构看房地产才是大头,基建增量不足以对冲房地产的需求下行,所以对今年旺季用钢需求强度不可期待过高,很有可能出现旺季不旺的格局,此时伴随着钢厂复产,可能扩大钢价的回调空间。螺纹钢产量维持低位,截至2月11日,螺纹钢总产量为243.98万吨,同比下降21%,其中长流程产量为243.88万吨,短流程产量为0.1万吨,预计节后产量大概率维持低位运行。一方面,今年冬奥会加大了北方钢厂的限产任务,假期期间北方地区限产50%落地,故长流程2—3月产量维持低位;另一方面,电炉钢厂全面亏损,且废钢资源紧张,故短流程复产节奏同样偏慢。另外,从节后库存数据来看,截至2月11日,国内重点城市螺纹钢总库存较上周增加89.8万吨至1110.02万吨,总库存累库远小于2021年、2020年和2019年9年同期。从螺纹钢库存结构来看,其中钢厂库存为325.31万吨,社会库存为784.71万吨,钢厂库存压力小,社会库存压力大,主要是由于春节前现货市场冬储积极性非常高,故钢厂库存向社会库存转化得较为顺畅,这种库存结构下,若后市需求不及预期,价格下跌概率偏大。低基差吸引套保盘入场成本端政策监管压力较大。近期,多部门联合加强对铁矿石价格的监管,且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依旧处于历史较高位,短期铁矿石下跌动能较强,不排除螺纹钢在原料端带动下有调整的可能性。螺纹钢期货贴水幅度缩小。以2205合约为例,1月初上海地区螺纹钢基差为600元/吨左右,截至2月11日上海地区螺纹钢基差仅为188元/吨,若不考虑磅差,基差接近平水附近。我们认为,在现实需求启动前,盘面难以出现大幅升水结构,当前基差水平下,可能引发大量的卖出保值资金入场,价格上方压力增大。综上所述,螺纹钢在低产量、低库存和强预期支撑下,具有一定的抗跌性。但成本端调整压力较大,以及低基差引发部分套保盘入场,若旺季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螺纹钢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预计2205合约短期在4700—5100元/吨宽幅振荡。考虑到下半年房地产需求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建议关注2205与2210合约正套机会。详细信息 - 11 2022-02
螺纹累库不及预期 短期震荡偏强对待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1 丨 2815累库进程缓慢推动螺纹期价在春节假期之后进一步走高。10日午盘,螺纹主力合约期价一度升至4967元/吨的逾三个半月新高。光大期货黑色研究团队解读认为,宏观政策持续释放宽松信号、市场情绪仍偏乐观,且螺纹库存压力小于往年,短期对螺纹盘面震荡偏强对待。节后首周,国内螺纹累库进度依旧缓慢。从供应方面看,光大期货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解释说,目前电炉钢厂仍基本没有恢复生产,受污染天气影响,本周河南、山东及唐山地区部分钢厂接到临时限产加严通知,部分钢厂检修增多,产量延续下降态势。需求方面,目前多地工地还没有开工,终端需求基本处于停滞局面,“不过商家对于后市预期较好,投机需求逐步活跃,本周钢厂库存累积幅度大幅不及预期。”“目前螺纹处于低产量、低库存的局面,产量农历同比大幅下降21%,总库存同比下降27%,其中社库同比下降22.2%,厂库同比下降36.5%。今年库存压力明显小于前几年,尤其是钢厂库存低位,使得钢厂挺价意愿普遍较强。”邱跃成进一步表示,加之宏观政策持续释放宽松信号,目前市场情绪依然偏向乐观,综合分析之下,对短期螺纹盘面震荡偏强对待。此外,节后煤炭、铁矿石价格上涨再度提升了市场对监管风险的担忧,面对同样持续走高的钢价,是否也有此类风险呢?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邱跃成表示,目前来看,钢厂利润不高,螺纹此类风险暂时不高,“除非后面连续大涨。”详细信息 - 11 2022-02
“三个更加突出”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1 丨 2846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资源保障和供给质量”五方面发展目标,具体部署了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为首的12项主要任务,为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钢铁工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与《征求意见稿》的变化对比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的出台与之时隔一年。相比较,《指导意见》进一步全面、密切衔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做了多处改动,主要差异对比见附表。一是增加了*新要求。基本原则中增加“坚持总量控制和绿色低碳”,其中,“坚持总量控制”既紧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应行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的问题,又体现了《“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关要求。资源保障方面,发展目标中增加“资源供应稳定”,并在主要任务中增加“鼓励企业开展港口混矿业务,增加港口库存,发挥港口库存对资源保障的缓冲作用”,呼应行业原料供应链安全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也体现了《规划》中“保障产业体系安全化”的要求。低碳发展方面,将“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改为“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与国家推进双碳战略“先立后破”要求相一致,体现了避免运动式减碳,确保安全降碳,稳妥有序推进钢铁行业碳达峰的要求。二是大幅删减非必要的量化目标。资源保障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显著提高,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取消了《征求意见稿》中“铁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45%以上,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20%”的目标。兼并重组方面,提出“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的目标;取消了“力争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的量化指标。此外,“先进水平焦炉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先进炼铁、炼钢产能占比均达到8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200 吨钢/人·年,新建普钢企业达到2000 吨钢/人·年”等量化目标也有所删减。三是相关提法调整。《征求意见稿》中质量效益目标提出“产品质量性能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钢材实物质量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指导意见》调整为“高端钢铁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材料,形成一批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指导意见》将兼并重组由《征求意见稿》的“推进区域内”调整为“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并进一步将“对短流程炼钢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支持政策”明确为“对全废钢电炉炼钢项目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二、《指导意见》的“三个更加突出”总体看,调整后的《指导意见》总体上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且目标更加合理、任务更加系统、措施更加精准,同时还体现了“三个更加突出”。一是更加突出创新驱动的重要地位。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指导意见》在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均将“创新”提到首位,将“坚持创新发展”作为第一项基本原则,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列为第一个发展目标,将“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作为第一个主要任务,进一步突显出创新驱动对于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行业在新的发展方位上,通过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重变革,不仅必须,而且必然。二是更加突出绿色低碳的方向目标。《指导意见》在基本原则中明确“坚持绿色低碳”,并提出“坚持总量调控和科技创新降碳相结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在主要目标中明确“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并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支持企业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力求通过全方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更加突出抓好示范和标杆引领。《指导意见》中相关主要任务对《征求意见稿》中保障措施的“抓好示范引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强化。任务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出“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任务十四“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提出“支持开展“对标挖潜、技改升级”,打造若干家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具有代表性成果、发展质量高的钢铁示范企业”。旨在强调通过优选标杆、打造样板,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行业钢铁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作为“十四五”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目标明确合理、路径清晰可行,将系统指导我国钢铁工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供给质量,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以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促进世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附表 《指导意见》与《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变化对比详细信息 - 10 2022-02
“十四五”钢铁产业布局将以原址集聚发展为主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2.10 丨 3209我国钢铁产业布局演变始终与国家政策高度相关。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以来,国家在不同时期研究制定并出台了符合各发展阶段的钢铁产业政策,积极引导钢铁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推动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建设内陆基地,我国钢铁产业形成依托资源的内陆型布局;改革开放后,大力推进沿海基地建设,发展市场、资源并重的沿海沿江布局;“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沿海钢铁基地建设,钢铁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为促进钢铁工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钢铁工业“十四五”发展新格局。针对钢铁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提出未来五年优化调整的发展目标,明确具体的优化方向,将有效指导我国钢铁工业加快形成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指导意见》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的目标和工作方向《指导意见》提出钢铁工业“十四五”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目标,即到2025年,钢铁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集中度大幅提高;进一步明确“十四五”产业布局优化的工作方向,具体如下。一是产能合理转移。鼓励有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市场需求、资源能源保障和钢铁产能相对不足的地区承接转移产能,但未完成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区不得转入钢铁产能。二是原址集聚发展。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对于确有必要新建和搬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必须按照先进工艺装备水平建设。三是立足就地改造。现有城市钢厂应立足于就地改造、转型升级,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竞争力弱的城市钢厂,应立足于就地压减退出。二、产业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布局优化发挥重要作用从新中国成立至“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始终在政策指导下不断优化调整,钢铁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一)建设内陆基地,形成依托资源的内陆型布局。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基本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的。上世纪50年代,从实际国情出发,根据国家各方面发展需要,原冶金工业部提出“三大、五中、十八小”的钢铁产业战略布局,即重点建设当时的鞍钢、武钢、包钢3大钢铁基地,5个有发展前途的中型钢铁厂,以及规划建设分布在18个省(区、市)的18个小型钢铁厂。同时,在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期间,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又建设了攀钢、长钢、水钢等钢铁厂。此后至改革开放前,依托资源的内陆钢铁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极大促进了新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二)建设沿海基地,发展市场、资源并重的沿海沿江布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钢材需求大幅增加,粗钢产量快速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开始大量进口铁矿石,拥有物流优势的沿海沿江地区快速发展,1985年宝钢一期建成投产,标志我国钢铁现代化制造和沿江布局正式开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积极调整钢铁产业布局,先后建设鞍钢鲅鱼圈、首钢曹妃甸等沿海钢铁基地。特别是在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3月发布《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后,国家进一步加快建设沿海钢铁基地,陆续又形成了山钢日照、中国宝武湛江等多个现代化千万吨级沿海钢铁基地,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开始从依托资源的内陆型布局逐步转向市场、资源并重的沿海沿江布局。(三)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从产业布局看,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如宝钢、首钢、武钢和太钢等,*初的发展均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城市钢厂布局特征明显。随着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和钢铁企业规模扩大,城市钢厂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钢厂搬迁,《振兴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同时,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具备搬迁价值和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减量、环保搬迁。在相关政策指导下,青岛钢铁、广州钢铁、杭州钢铁等企业相继开始了搬迁调整,由城市向资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好的沿海地区转移,在解决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推进钢铁产业沿海沿江布局。三、“十四五”钢铁产业布局将以原址集聚发展为主《指导意见》作为“十四五”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发布实施后,将为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优化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产业布局优化方向,“十四五”期间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将以原址集聚发展为主,钢铁行业企业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共同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合理转移,有序发展。“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将继续严禁新增钢铁冶炼产能,坚决遏制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建设。《指导意见》要求严格落实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推动钢铁产能向有钢铁产业发展空间的地区合理转移,促进钢铁行业有序发展。(二)原址增量,集聚发展。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备案意见》),明确对新选址项目规模提出严苛要求,即沿海不低于2000万吨/年,非沿海长流程不低于1000万吨/年和短流程不低于200万吨/年,但鼓励企业集聚发展,且没有规模限制。《指导意见》与《备案意见》充分衔接,继续鼓励企业原址增量、集聚发展,推动钢铁企业集中集群发展。(三)就地改造,转型发展。对于新建及搬迁改造项目,《备案意见》提出要审慎论证、科学评估,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无序建设。《指导意见》对城市钢铁搬迁的导向更加明确,即立足就地改造,审慎开展搬迁项目,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就地压减退出。这与2020年工业和信息部在政协提案复函中提出的政策方向是一致的,即鼓励城市钢厂优先选择就地改造,实现产城共融;对不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要求、改造难度大、竞争力弱的城市钢厂,应立足就地压减退出;对于确需搬迁的城市钢厂,应审慎谋划、系统推进,避免出现“一刀切”搬迁的乱象。四、结语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到存量发展时代。当前以鲅鱼圈、曹妃甸、日照、湛江、防城港为主的五大沿海钢铁生产基地均已投产。同时,乐亭、盐城、南通、连云港、福州等沿海地区仍在建设一批大型钢铁项目。可以说,我国钢铁产业的沿海沿江布局已基本完成,钢厂跨区域、区域内搬迁调整也临近尾声。“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将严格按照《指导意见》《备案意见》等政策要求,推动钢铁产能合理转移、鼓励企业集聚发展、就地改造,鼓励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以产业布局优化有效促进结构调整,持续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