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
友发钢管集团——连续12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8.08.09 丨 7289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使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去产能稳步推进,落后产能加快退出,钢铁、煤炭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结构性去产能持续深化,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既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也与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去产能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使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去产能的稳步推进,落后产能加快退出,钢铁、煤炭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围绕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2018年我国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
今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严鹏程介绍说,今年以来,在煤炭领域,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系统梳理汇总2016年以来“僵尸企业”的处置情况,列出名单、制定计划、全面稽查、上报结果。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适当提高了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改造升级少量提升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逐步提升或淘汰退出。
在钢铁领域,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年度去产能目标任务,确认了各地上报的2018年压减粗钢产能计划,通过常态化严格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促使达不到标准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巩固去产能成果,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禁新增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的重新复产,严把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关,防止产能“边减边增”。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底至6月中旬,有关部门还联合派出了督查组,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1个省(区、市),开展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
行业效益改善明显
随着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工作扎实推进,钢铁和煤炭的无效和低端供给明显减少,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产能利用率回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8%,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二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2.9%,比一季度回升1.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5%,比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
随着去产能相关工作的扎实推进,煤炭行业供需整体上表现良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3.9%;煤炭净进口1.44亿吨,同比增长12.6%;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8.9亿吨,同比增长3.1%,实现了产需基本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推进,新建煤矿核准和产能置换力度加大,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也在陆续投入运营,煤炭供给体系的质量稳步提升,这也进一步带动了煤炭产业效益持续改善。
在钢铁行业,随着去产能的推进,钢铁行业供需从严重过剩转向相对平衡,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588万吨、8020万吨和9551万吨;全国粗钢平均日产267.3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市场供需的好转,钢铁行业的价格有所回升,市场效益有所好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钢铁生产总体平稳,优势产能得到释放,钢材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钢材价格波动运行,钢铁行业效益保持增长。
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和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行业运行状况明显好转,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不过,随着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需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王显政表示,综合分析,目前全国煤矿产能为每年40亿吨左右,在建和改扩建煤矿产能为每年11亿吨左右(其中,已形成生产能力的为每年3亿吨左右),进口2.5亿吨左右。与全国煤炭消费数量相比,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
这也意味着,我国将继续推动煤炭去产能相关工作。“控制煤炭产能无序扩张,控制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王显政表示,要在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有序释放先进产能,优化煤炭供给结构,提高全国煤炭供应质量和效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从钢铁行业看,由于粗钢产能加快释放,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可能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而且,一边去产能、一边增产量的现象,也可能对钢铁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形成一定干扰。
屈秀丽表示,目前国内钢材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均处于相对低位,需密切关注后期钢铁业产能释放的状态,防止市场供应压力增长过快。
专家表示,钢铁行业仍应继续去产能、控产量、稳市场,优品种、提质量、抓环保和去杠杆、降成本、保效益,进一步推进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结构性去产能持续深化,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既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也与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去产能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使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去产能的稳步推进,落后产能加快退出,钢铁、煤炭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围绕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2018年我国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
今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严鹏程介绍说,今年以来,在煤炭领域,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系统梳理汇总2016年以来“僵尸企业”的处置情况,列出名单、制定计划、全面稽查、上报结果。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适当提高了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改造升级少量提升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逐步提升或淘汰退出。
在钢铁领域,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年度去产能目标任务,确认了各地上报的2018年压减粗钢产能计划,通过常态化严格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促使达不到标准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巩固去产能成果,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禁新增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的重新复产,严把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关,防止产能“边减边增”。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底至6月中旬,有关部门还联合派出了督查组,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1个省(区、市),开展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
行业效益改善明显
随着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工作扎实推进,钢铁和煤炭的无效和低端供给明显减少,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产能利用率回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8%,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二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2.9%,比一季度回升1.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5%,比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
随着去产能相关工作的扎实推进,煤炭行业供需整体上表现良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3.9%;煤炭净进口1.44亿吨,同比增长12.6%;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8.9亿吨,同比增长3.1%,实现了产需基本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推进,新建煤矿核准和产能置换力度加大,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也在陆续投入运营,煤炭供给体系的质量稳步提升,这也进一步带动了煤炭产业效益持续改善。
在钢铁行业,随着去产能的推进,钢铁行业供需从严重过剩转向相对平衡,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588万吨、8020万吨和9551万吨;全国粗钢平均日产267.3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市场供需的好转,钢铁行业的价格有所回升,市场效益有所好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钢铁生产总体平稳,优势产能得到释放,钢材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钢材价格波动运行,钢铁行业效益保持增长。
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和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行业运行状况明显好转,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不过,随着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需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王显政表示,综合分析,目前全国煤矿产能为每年40亿吨左右,在建和改扩建煤矿产能为每年11亿吨左右(其中,已形成生产能力的为每年3亿吨左右),进口2.5亿吨左右。与全国煤炭消费数量相比,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
这也意味着,我国将继续推动煤炭去产能相关工作。“控制煤炭产能无序扩张,控制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王显政表示,要在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有序释放先进产能,优化煤炭供给结构,提高全国煤炭供应质量和效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从钢铁行业看,由于粗钢产能加快释放,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可能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而且,一边去产能、一边增产量的现象,也可能对钢铁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形成一定干扰。
屈秀丽表示,目前国内钢材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均处于相对低位,需密切关注后期钢铁业产能释放的状态,防止市场供应压力增长过快。
专家表示,钢铁行业仍应继续去产能、控产量、稳市场,优品种、提质量、抓环保和去杠杆、降成本、保效益,进一步推进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