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决定后期螺纹钢行情走势
在经历了5月底到6月中旬的强势反弹之后,螺纹钢期现货价格均开始呈现区间震荡走势,6月下旬到7月份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在3600元/吨~3800元/吨的区间内波动。笔者认为,短期螺纹钢价格将继续呈现区间震荡走势,而中期的价格走势则取决于政策加码和需求好转预期能否兑现、粗钢压减政策以何种方式落地三大因素。
因素一:政策加码预期能否兑现
5月下旬之后,关于宏观政策加码的消息不断,国家也确实出台了一些托底经济的政策。6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等4个方面研究推出一批政策措施;7月中旬则审议通过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央行先后下调了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财政部等三部委也延续和优化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减免政策。且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中美利差倒挂的情况有所缓解,国内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及7月初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也释放了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指出今年GDP“保5”的压力不大;二是强调要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三是要将转方式、调结构和防风险放在重要定位上。
因此,笔者认为,降息降准、汽车和家电消费刺激政策加码、房地产限制政策调整等一些托底政策可能会出台,但市场期待的政策全面宽松和强刺激可能不会出现,需要警惕7月下旬到8月上旬政策力度的预期差对于螺纹钢价格的影响。
因素二:旺季需求好转预期能否兑现
6月下旬之后,需求淡季预期逐步兑现,螺纹钢库存连续3周累积,累库幅度为38.54万吨,表观消费量降幅也一直在10%以上。但淡季需求弱属于市场预期之内的情况,且近两年螺纹钢一直呈现“淡季讲预期,旺季看现实”的规律,5月—6月份螺纹钢价格的强势反弹更多是基于“强预期”的支撑。尽管未来1个月还是螺纹钢需求淡季,但除非需求出现超预期走弱,否则淡季因素短期对螺纹钢盘面价格的影响有限。但到8月中旬之后,市场可能会再度考验旺季需求的兑现情况。
对于旺季需求能否企稳,市场争议点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能否企稳。今年前5个月,与螺纹钢消费*为相关的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依然在20%以上,且商品房销售数据依然偏弱,表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欠佳。笔者认为,下半年,针对“保交楼”及房地产销售端的政策仍会继续放松。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此前公布的金融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两项政策延期至2024年底,主要用于支持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的合理展期及为“保交楼”提供配套融资支持。7月14日,央行记者会上也明确说道:“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所以随着政策的逐步加码,下半年大概率能够看到房地产销售数据的企稳。6月份居民中长期信贷数据的明显回升,也表明了居民端的信心正在恢复之中。不过考虑到从销售端传导到房地产前端的时间周期及当下房地产企业对于拿地的态度依旧谨慎,笔者认为,下半年很难看到新开工数据的企稳,旺季需求向好的预期大概率会证伪。
因素三:粗钢压减政策以何种方式落地
上半年煤焦价格跌幅较大,因此即使在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阶段,长流程钢厂仍保持一定的利润,导致其减产意愿并不强。今年前5个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700万吨,增幅为1.6%。对于下半年供应情况,市场目前比较关注的是粗钢压减政策是否会延续以及以何种方式落地。今年上半年,河北、江苏、山东、四川等地都相继传出过限产消息。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笔者预计,粗钢压减政策大概率会继续施行。
根据笔者的测算,若想实现平控目标,6月—12月份日均粗钢产量需控制在269.17万吨以内,较前5个月的日均粗钢产量(297.37万吨)下降9.48%。后期不排除有集中出台限产政策的可能。即使没有限产政策,钢材的需求情况也不足以承接当下的高产量,*终也会通过挤压钢厂利润、倒逼钢厂减产的方式实现平控。笔者认为,下半年部分钢铁主产区出台限产政策的概率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短期来看螺纹钢依然处于“弱现实”与“强预期”的博弈之中,价格仍会延续区间震荡走势。中期来讲,价格走势取决于政策加码和需求向好预期能否兑现以及粗钢压减以何种方式落地。笔者认为,宏观政策可能会有所加码,但政策力度可能会和市场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预期差,旺季需求向好的预期大概率也会证伪。而在低需求的情况下,粗钢平控不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可能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负反馈作用。所以可以考虑在螺纹钢3900元/吨~4000元/吨的价格区间上布空远月合约。